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99)
- 2023(5959)
- 2022(5102)
- 2021(4736)
- 2020(3925)
- 2019(8739)
- 2018(8786)
- 2017(16698)
- 2016(9475)
- 2015(10695)
- 2014(10559)
- 2013(10299)
- 2012(9755)
- 2011(8899)
- 2010(9178)
- 2009(8693)
- 2008(8862)
- 2007(8132)
- 2006(7496)
- 2005(7031)
- 学科
- 济(35982)
- 经济(35898)
- 管理(31830)
- 业(29009)
- 企(23630)
- 企业(23630)
- 方法(14153)
- 制(12880)
- 财(12683)
- 数学(11968)
- 数学方法(11805)
- 农(11569)
- 中国(11077)
- 业经(8895)
- 体(8802)
- 学(7805)
- 农业(7601)
- 体制(7490)
- 银(7428)
- 银行(7408)
- 务(7394)
- 财务(7375)
- 财务管理(7354)
- 融(7131)
- 金融(7127)
- 行(7082)
- 企业财务(7001)
- 贸(6511)
- 贸易(6508)
- 易(6360)
- 机构
- 大学(142830)
- 学院(139845)
- 济(59188)
- 经济(57976)
- 管理(50720)
- 研究(49767)
- 理学(43307)
- 理学院(42771)
- 管理学(41992)
- 管理学院(41719)
- 中国(37424)
- 财(31414)
- 京(30104)
- 科学(28722)
- 所(25520)
- 财经(24224)
- 研究所(22819)
- 农(22747)
- 江(22555)
- 经(21891)
- 中心(21742)
- 经济学(19359)
- 业大(19164)
- 北京(18833)
- 范(18778)
- 师范(18578)
- 财经大学(18005)
- 院(17724)
- 农业(17710)
- 经济学院(17336)
- 基金
- 项目(90028)
- 科学(71917)
- 基金(67162)
- 研究(66627)
- 家(58442)
- 国家(57986)
- 科学基金(49453)
- 社会(44046)
- 社会科(41708)
- 社会科学(41698)
- 基金项目(35021)
- 省(33780)
- 教育(31277)
- 自然(30904)
- 自然科(30210)
- 自然科学(30199)
- 自然科学基金(29676)
- 划(29216)
- 资助(27252)
- 编号(26154)
- 成果(23408)
- 制(22668)
- 部(21288)
- 重点(20735)
- 课题(18806)
- 国家社会(18735)
- 教育部(18612)
- 创(18608)
- 发(18452)
- 性(17924)
共检索到218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洪浩
本文从正当程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限制和解,以调解和仲裁为主,建立独立的调解、仲裁机构和专门的劳动法庭,实行审裁分立的重构方案。
关键词:
劳动争议 劳动关系 民事纠纷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钱炼
目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立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根据劳动关系的特性与国际惯例,解决劳资纠纷最好的办法是创建一种机制或提供一个平台,促使双方沟通而达成一致。这种制度仅仅依靠严格的法律程序和条文是存在局限性的,因为法律本身刚性多于柔性,在追求公平、公正结果的同时,在很多时候却不能重新激活已消亡的劳动关系或修复破损的劳动关系。而调解解决纠纷则更多的体现柔性。因此强化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何伦坤
劳动争议联动调解机制是指国家基于劳动争议多发化、群体化的维稳压力,运用政策手段,对多元化、社会化的调解机制实施国家统合的结果。该机制整合不同调解资源,形成调解合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劳动争议的控制。但是由于过度追求维稳功能、以国家代社会,损害了调解的本质属性,模糊了不同调解机制的界限,阻滞了国家与社会并治的多元劳动解纷模式的建构。矫正该机制的不足,应坚守开放式、社会化、多元化的基准思路,坚持国家与社会二分的解纷思维,着重加强调解机制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着力培育民间调解机制的权威基础。在此基础上,秉持"多元、效能、竞争、开放"的原则,针对不同调解机制的特点和不足,采取具体化对策,做强做大劳动...
