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5)
2023(7027)
2022(5831)
2021(5476)
2020(4519)
2019(9787)
2018(9561)
2017(17458)
2016(9398)
2015(10503)
2014(9754)
2013(9566)
2012(8664)
2011(7776)
2010(7964)
2009(7413)
2008(7491)
2007(7093)
2006(6340)
2005(5615)
作者
(24788)
(20699)
(20390)
(19241)
(13130)
(9568)
(9269)
(7883)
(7672)
(7238)
(7055)
(6918)
(6663)
(6569)
(6311)
(6174)
(6121)
(6003)
(5927)
(5853)
(5088)
(5027)
(4766)
(4700)
(4677)
(4560)
(4494)
(4421)
(4092)
(4086)
学科
管理(43412)
(36084)
(34681)
经济(34659)
(33934)
企业(33934)
技术(14662)
(12512)
地方(11562)
技术管理(11528)
方法(11408)
中国(10523)
业经(9510)
数学(8550)
数学方法(8475)
(8378)
(7956)
(7868)
(7804)
财务(7783)
财务管理(7763)
企业财务(7368)
(7273)
地方经济(7254)
理论(7145)
(7033)
银行(7027)
(6612)
(6307)
(6212)
机构
学院(123534)
大学(122341)
管理(55000)
(48685)
经济(47444)
理学(45342)
理学院(44808)
管理学(44370)
管理学院(44050)
研究(38475)
中国(32188)
(25952)
(25344)
科学(22601)
(21111)
中心(18812)
财经(18300)
(18218)
(17183)
(16510)
(16272)
研究所(16205)
北京(16201)
师范(16154)
(14508)
商学(14405)
商学院(14226)
业大(14135)
(13815)
经济学(13792)
基金
项目(81082)
科学(65898)
研究(63182)
基金(57975)
(49531)
国家(49095)
科学基金(43769)
社会(41182)
社会科(39116)
社会科学(39108)
(33718)
基金项目(31102)
教育(28396)
(27442)
自然(26544)
自然科(25961)
自然科学(25957)
编号(25655)
自然科学基金(25516)
(23429)
资助(21102)
成果(20874)
创新(20771)
(18255)
重点(18171)
课题(18078)
国家社会(17079)
(17010)
项目编号(16381)
(16141)
期刊
(60627)
经济(60627)
研究(37869)
中国(31666)
管理(26146)
(22368)
教育(16767)
科学(15822)
学报(13906)
技术(13212)
(12811)
金融(12811)
(11836)
大学(11144)
学学(10117)
图书(9691)
业经(9633)
财经(9204)
科技(8825)
经济研究(8753)
(8090)
农业(7779)
技术经济(7613)
(7343)
论坛(7343)
书馆(7337)
图书馆(7337)
会计(6591)
现代(6574)
问题(6475)
共检索到200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施祖麟  刘锋  
信息社会发展与全球化趋势 ,出现了区域集群、区域竞争、区域创新、学习区域等新特征 ,给区域管理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区域发展需要创新 ,区域公共管理同样需要创新。本文从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方面对区域管理创新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伟  庞敦之  张海峰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体制转轨进程的不同步性,中国不同地区的财政行政支出存在比较大的差异。通过测算经济发展水平和体制转轨进程对财政行政支出的边际效应系数,可以对各地区财政行政支出的离差进行因素分解,将其形成机制划分为四种类型,从中可以分析出它们不同的政策含义。由此还可以对现行公共管理方式进行反思,提出公共管理创新的若干思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雷  叶勇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管理的环境和现状,提出了公共管理改革和创新的思路,即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实践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指出公共管理创新的基本途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指出公共管理的改革必然与经济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循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新峰  
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区域公共管理作为新型的治理形态应运而生,并且成为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领域。探究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问题的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推进制度创新。区域公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冬梅  陈钰  玄兆辉  
