- 年份
- 2024(3421)
- 2023(5093)
- 2022(4583)
- 2021(4374)
- 2020(3916)
- 2019(9239)
- 2018(9237)
- 2017(17513)
- 2016(10323)
- 2015(12243)
- 2014(12594)
- 2013(12289)
- 2012(11679)
- 2011(10769)
- 2010(10934)
- 2009(10142)
- 2008(10291)
- 2007(9637)
- 2006(8173)
- 2005(7260)
- 学科
- 济(41879)
- 经济(41842)
- 管理(25360)
- 业(24422)
- 方法(22230)
- 数学(20035)
- 数学方法(19882)
- 企(18800)
- 企业(18800)
- 农(11960)
- 中国(11787)
- 财(10435)
- 学(9001)
- 贸(8327)
- 贸易(8326)
- 地方(8154)
- 易(8066)
- 教育(7815)
- 农业(7798)
- 业经(7491)
- 理论(7167)
- 制(7158)
- 和(6673)
- 务(6355)
- 财务(6342)
- 财务管理(6320)
- 企业财务(5930)
- 银(5905)
- 银行(5885)
- 融(5609)
- 机构
- 大学(154538)
- 学院(148339)
- 济(59309)
- 经济(57905)
- 管理(54240)
- 研究(50793)
- 理学(46636)
- 理学院(46033)
- 管理学(45087)
- 管理学院(44796)
- 中国(36267)
- 京(32698)
- 科学(31895)
- 农(28130)
- 财(26649)
- 所(26512)
- 研究所(24170)
- 业大(24042)
- 中心(23443)
- 江(23382)
- 农业(22447)
- 范(22114)
- 师范(21924)
- 财经(21459)
- 北京(20839)
- 经(19367)
- 经济学(18504)
- 州(18177)
- 院(17777)
- 师范大学(17605)
- 基金
- 项目(95438)
- 科学(73618)
- 研究(71021)
- 基金(66603)
- 家(57368)
- 国家(56866)
- 科学基金(47446)
- 社会(42763)
- 社会科(40300)
- 社会科学(40283)
- 省(38395)
- 基金项目(35470)
- 教育(35103)
- 划(32779)
- 编号(30508)
- 自然(30164)
- 自然科(29415)
- 自然科学(29403)
- 自然科学基金(28873)
- 资助(27725)
- 成果(26440)
- 重点(21956)
- 部(21927)
- 课题(21684)
- 发(20702)
- 大学(20394)
- 创(19718)
- 科研(18705)
- 教育部(18632)
- 创新(18237)
共检索到220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智
加强大学师德建设的理想目标是"为师之德",需要加以倡导与鼓励,着力点是构建教师的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坚持师德建设的现实主义,才能不断提升教师的伦理道德素养,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关键词:
师德“ 为师之德” 师德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爱芳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素质中的核心和灵魂,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既要继承传统教师职业道德的精华,又需要具备时代特点。新的师德机制的建设需要人们的自觉行为,更需要制度的强化。在分析新时期师德的特点和内涵的基础上,推出加强师德建设的监督和评价机制。
关键词:
师德建设 师德监督机制 师德评价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齐林 彭桂香
加强内涵建设是新时期以质量为本建设高职院校的必由之路,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从精品课程、精品专业、精锐队伍、精细管理、精英人才等五个方面做了探讨,并提出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策略。
关键词:
高职 内涵建设 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魏鸣
师德是指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应遵从的行为规范。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的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概括,也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师德具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池平青 舒如天
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师德建设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教师自觉性的培养,通过引导和教育,坚持“德治”与“法治”并举,加强制度建设,不断丰富教师的精神家园,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
关键词:
师德建设 以人为本 制度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纪玉超 林海涛
创业教育的兴起,使创业能力成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培养内容。高等教育也将创业能力列为大学生成才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文章重点分析论述了创业能力的理论内涵、构成和特点,从高校创业教育实施及大学生创业者自身两个层面提出了创业能力多维度培养的有效途径,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教育培养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能力 多维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蒙家宏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教师的师德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理想信念,上进心不强;缺乏责任心,育人意识淡薄;言行失范,为人师表意识淡漠;违背科学道德规范,学术行为不端;道德败坏,丧失教师人格等方面。为解决这些问题,要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领导管理机制、内部动力机制、长效机制等方面构建高校师德建设体系。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教师 师德建设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美娟 秦玉友 曾文婧
师德水平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师德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在师德实践中,过度消费师德事件使得媒体聚光灯效应引发师德整体水平误判,教师强势地位假设下师生关系判断偏差致使师生地位反转,常人道德平移带来的非专业批判导致消极师德。在师德政策上,形成了政策要求的底线性、执行的倡导性、评价的大众性等政策思维偏好。为应对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需对师德建设思维进行必要调整。本研究认为应准确把握师德概念,建立专业能力本位思维;厘清师德内在规定,构建多类型、多层次思维;尊重教师劳动特点,转向劳动对象人化思维;增加激励性政策工具,塑造师德实践多元动力思维;体现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形成师德问题精准问责思维。
关键词:
新时期 师德建设 思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德群
一个合格的教师除应具备娴熟的教育教学艺术,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这是由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教师的工作关系着国家、民族、家庭的未来和希望,这也决定着教师职业道德有其特殊的规范、标准和要求。因此,师德教育在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与培养中,具有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新时期 教师教育 师德培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恒 朱丽艳 王海亮 郭小阳 张锋 孙昌平
文章从林下经济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不同时期林下经济的定义,对比林下经济模式的转变。基于统计年鉴数据,采用GM(1,1)灰色模型对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林下经济是今后林区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一种生态友好型经济,包括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景观利用等;新时期林下经济将更加突出行业交叉,突显跨界经济效益,注重复合模式的运用;根据GM(1,1)灰色模型预测,2020年林下经济总产值占林业产业产值的比例将达到41.60%,森林旅游占林下经济总产值比例将达到41.62%,林下经济将成为林业产业的重要增长点;新时期林下经济是生态与产业的结合,扶贫与科技的结合,康养与民生的结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乃平 杜爱玲
德育是动态的社会现象,德育要素必须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生涯教育是工业文化的产物,形成于职业指导的产生、兴旺之中,完善于职业生涯咨询的推广、普及之中。职业生涯教育内涵丰富,贴近职业、贴近社会、贴近学生,是贯穿于教育各个学段的连续过程。符合国情的职业生涯教育,才能确保职业生涯教育的科学性、方向性。职业生涯教育和其他德育要素之间,内涵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包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成军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需要承担起新的责任、赋予新的内涵。新时期高职院校要从进一步思考和完善自身教育类型的价值追求出发,通过科学定位办学目标、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精心打造"专兼"结构教师队伍、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全面推动自身内涵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洪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三位总理的讲话,为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我国职业教育将迎来大变革、大发展、大提升。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都会行动起来,落实各自的任务。各层次、各类型职业院校更应认真领会精神、明确工作任务、把握发展机遇、促进事业发展,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之路,不辱时代赋予职教人的历史使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毛敏
将微型企业从中小型企业中分离出来单独定义,是为了更好地对处于发展困境中的微型企业给予更好的扶持,真正解决其融资难等典型问题,这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依据新时期微型企业的新特征,重新界定微型企业的内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微型企业 定义 新时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