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20)
- 2023(19608)
- 2022(16507)
- 2021(15470)
- 2020(12744)
- 2019(28883)
- 2018(28720)
- 2017(54382)
- 2016(29587)
- 2015(33638)
- 2014(33527)
- 2013(33236)
- 2012(31038)
- 2011(28086)
- 2010(28596)
- 2009(26570)
- 2008(26587)
- 2007(24420)
- 2006(22074)
- 2005(20011)
- 学科
- 济(125763)
- 经济(125613)
- 业(107027)
- 管理(94586)
- 企(87422)
- 企业(87422)
- 农(52336)
- 方法(48944)
- 数学(38430)
- 数学方法(37956)
- 业经(37870)
- 中国(37183)
- 农业(34894)
- 财(33988)
- 地方(30229)
- 制(26056)
- 学(24172)
- 技术(23174)
- 务(22889)
- 财务(22804)
- 财务管理(22768)
- 理论(22566)
- 和(22173)
- 贸(22151)
- 贸易(22128)
- 企业财务(21525)
- 易(21437)
- 策(20365)
- 银(20037)
- 银行(19992)
- 机构
- 学院(427978)
- 大学(424233)
- 济(170660)
- 管理(169785)
- 经济(166742)
- 理学(144720)
- 研究(144587)
- 理学院(143074)
- 管理学(140743)
- 管理学院(139940)
- 中国(113108)
- 京(92578)
- 科学(88261)
- 农(80932)
- 财(78890)
- 所(73200)
- 江(68366)
- 中心(67278)
- 业大(65907)
- 研究所(65641)
- 农业(61861)
- 财经(61198)
- 北京(58802)
- 范(58074)
- 师范(57563)
- 经(55411)
- 州(55169)
- 院(52055)
- 经济学(48536)
- 省(47456)
- 基金
- 项目(278733)
- 科学(219295)
- 研究(208979)
- 基金(199402)
- 家(172359)
- 国家(170654)
- 科学基金(147155)
- 社会(131232)
- 社会科(123812)
- 社会科学(123780)
- 省(110965)
- 基金项目(105602)
- 教育(95302)
- 自然(93704)
- 自然科(91526)
- 自然科学(91505)
- 划(91425)
- 自然科学基金(89903)
- 编号(87849)
- 资助(80908)
- 成果(71942)
- 发(62699)
- 重点(61640)
- 部(60896)
- 课题(60418)
- 创(58885)
- 创新(54351)
- 国家社会(52898)
- 项目编号(52672)
- 科研(52005)
- 期刊
- 济(206963)
- 经济(206963)
- 研究(129208)
- 中国(96814)
- 农(80200)
- 管理(66623)
- 学报(66398)
- 科学(62372)
- 财(61703)
- 教育(54589)
- 农业(54234)
- 大学(51631)
- 学学(48071)
- 融(42776)
- 金融(42776)
- 技术(40219)
- 业经(38640)
- 财经(29942)
- 经济研究(29476)
- 业(28073)
- 问题(26867)
- 经(25719)
- 图书(25567)
- 技术经济(22485)
- 版(21862)
- 科技(20888)
- 现代(20653)
- 理论(19989)
- 世界(19808)
- 商业(19525)
共检索到670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姚华军 刘云忠 张润丽
研究目的:探讨农业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内容,研究其在和谐农村建设中的战略作用,为促进和谐农村建设发挥农业地质作用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公共产品理论,公益性地质调查分类理论。研究结果:农业地质产品的生产与服务主要属纯公共产品的公共服务业,是公益性地质工作,开展地质、地下水、土壤、地球化学、地质环境等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调查研究工作,在和谐农村建设中具有战略作用。研究结论:和谐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产增收和粮食安全、农业发展规划、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土地整理等工作,对农业地质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新需求,迫切需要加强农业地质产品调查与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方便、快捷、公开的服务。
关键词:
农业地质 公共产品 公益性地质工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军 乔观民
自从党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以来,宁波市大力进行农村建设改革,尤其从宁波"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实施以来,农村的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社会风气得到净化,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有了较大提高,宁波市新农村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但也存在很多空间层面上的问题,本文从宁波分片区的人口分布、劳动力数量、人均收入的空间差异的角度来研究宁波市的空间发展问题,最后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分片区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
新农村 空间差异 宁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梁军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也是必然的选择。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又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对于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河北省政府制定的《中国 2 1世纪议程河北省行动计划》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 ,结合石家庄市 2 0 0 1~ 2 0 1 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对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出了以国情为基点、以省情为依托、以市情为基础的探索性研究。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 农业产业化 集约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仇焕广 李登旺 宋洪远
1.从传统"粮食安全观"转向"食物安全观"。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缩减了保障的范围,即集中力量保障口粮的绝对安全和谷物的基本自给,不再强调以前较为宽泛的既包含谷物、又包含豆类、薯类等在内的粮食统计口径;同时,强调食品生产的质量与数量并重,更加关注食品质量安全,以及强调兼顾当前与长远发展。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食物需求多样化的发展,粮食在食物消费中的比例持续下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小勇 符少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本文着重论述了高等农业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战略地位与作用,就其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技术支撑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敏杰 应丽艳 王文晋
