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41)
2023(5142)
2022(4421)
2021(4349)
2020(3453)
2019(7806)
2018(7881)
2017(14026)
2016(8256)
2015(9523)
2014(9316)
2013(9055)
2012(8817)
2011(7726)
2010(7981)
2009(7168)
2008(6977)
2007(5940)
2006(5505)
2005(5091)
作者
(21432)
(17717)
(17363)
(16834)
(11567)
(8613)
(8300)
(6917)
(6833)
(6635)
(6260)
(5943)
(5842)
(5650)
(5573)
(5399)
(5394)
(5302)
(5196)
(5067)
(4608)
(4294)
(4252)
(4220)
(4210)
(3997)
(3991)
(3944)
(3626)
(3577)
学科
(25321)
经济(25274)
管理(19750)
(15610)
(12733)
企业(12733)
地方(10354)
(10046)
中国(9156)
业经(7403)
理论(7311)
方法(7157)
教育(7003)
农业(6835)
(6702)
(6375)
(6163)
教学(5636)
(5586)
环境(4834)
数学(4819)
数学方法(4648)
(4399)
银行(4399)
(4209)
(4200)
地方经济(4081)
(3965)
金融(3963)
技术(3888)
机构
学院(101432)
大学(100704)
研究(35399)
管理(33862)
(31595)
经济(30311)
中国(28471)
理学(27185)
理学院(26708)
管理学(26138)
管理学院(25904)
(23471)
科学(21920)
(19953)
(18693)
师范(18566)
中心(18274)
(18261)
(17498)
(17079)
(15942)
北京(15126)
研究所(14994)
师范大学(14936)
(13839)
业大(13698)
(13596)
技术(13129)
财经(12480)
职业(12131)
基金
项目(63303)
研究(51530)
科学(48096)
基金(41468)
(35026)
国家(34575)
社会(29375)
科学基金(29065)
社会科(27388)
社会科学(27383)
(26654)
教育(24831)
编号(23639)
(22274)
基金项目(21868)
成果(21245)
自然(17723)
课题(17493)
自然科(17131)
自然科学(17125)
自然科学基金(16772)
资助(16286)
(15604)
重点(14151)
(14115)
项目编号(13624)
规划(13256)
(13114)
(13107)
(12661)
期刊
(45191)
经济(45191)
研究(35595)
中国(30104)
教育(23541)
(15349)
(15249)
学报(14428)
科学(13470)
管理(13443)
大学(11318)
(11140)
金融(11140)
图书(10760)
技术(10730)
农业(9993)
学学(9621)
书馆(8472)
图书馆(8472)
业经(7680)
(7466)
职业(7358)
资源(6523)
问题(6428)
(6343)
论坛(6343)
(6000)
(5894)
财经(5840)
技术教育(5205)
共检索到176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许龙  苏原  
新时期国家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方法、理念、视角不断拓展、创新。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落实新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新要求,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名城体检评估制度建立。结合柳州名城保护规划实践,针对当前名城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探索新时期名城保护规划方法和路径,分别从凝聚共识,建立基于历史文化价值的再认知的遗产名录;整体保护,构建基于大山水环境多层次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网络;融入城市,探索活化利用新模式三个方面阐述名城保护规划编制相关研究和思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姗  李欣韵  魏方  
当今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成为城市建设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分析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借借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成功经验,以江苏常州为例,探讨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模式,并对旧城的保护与更新、如何延续历史文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以新城建设带动旧城发展的观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勇  
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镇化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指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建设性破坏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要解决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格局、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整治、保护管理等重点问题,吸取国外城镇化步入加速发展阶段大建设大破坏的教训,在提升城镇化质量中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华颖  
我国目前已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2座,省级的也有上百座。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历史文化名城如何进行规划和保护?其指导思想应该怎样?这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共同特征是:历史悠久,古迹众多,风景秀丽,名胜引人,人文荟萃,名流辈出,资源丰富,物产闻名,文化活跃,交往频繁,能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然而,仅谈共同特征而不谈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少牧  陈若茵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树森  
历史文化名城──随州市位于湖北省的西北部,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的随州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历史文化古城。距炎帝神农出生地裂山之西南二十公里处的擂鼓墩,1978年秋出土了距今2400多年的战国早期诸候之一的曾侯乙大墓葬。出土各种珍贵文物2300余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维  李梦垚  李晶  张月朋  
苏州是一个拥有2500多年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发展开启“存量更新”模式的背景下,如何在全面保护古城风貌,完整延续古城历史格局的同时,引导城市存量发展和城市更新,提升空间品质,彰显文化价值,成为了一个需要探讨的话题。基于苏州市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建设项目的实践,探索在古城保护与更新的过程中深入应用CIM平台,建立包含识别、策划、规划、审查、评估5大环节的古城保护更新流程,设计7大功能模块,为苏州古城建立全方位数字化画像,辅助古城保护与更新过程中相关规划和项目的决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兆芳  赵勇  李沛帆  谷峥  
以正定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造5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公众感知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在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中,公众普遍重视文物古迹保护,认为环境杂乱是文物古迹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历史建筑保护的首要问题为质量加固和内部供热等设施的改造;在街区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改造方面,应主要整治与历史街巷风貌不协调的环境设施,改变电力电信线路杂乱、污水随意排放等问题。本研究主要反映了公众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主观意愿,可为政府在保护决策中提供依据,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公众参与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钺  李夙  
以实证研究的方法 ,对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研究了如何分析和把握名城特色的问题 ,提出了分层面分析的思想和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对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特色进行了具体分析 ;第二部分研究了名城特色的继承和发扬问题 ,并结合长沙市的具体情况 ,对如何继承和发扬其名城特色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常光宇  胡燕  曹昌智  
历史文化名城申报、认定、保护、传承的核心和基础,是通过深入系统发掘研究,清晰认知其重大价值与文化特色。只有抓住根本,才能读懂古代和近代城市的历史,知其价值特色和文化基因本源所在,进而把握历史文脉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厘清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思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山东潍坊为例,从全域自然人文资源梳理整合切入,透过历史空间形态演变和地域文化源流解析,进行鞭辟入里的认知研究,为探索坚守价值导向途径和方法,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奉以刍荛之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云   刘丹  
<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软实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一个国家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保护和利用水平直接关系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本文以《发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一书为例,探讨在当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现实意义,并探索具体的保护路径。
关键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冯江  梁励韵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佛山有着丰富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对其产生的背景,即明清佛山独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方式和这些遗产的空间载体的研究,综述了佛山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和特色,结合对其生存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如何在法定的形态规划中,通过保存相应的场所、维持空间的致密性、寻找相关的线索建立路径和结构性网络的方式,来实现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日常生活中的延续,从而实现其保护和传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凡  司徒尚纪  
历史文化名城负载着丰富的文化物种,对名城的保护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而文化多样性保护是名城保护的基础。以佛山市为例,用景观生态学视角,从文化景观斑块、文化景观廊道和文化景观基质的角度对名城的文化传承、文化物种和文化生态多样性进行研究。并结合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动态性,从文化景观的文化适应、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等方面探讨了景观规划和管理的方法和景观模式,这有助于拓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的视野,并通过名城文化多样性保护的景观格局实现,以达到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肇庆监管分局课题组  孙艳红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特别对具有较好文化资源的历史文化名城信贷投入增幅明显,但相对于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势头和要求仍有较大的距离。本文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广东肇庆市为例,分析制约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文化企业、银行、政府、中介组织制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