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21)
2023(4097)
2022(3556)
2021(3505)
2020(3003)
2019(6511)
2018(6171)
2017(11408)
2016(7054)
2015(8099)
2014(8452)
2013(7771)
2012(7382)
2011(6599)
2010(6960)
2009(5803)
2008(5716)
2007(5234)
2006(4642)
2005(4484)
作者
(19543)
(16150)
(15799)
(15653)
(10301)
(7859)
(7342)
(6177)
(6164)
(6081)
(5518)
(5499)
(5364)
(5263)
(5249)
(5086)
(5059)
(4801)
(4700)
(4613)
(4339)
(4064)
(3940)
(3917)
(3810)
(3770)
(3608)
(3596)
(3420)
(3314)
学科
(20665)
经济(20626)
管理(17983)
(16413)
(13433)
企业(13433)
方法(8690)
中国(7820)
数学(7389)
数学方法(7248)
(7206)
(6694)
理论(6395)
(6131)
(6010)
教育(5941)
(5591)
银行(5585)
教学(5459)
(5341)
技术(5334)
(4712)
金融(4712)
业经(4543)
(4451)
财务(4440)
财务管理(4428)
地方(4325)
企业财务(4287)
(4146)
机构
学院(94111)
大学(86292)
(31462)
研究(31178)
经济(30517)
管理(29014)
理学(23905)
中国(23569)
理学院(23567)
管理学(23002)
管理学院(22824)
科学(19507)
(18805)
(18066)
技术(17697)
(17414)
职业(17098)
(16453)
(16326)
中心(15112)
研究所(14570)
(14094)
财经(13631)
(13272)
师范(13106)
技术学院(13013)
业大(12985)
农业(12801)
职业技术(12381)
(12330)
基金
项目(57977)
科学(45384)
研究(45036)
基金(39466)
(34568)
国家(34213)
科学基金(28774)
社会(25680)
(25255)
教育(24965)
社会科(24202)
社会科学(24197)
(21030)
编号(20293)
基金项目(20253)
自然(18755)
自然科(18378)
自然科学(18371)
自然科学基金(18052)
成果(17097)
资助(16903)
课题(16146)
(14204)
(14175)
重点(14059)
(12953)
(12160)
(12120)
规划(11835)
项目编号(11517)
期刊
(37052)
经济(37052)
研究(28859)
中国(25526)
教育(23601)
学报(16143)
(14924)
(14765)
科学(13174)
大学(12078)
技术(11883)
职业(11548)
(11470)
金融(11470)
管理(11434)
学学(11003)
农业(9440)
技术教育(7322)
职业技术(7322)
职业技术教育(7322)
财经(7239)
(6685)
论坛(6685)
(6254)
经济研究(5763)
图书(5652)
业经(5310)
(4999)
(4898)
问题(4729)
共检索到150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芳  
高职教育在迅猛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又呈现出新的独特个性,所以单纯的显性德育方式已显得力不从心,隐性德育不失为一个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文章试从教师主体、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来探讨加强高职院校隐性德育,以期提升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文彦  
20多年来,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政治、经济、法律,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观念、意识、教育,当然也包括学校德育。这一崭新的历史转型期具有哪些鲜明的特点?它怎样深刻地影响着学校德育?学校德育如何积极改革并适应新时期的要求?这是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雄  
高校德育工作以往对教育的内容研究较多,而对实施所采取的策略和方法研究不够。当前,研究青年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的心理过程,从而确定普遍地易于学生所接受认可的工作策略是高校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通过隐性化德育教育的思考,提出了加强高校“隐性化”德育课程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星  
党史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新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发挥党史教育的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高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梦影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丰富的德育资源,隐性教育独特的理论视角、多元的教育载体也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培养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主体,拓展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丰富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内容,形成二者结合的高职院校有效德育模式,对于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甘鹏飞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编目工作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内容,并改变了以往的编目工作方式。文章根据新时期编目工作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编目工作的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发生  
教师是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动力,关系到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生涯管理对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实现教师个人目标都有积极意义。但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缺少有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行为;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现象突出;职业发展观念淡薄,出现职业"高原"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树立人力资源开发的理念,帮助员工实现职业目标;教师个人首先要充分地认识自我,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然后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军  
当前,高职院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缺乏有效协同机制。文章提出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现实路径:遵循劳动教育育人规律,形成特色劳动教育协同机制,构建特色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特色劳动教育教学团队,开展特色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建设特色劳动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成军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需要承担起新的责任、赋予新的内涵。新时期高职院校要从进一步思考和完善自身教育类型的价值追求出发,通过科学定位办学目标、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精心打造"专兼"结构教师队伍、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全面推动自身内涵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欣妍  赵福奎  
新时期职业农民学历教育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深度推进、撬动高职院校“办适合的教育”。针对农民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培养体系欠缺、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与乡村产业发展衔接度不高、职业农民评价体系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高职院校除通过“学院+平台”“线下+线上”“公共+个性”“学习+生产”“评价+追踪”等方式,联动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的主体、拓展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的空间、开放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的课程、创新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的教学、导向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的评价外,还需要规范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的招收录取机制、搭建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的学分认证机制、建立健全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的弹性学制、完善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的教学管理机制,以确保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的持续推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瑞英  谢正宇  
校园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信息时代,我们如何趋利避害地进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挖掘其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的隐性教育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石玉顶  
隐性失业和隐性就业的并存,其原因是政府、企业、个人利益存在博弈性。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制度上创造条件,促使劳动者流动,使隐性失业和隐性就业显性化,实现就业制度的均衡,消除利益摩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俊富  耿宝云  
本文认为,在高职德育教学研究中,研究者对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间内在规律的注重与研究非常深入,而对道德感情、道德意志方面的深入探讨相对较少,尤其是对道德感情的关注与研究不多。从道德感情角度来分析和探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德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对德育教学现状与内在规律的进一步分析与挖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进  赵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必须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作出相应的调整。为保证提高德育工作质量,应努力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工作方式及方法;文章还提出提高研究生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和措施,包括:构建科学的工作体制,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重视党支部建设及加强工作队伍的培训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