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49)
- 2023(9469)
- 2022(7738)
- 2021(7371)
- 2020(5921)
- 2019(12757)
- 2018(12461)
- 2017(22663)
- 2016(12553)
- 2015(13995)
- 2014(13490)
- 2013(12410)
- 2012(11080)
- 2011(9738)
- 2010(10066)
- 2009(9315)
- 2008(9147)
- 2007(8054)
- 2006(7020)
- 2005(6320)
- 学科
- 管理(38324)
- 济(37446)
- 经济(37380)
- 业(34304)
- 企(29260)
- 企业(29260)
- 财(25082)
- 中国(15076)
- 农(15029)
- 制(13392)
- 财政(12727)
- 方法(12240)
- 务(11579)
- 财务(11550)
- 财务管理(11508)
- 体(11078)
- 企业财务(10922)
- 业经(10643)
- 政(10301)
- 学(9557)
- 数学(9447)
- 数学方法(9310)
- 理论(9183)
- 农业(9120)
- 地方(8952)
- 银(8521)
- 银行(8497)
- 体制(8146)
- 行(8016)
- 策(7949)
- 机构
- 学院(160418)
- 大学(156921)
- 济(58138)
- 经济(56717)
- 管理(56182)
- 研究(55693)
- 理学(47399)
- 理学院(46873)
- 管理学(45991)
- 管理学院(45687)
- 中国(41962)
- 财(38194)
- 科学(33880)
- 京(33384)
- 所(28015)
- 农(27200)
- 财经(25983)
- 江(25814)
- 中心(25331)
- 研究所(24923)
- 经(23413)
- 业大(22424)
- 范(22053)
- 师范(21795)
- 农业(21113)
- 院(20650)
- 北京(20619)
- 技术(20030)
- 州(19947)
- 财经大学(18888)
- 基金
- 项目(105407)
- 科学(81708)
- 研究(81570)
- 基金(73464)
- 家(64925)
- 国家(63910)
- 科学基金(53440)
- 社会(50274)
- 社会科(47328)
- 社会科学(47315)
- 省(42814)
- 教育(38242)
- 基金项目(37615)
- 划(35488)
- 编号(34975)
- 自然(32171)
- 自然科(31383)
- 自然科学(31369)
- 自然科学基金(30753)
- 成果(30198)
- 资助(28845)
- 课题(25248)
- 重点(24286)
- 发(22541)
- 部(22539)
- 创(22269)
- 性(21941)
- 项目编号(21858)
- 年(21753)
- 创新(20713)
共检索到254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春根 王雯
随着经济结构的变迁与社会文化的日益发展,西方财政理论在转型期的中国已经逐步丧失其现实解释力。本文在分析西方财政理论现实困境的基础上,立足于新中国主要财政基础理论的发展变化以及现代财政制度与我国传统财政理论一脉相承、不断演进的关系,明确了新时期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政府、市场与社会等多维治理主体中的主要职责,并在政府-市场-社会三维立体分析框架内进一步明确了基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代财政定位与重构,即以"平等共治、法治包容、持续共赢"为基本理念与核心要义的"多中心、多层次、多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怡敏
应该从恰当处理“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的关系、修订预算科目、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实行零基预算等九个方面 ,重构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复式预算体系。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复式预算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陆成林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并着重强调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等十三个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是明确财政职能定位,建设现代财政制度,进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武辉 王竹泉
会计监督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会计监督理论和实践存在的问题和局限进行分析,从会计监督的目标转变、体系优化和机制创新三个方面论证了国家治理框架下会计监督体系重构。提出会计监督应以增进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实现会计善治为目标,构筑以政府会计监督为灵魂、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股东、公共受托经济责任人、债权人、社会公众等)为支柱、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为基础的新"三位一体"会计监督体系,通过创建以善治为导向的会计信息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并定期发布的执行机制,强化会计监督的力度、广度和效度,最终实现多元监督主体的协同共治,提升会计监督服务国家治理的能力。
关键词:
会计监督 国家治理 多元共治 会计善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姜江华
中国国家治理的绩效和取得的成就令全世界瞩目,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投身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中。同样,在国家治理框架下推进国家审计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共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姜江华
中国国家治理的绩效和取得的成就令全世界瞩目,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投身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中。同样,在国家治理框架下推进国家审计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共
关键词:
审计体系 国家审计制度 治理框架 整合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炜 靳继东
