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40)
- 2023(5953)
- 2022(5006)
- 2021(4987)
- 2020(4134)
- 2019(9396)
- 2018(9560)
- 2017(15357)
- 2016(10392)
- 2015(12361)
- 2014(12547)
- 2013(11034)
- 2012(10244)
- 2011(9575)
- 2010(10100)
- 2009(8716)
- 2008(8531)
- 2007(7954)
- 2006(7385)
- 2005(6935)
- 学科
- 济(23852)
- 教育(23824)
- 经济(23822)
- 管理(22415)
- 业(17887)
- 中国(15501)
- 企(14176)
- 企业(14176)
- 理论(12348)
- 教学(11852)
- 方法(10228)
- 学(8770)
- 数学(8675)
- 数学方法(8433)
- 农(8319)
- 财(7984)
- 学法(6525)
- 教学法(6525)
- 业经(6506)
- 研究(6357)
- 制(5820)
- 发(5738)
- 农业(5486)
- 学校(5451)
- 技术(5384)
- 学理(5381)
- 学理论(5381)
- 务(5045)
- 财务(5029)
- 财务管理(5018)
- 机构
- 大学(136441)
- 学院(126602)
- 研究(46923)
- 管理(40245)
- 济(36133)
- 教育(35827)
- 经济(34795)
- 理学(33373)
- 理学院(32802)
- 管理学(31826)
- 京(31699)
- 范(31645)
- 管理学院(31548)
- 师范(31457)
- 科学(27899)
- 中国(27736)
- 师范大学(25765)
- 江(24100)
- 所(22893)
- 中心(21600)
- 北京(21156)
- 技术(20641)
- 研究所(20623)
- 农(20476)
- 财(19423)
- 职业(18873)
- 州(18636)
- 业大(18164)
- 院(16624)
- 农业(15807)
- 基金
- 项目(78105)
- 研究(67513)
- 科学(62098)
- 基金(50142)
- 教育(43121)
- 家(42233)
- 国家(41638)
- 社会(37414)
- 社会科(34964)
- 社会科学(34955)
- 科学基金(34786)
- 省(33584)
- 编号(32535)
- 成果(32023)
- 划(30469)
- 课题(26830)
- 基金项目(25447)
- 年(23017)
- 自然(20405)
- 资助(20222)
- 项目编号(20041)
- 自然科(19953)
- 自然科学(19947)
- 规划(19721)
- 自然科学基金(19619)
- 重点(19392)
- 部(18993)
- 研究成果(18009)
- 大学(17971)
- 性(17648)
- 期刊
- 教育(67094)
- 研究(52765)
- 中国(44619)
- 济(41752)
- 经济(41752)
- 学报(20859)
- 农(17690)
- 大学(17528)
- 技术(16364)
- 职业(16345)
- 财(16302)
- 科学(15599)
- 图书(14531)
- 管理(13169)
- 学学(12842)
- 农业(11938)
- 书馆(10566)
- 图书馆(10566)
- 技术教育(10109)
- 职业技术(10109)
- 职业技术教育(10109)
- 高等(9925)
- 融(9423)
- 金融(9423)
- 坛(9376)
- 论坛(9376)
- 高等教育(8508)
- 情报(7722)
- 成人(7524)
- 成人教育(7524)
共检索到219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梁乃秀
如何使大学生在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时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取信息,是当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应当切实把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纳入整个大学生素质教育之中,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进一步改革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大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关键词:
大学生 信息素养 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邢金龙 张静
大学生科学素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教育体制、教育活动主体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科学素养整体水平不高。从思想上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加强对现行教育体制的改革,对改善我国大学生科学素养不足的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科学素养 教育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维华
责任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着重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责任意识现状,以明确高校责任教育的内容,探究责任教育的途径,唤起当代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确认和担当的德性要求,激发和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并内化为当代大学生个体的自觉行为。
关键词:
大学生 责任意识 责任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义遒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开展15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依然紧迫而必要,特别在解决怎样做新时代的中国人的问题上,要发挥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作用。与上世纪末单纯从教育改革角度提出问题相比,新时期的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现代化大国的历史任务的"战略主题",极大地提高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当前,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要加强时代性和针对性,在具体措施上既要沿用原来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方式,又要结合新时期师生的特点大胆创新。
关键词:
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时代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慧星 卿涛
在教育部的领导与推动下,在全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努力下,我国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新时期,党和国家为教育事业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了新的方向。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如何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深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郑家茂 潘晓卉
学风是高校人才质量的重要标识,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学风问题的新特点及其产生原因,并从思想观念、基本养成、氛围熏陶、机制激活、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学风 教育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雷随斌
家庭教育在大学生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应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这一宝贵资源,通过召开学生家长会,建立学生、家庭、学校信息互联网,建立家长代表辅导制度,学生与家长定期联系制度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动员和引导家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法律道德、艰苦奋斗精神和心理素质教育,全面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关键词:
大学生 家庭教育 思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凯 赵海月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增强大学生对革命传统教育内容的接受认同能力;完善革命传统教育的督导检查机制,提高革命传统教育的执行能力;创设良好校园文化环境,丰富载体形式;健全革命传统学习的考核约束机制,增强大学生对革命传统的践行能力。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革命传统教育 时代新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蒋璟萍
大学生是即将走上就业岗位的特殊群体,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帮助他们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成长环境。加强大学生职业礼仪教育要以职业礼仪为重点,结合未来就业岗位,分专业设置职业礼仪课程;要根据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把知识性和操作性、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
大学生 礼仪教育 职业礼仪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鹤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崇峰
大学生家庭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学生家庭教育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对高校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家庭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晓慧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中央16号文件和与之配套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2005教社政1号)为指导,科学地分析和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确立“发展为本、教育为主”的工作理念,建设“专业化、高水平”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构建“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的、具有科学性与实效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关键词:
加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思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华启和
本文试从伦理的视角对生态危机问题进行道德的思考,呼唤生态道德、呼唤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应从塑造理性生态公民等三个方面来展开,其根本目的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就可持续发展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白琼英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可以带动和促进国民合格公民素养的形成。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主要有主体意识教育、权利意识教育、法治意识教育。高校开展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在课余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锻炼大学生的公民意识行为和政治参与技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到普及化进程的加快,多数高校必将走向应用型,将培养目标定位于职业化专门人才。本文结合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近十年的实践,提出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的三合机制、三业教育、三课建设、三实工作,同时,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的环境和体制机制。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生 职业发展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