关键词:
劳动争议 联动调解 国家统合 弊端 对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嵇月婷 林国丽
相较于仲裁而言,调解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解决劳动争议的方法,不仅为劳动争议双方节约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也节省了司法资源。仲裁调解作为劳动争议仲裁中的强制程序,在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分析了可能影响该环节的关键因素,探讨了劳动争议案件特征、调解主体特征对劳动争议仲裁中调解结果的影响。随后,从北京市海淀区和昌平区两个劳动仲裁庭2007-2014年的裁决书和调解书中提取相关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在劳动争议案件特征维度中,案件诉求金额和劳动者委托律师代理会显著影响仲裁调解的结果;在调解主体特征维度中,企业所有制形式和仲裁员性别会显著影响仲裁调解的结果。
关键词:
劳动争议 仲裁 调解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邵婷
罗马法谚有云:无救济则无权利。劳动者,是与我们自身乃至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类人群的代名词,其权益保护理应受到重视。但是纵观我国法律制度设置、细数社会影响较大的劳动争议案件可知,其权益保护远不能止步于所谓"一调一裁二审",救济途径尚需打通公益诉讼中的"任督二脉",设立较为完备的劳动公益诉讼制度,原有制度之积弊方能及时清理,权益之保护方能高效及时。
关键词:
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劳动公益诉讼 制度构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邓峰
劳动争议裁审机制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裁审关系无法定位,裁审衔接不畅,造成审判资源浪费;裁审程序繁琐、周期过长。应当重塑裁审体制:作为近期选择,维持"一裁二审",加强仲裁制度完善,重构裁审衔接机制;作为中期选择,取消仲裁前置,"或裁或审,各自终局";作为最终选择,"只审不裁,取消仲裁"。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 裁审机制 优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鑫
新时期农村经济在迅猛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比较复杂的矛盾和纠纷。认真研究新时期乡村纠纷的特点和成因,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对于乡村纠纷的有效预防、成功调处、防止激化,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乡村纠纷 多元化解决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侯海军
从我国劳动审判机构的设置及诉讼制度基本内容来看,目前我国劳动审判制度在程序启动、审判组织等方面依附民事诉讼程序,不具有独立性。制度运行中存在着效率不高的突出问题。为此,要以独立性为目标,以简化诉讼程序、提高司法效率、优化审判组织结构和降低司法成本为目标,进行劳动争议审判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
劳动争议 司法程序 改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欧 周红阳
近年来,产生于在华外国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大量增加。这类劳动争议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争议标的的金额数较高、调解难度很大,维权过程中的外国劳动者时常遭遇到法律、语言的障碍,以及无证外国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被忽视等。对此,应完善有关外国劳动者劳动争议的劳动法律制度,规范外国人就业制度,建立针对性的咨询帮助制度等,以保障在华外国劳动者的劳动权利。
关键词:
外国劳动者 劳动争议 处理机制 劳动权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军荣
劳动仲裁制度的运行已显示出极大的弊端,影响了劳动者的维权效率,浪费了司法资源。应当借鉴域外劳动司法体制,撤销仲裁机构,设立劳动法庭,整合法院和劳动仲裁从业人员,清理和改革劳动司法规范,简化劳动争议解决途径,设置法院对行政机构的建议权和建议义务;探索将劳动仲裁纳入商事仲裁体系,以劳动者自愿选择为前提,实施一裁终局制。
关键词:
劳动争议 劳动仲裁 劳动法庭 一局终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宪民 郭文龙
社会发展对劳动关系的调节提出了全新要求,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改革已显示其紧迫性。其制度的取向应使争议处理纳入劳动关系调节体系,其内容应体现当事人意志的作用,其效果应达到息讼目的,其方案的设计又必须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尤其是历史的沿革,具体设想是改现行企业调解机制为行政调解机制,改现行先裁后审制为分类处理制度,并辅之以一整套的配套措施。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剑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确立了劳动争议的多元化调解机制,对于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劳动争议的第三方调解的实际运作情况并不理想,应从制度设计和程序安排上创新举措,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将合适的纠纷化解工作委托专业社会力量办理,增强调解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完善劳动争议多元调解机制,可以推动调解效能的提高,助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关键词:
劳动争议 多元调解机制 购买社会服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剑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确立了劳动争议的多元化调解机制,对于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劳动争议的第三方调解的实际运作情况并不理想,应从制度设计和程序安排上创新举措,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将合适的纠纷化解工作委托专业社会力量办理,增强调解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完善劳动争议多元调解机制,可以推动调解效能的提高,助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关键词:
劳动争议 多元调解机制 购买社会服务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肖海英
南非是非洲经济强国之一,资源丰富,政治稳定,经济和法制等方面条件比较完善,是中国对非贸易第二大伙伴。随着中国与南非经贸投资、劳动合作关系日益密切,中国在南非投资建立的工厂和企业也日益增多。根据南非的劳动法律,中资企业的雇员必须主要来源于南非。在劳动雇佣中,由于不了解南非劳动立法和司法实践,导致大量劳动争议。及时有效地解决劳动争议,可以避免我国企业的重大经济损失。此外,南非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中,形式多样的劳动争议处理方式,严格的争议处理程序和先进的劳动司法制度可以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可以为我国对南非投资的企业提供劳动争议解决方面的实践指导。
关键词:
南非 劳动争议 仲裁 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