以科技创新中心布局引领重大区域战略深入实施,对于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21个省区194个地级市的科技指标数据,深入分析长江、黄河流域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科技创新发展基础,建议依次以武汉、郑州、西安、沈阳为核心城市,推动建设4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作为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地。鼓励和支持太原、呼和浩特、银川、贵阳、昆明、福州建设省级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地区新经济增长级,辐射带动相关省域和周边地区发展。相应提出加快制定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布局建设总体方案,优化国家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提升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水平,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融合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来武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原有的科技创新宏观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需要在新的科技创新理论以及新的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重构。推进科技创新的公共治理,要准确把握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方力量,并充分发挥非正式关系的作用。政府应该积极推动自身职能的转变,为第三方力量的发展腾出空间;第三方力量应勇于探索,积极回应科技创新宏观管理体制的转型,不断完善组织体系,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裕湘  
公共管理主义已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政策变革的主流思潮。作为高等教育基础和核心的高校学术管理工作,也受其影响呈现新的变化。基于公共管理主义视野,从公共管理主义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关系、公共管理主义对我国高校学术管理机制的影响以及高校学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研究我国高校学术管理机制创新的措施,指出我国高校学术管理机制创新实际上就是在学术行政管理和学术民主管理二者间取长补短,找到平衡点,才能有效促进我国高校的健康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克勤  
我国的区域统计工作主要由作为公共部门的政府统计部门完成。其提供的统计信息、统计资料、统计数据等也自然成为公共产品。当我们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审视区域政府统计的时候,或许能使我们从更宽广的背景、更深层次上认识和理解区域统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如金  
所谓和合公共管理,就是秉承以人为本与和合价值观准则,服从和合发展战略要求的中国式和合管理在公共管理领域表现的内容。本论文所要进行的仅仅是对于和合公共管理的初步研究,主要包括对中国传统公共管理的历史追溯,以及通过与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比较研究所揭示的和合公共管理对于社会稳定发展与政府生产力提高意义的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田阡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诸多挑战,日本政府积极进行了一系列的公共管理创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为东亚国家,日本政府应对老龄化的一些对策,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纯  焦微玲  
社会化媒体为公共管理营造了开放式创新环境,使公共管理能够大规模发布PSI、促进公众参与、加强与公众互动、实现协作,从而增加政务透明度、改进公共服务质量、增进与公众的关系和实现协作性公共管理;同时又使其创新面临信息安全和网络暴力、数据泛滥和信息过载、国家空洞化和集体非理性、政府缺乏社会化媒体使用经验、组织阻力、数字鸿沟和社会排除等挑战。所以,政府要树立公共价值观、培养公众社会意识和深度参与、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形成协同治理机制、健全法律和法规、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拓宽ICT应用广度和深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剑鸣  
文章指出 :从传统行政理论到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长期困扰在人文主义与技术主义的偏好摇摆中 ,使公共管理时而呈现偏好民权的理想主义特色 ,时而呈现偏好效率的工具主义特色 ,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行政失败。新公共管理运动必须有机的将人文主义和技术主义融合起来 ,使公共管理在效率、效益和公平三种价值取向上保持高度平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曲昭仲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政府失灵现象出现,人们开始关注政策工具的创新及“新政策工具”的运用。政策执行者也呼吁采用新政策工具,对新政策工具的关注、分析、引进可以看作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积极回应,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政策工具的转变和创新对我国提高政府管理的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孟韬  杨薇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公民与政府、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产生新变化,公民的角色从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创造者转化。"公民众包"组织模式的兴起为公民参与到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创造搭建起平台。文章分别从公民自发和组织发起两个角度对"公民众包"模式进行归类,分析了"公民众包"兴起的动因和理论内涵,认为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需顺应与推动"公民众包"的发展趋势,激励公民参与到政策、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创造与传播等环节中,实施基于"公民众包"模式的公共管理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娟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关键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消除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力量,优化区域间产业分工布局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