40年的改革进程中,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不仅有效发挥了以"政"领"财",为实现国家改革战略提供根本保障的基础作用,而且积极履行因"财"施"政",根据改革需求优化财政结构,提升财政效率,对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撑。在总结40年财政改革实践的经验、逻辑和特征的基础上,对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本质、功能和规律进行深化认识和理论归纳,对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规律的基本认识,明确新时代我国财政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思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建设的基本方向,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40年中国财政改革实践和理论建设的思考,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
关键词:
国家治理 财政建设 财政理论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福建省地税局课题组
自从1998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提出在我国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框架以来,围绕着如何构建公共财政框架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进行了广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本文立足地方税收的实际,对我国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地方税体系进行探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正凯 高绍福
选取国家治理现代化框架、国家审计防护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关系,结合相关理论构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领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框架;提出并分析国家审计本质是国家治理系统内"元治理"工具,"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框架下国家审计目标与功能定位:全面促进和维护民主法治,提升政府透明度;维护人民基本权益和改进民生,确保问责制实施;评价政府部门资源利用和管理效率,提升政府执政效能;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洞察力,发挥前瞻性功能;关注国家面临的各种风险考验,维护国家安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框架下国家审计防护体系主要包括经济财政可持续发展审计防护体系、有效管控金融风险审计防护体系、国家资源与环境安全审计防护体系、顺利推进高压反腐审计防护体系和有效推进民主法治审计防护体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昌盛 李承健 江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现代财政是伴随着现代国家的构建过程产生的,在回顾近代以来国家职能和财政体制有关历史和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建设现代财政的基本特征和原则,并针对我国财税体系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央地关系、预算管理、债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面向国家治理现代化财税改革的总体框架和支柱,并就近期财税改革重点和突破口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昌盛 李承健 江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现代财政是伴随着现代国家的构建过程产生的,在回顾近代以来国家职能和财政体制有关历史和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建设现代财政的基本特征和原则,并针对我国财税体系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央地关系、预算管理、债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面向国家治理现代化财税改革的总体框架和支柱,并就近期财税改革重点和突破口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培勇
本文立足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特殊背景,论证加快公共财政建设对于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在全面而系统地梳理有关公共财政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以制度建设为主要着眼点,以公共性为基本线索,构建了一个称之为"一条主线、三项职能、四个层面、十大指标"的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指标体系总体框架。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制度建设 指标体系 战略机遇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阳杰 应里孟
大数据是促进国家治理变革的基础性力量,国家治理需求的变化又进一步驱动着国家审计向大数据审计转变。为准确揭示大数据审计活动的基本原理,阐发大数据审计活动的基本规律,总结大数据审计实践的基本经验,构建由大数据审计基础理论、大数据审计应用理论和大数据审计发展理论构成的国家治理体系下的大数据审计理论框架,为新时代国家大数据审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路径参考,以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建设作用。
关键词:
大数据审计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理论框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文勇
政府财政职能的优化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分权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博弈的结果,进一步深化财政分权改革已经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在事实上的不对等以及主体行为的异化是导致当前地方政府治理中种种问题的主要成因。基于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要求,围绕财权、财力、事权均衡发展的财政分权改革目标,深化财政分权改革下的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包括了激发地方政府治理积极性的扩财权与保财力,调整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目标,推进地方政府治理权责法制化,改进财政监管职能,实施"乡财县管"与"省直管县"的治理模式,协调运用财政政策在短期内逆周期调节、在长期内激发创新创业主体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