农村社区银行是一种新的金融制度安排,能有效解决农民和农村乡镇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在贷款、储蓄与融资方面遇到的问题。本文在详细分析农村金融需求变化和农村社区银行自身资源与优势的前提下,对农村社区银行进行市场定位和竞争战略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社区银行的发展模式,并分析了农村社区银行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社区银行 农村金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新华 程宝栋
本文以我国农村内需市场为研究对象,运用市场过程理论以及分工与市场的相互作用原理,分析了我国农村内需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提出了要发展农村内需市场就必须:①发挥农村经济主体的企业家才能,来提高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收入水平;②政府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以增加转移性收入;③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来释放农户家庭的保障性储蓄;④改善农村市场基础设施和商业网点布局以增加有效供给;⑤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减少流动性约束等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夏慧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建设和谐社会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共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谐金融体现的是统筹兼顾,协调一致,公平正义,兼顾各方,使包括农民在内的所有不同对象都能得到良好的金融服务。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奇琦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了农村地区发展的经济要素、政治要素、文化要素及社会要素,促使农村风貌焕然一新,但农业业态的弱势地位、资源浪费情况、缺乏科学规划、机械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依然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在此背景下,应努力破除农村发展的体制壁垒,加大科技应用力度,实现农业产业化与规模化经营,发展数字农业与绿色农业,构建现代农业战略布局。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 发展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课题组 叶兴庆 程郁 张诩 伍振军 殷浩栋 韩丹
本文构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以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测算评价全国各省份农业与农村基本现代化完成度,以及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耦合协调情况。研究发现,大部分省份农业与农村基本现代化实现度存在明显不平衡,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协调性也有待改善,农村现代化滞后仍是协调发展的短板。推动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应在充分把握好两者相互促进的逻辑关系和协同演进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好两者之间的关联带动机制,做好乡村空间规划,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协同推进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元化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营造“宜居宜业”和“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的环境。同时,还要加强资金投入的有机协同,围绕激发要素活力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奇琦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了农村地区发展的经济要素、政治要素、文化要素及社会要素,促使农村风貌焕然一新,但农业业态的弱势地位、资源浪费情况、缺乏科学规划、机械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依然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在此背景下,应努力破除农村发展的体制壁垒,加大科技应用力度,实现农业产业化与规模化经营,发展数字农业与绿色农业,构建现代农业战略布局。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 发展战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瑾 于战平 孙国兴 黄学群 李树德
本文在天津都市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分析基础上,研究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出未来15年天津都市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思路、任务和措施。
关键词:
天津 都市农业 科技 发展战略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荣裕
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可以推动厦门农村城市和厦门海湾城市的建设,而且有助于厦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借鉴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注重现代科技对农业的武装与农产品质量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厦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强化农地流转机制、大力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农业交流。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厦门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战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希玉 傅汝仁 丁希滨 朱秀香 王淼
山东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陈希玉傅汝仁丁希滨朱秀香王淼一、内涵与特征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关于发展的新的战略思想。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在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体现。它是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