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8)
- 2023(15109)
- 2022(12604)
- 2021(11613)
- 2020(9432)
- 2019(20985)
- 2018(20606)
- 2017(39500)
- 2016(21426)
- 2015(24002)
- 2014(24078)
- 2013(24038)
- 2012(22438)
- 2011(20341)
- 2010(21007)
- 2009(20121)
- 2008(20279)
- 2007(18852)
- 2006(17470)
- 2005(16251)
- 学科
- 济(98747)
- 经济(98588)
- 业(95374)
- 企(76391)
- 企业(76391)
- 管理(76333)
- 农(51130)
- 业经(35141)
- 农业(34226)
- 方法(32448)
- 财(32266)
- 中国(29332)
- 制(25897)
- 地方(24304)
- 数学(22799)
- 数学方法(22573)
- 务(21135)
- 财务(21094)
- 财务管理(21056)
- 企业财务(19939)
- 技术(19157)
- 体(18588)
- 策(17728)
- 银(17323)
- 银行(17309)
- 行(16755)
- 贸(16751)
- 贸易(16733)
- 理论(16726)
- 发(16416)
- 机构
- 学院(320582)
- 大学(310954)
- 济(136333)
- 经济(133450)
- 管理(125553)
- 研究(107651)
- 理学(105594)
- 理学院(104510)
- 管理学(103217)
- 管理学院(102601)
- 中国(87956)
- 财(67991)
- 京(66180)
- 农(62703)
- 科学(60919)
- 所(53993)
- 江(53529)
- 财经(51277)
- 中心(50346)
- 研究所(47353)
- 农业(47058)
- 业大(46107)
- 经(46027)
- 州(42256)
- 北京(42081)
- 范(41935)
- 师范(41614)
- 经济学(39647)
- 院(37997)
- 省(37225)
- 基金
- 项目(195894)
- 科学(156422)
- 研究(151202)
- 基金(141549)
- 家(120219)
- 国家(118923)
- 科学基金(103820)
- 社会(99359)
- 社会科(93782)
- 社会科学(93758)
- 省(79736)
- 基金项目(75035)
- 教育(67052)
- 划(63830)
- 自然(62794)
- 编号(62540)
- 自然科(61264)
- 自然科学(61250)
- 自然科学基金(60195)
- 资助(56502)
- 成果(50896)
- 发(47589)
- 部(43410)
- 课题(43376)
- 制(43196)
- 重点(43192)
- 创(43058)
- 业(41263)
- 国家社会(40612)
- 性(39478)
- 期刊
- 济(176649)
- 经济(176649)
- 研究(100161)
- 中国(73736)
- 农(66065)
- 财(55427)
- 管理(50487)
- 农业(44147)
- 科学(43769)
- 学报(41835)
- 融(37754)
- 金融(37754)
- 业经(35045)
- 大学(34221)
- 教育(33013)
- 学学(32469)
- 技术(28871)
- 财经(25817)
- 经济研究(24526)
- 问题(23504)
- 业(22397)
- 经(22295)
- 技术经济(17491)
- 世界(17261)
- 农村(16760)
- 村(16760)
- 版(16422)
- 贸(16176)
- 农业经济(16105)
- 现代(15941)
共检索到517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继方 王颖
乡村农业旅游自传入我国以来,迅速在我国的旅游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的乡村农业旅游发展仍暴露出一些相当尖锐的问题。新时期制约乡村农业旅游发展的弊病在国家层面必须寻找解决途径。发展好乡村旅游,对于我国的旅游业发展与旅游经济总收入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新时期 乡村农业旅游 发展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继方 王颖
乡村农业旅游自传入我国以来,迅速在我国的旅游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的乡村农业旅游发展仍暴露出一些相当尖锐的问题。新时期制约乡村农业旅游发展的弊病在国家层面必须寻找解决途径。发展好乡村旅游,对于我国的旅游业发展与旅游经济总收入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新时期 乡村农业旅游 发展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春柏
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新发展理念,并把实施乡村振兴这一战略作为新阶段推进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建设美丽新农村,推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乡村旅游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进一步阐述了我国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制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承华
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目标。现代农业具有显著的科技进步主导性、要素投入集约化、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区域化的特征。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渗透融合,乡村旅游从技术进步、需求数量及结构变化、供给结构变化三个方面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最后从加大农业技术投入和推广力度,加快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现代农业 作用机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文军
民族地区以其优良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山水、浓郁的民族文化、独特的乡村民俗、特色的农业经济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基地。文章认为,目前,我国民族地区乡村微型旅游企业的发展受到经营者素质低下、经营管理落后、可利用资源缺乏等因素以及政策、制度、市场等方面的制约。现阶段应加强政府扶持、发挥民间组织作用、加强乡村微型企业内部管理,以形成自上至下的支持体系,促进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乡村微型旅游企业 制约因素 民族地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雨萍 邓祝仁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对乡村的影响广泛深刻,对乡村生态伦理的构建所起的作用尤其引人关注。本文在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视野下,着重探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对构建乡村生态伦理的影响这一特殊而重大的课题。本文通过实地调查、问卷分析和文献检索,以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月柿生态农业旅游区为例,研究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下乡村生态意识的变迁,经过一系列分析和细心的验证、研究得出,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能给乡村生态伦理建设带来积极、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潜藏着一些值得警惕而应未雨绸缪的问题。
关键词:
生态农业 乡村旅游 生态伦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虹 殷志扬
促进农业产业与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协同发展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有助于促进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基础上的和谐发展。研究阐述了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意蕴;从明确农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的产业定位、产业调控和产业配套政策等方面理顺了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产业扶持机制建设思路;给出了创新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式经营模式,开发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式旅游产品和建设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式利益分配机制等促进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特色农业 乡村旅游 产业协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承华
在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经营中贯彻循环经济"3R"发展原则非常重要。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要对农副产品及废弃物进行深加工,加快创新绿色产品的开发生产和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利用,实现由生态乡村旅游到循环乡村旅游的转变,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业 循环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莉琴 胡永飞
近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极大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开启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对已有的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乡土风情、便利的道路交通、多样化的旅游产品等发展基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依然面临着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产品开发层次较低、专业人才缺乏、对外宣传营销不足的挑战,只有构建管理体系、创新产品和项目、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打造知名品牌,才能在新阶段推进和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添砖加瓦。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休闲农业 乡村旅游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邱云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振之
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与产业边界的模糊化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必然结果,可以说,产业融合的程度是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强度、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产业自身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寻求同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经纬 谭光万 王秀东
[目的]研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探究其消费促进效应的区域异质性并对消费促进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行检验,为更好地发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消费促进效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07—2019年775个县的面板数据和多期PSM-DID模型,验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消费促进效应,并对其异质性进行探究。[结果]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消费促进效应存在时滞性,随着时间推移,消费促进效应愈发显著。②消费促进效应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具体而言,消费促进效应目前只在发达地区显著,而在欠发达地区,消费促进效应并不明显。③消费促进效应的重要中介机制之一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结论]各地政府应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进行长期支持,保证相关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各地在支持相关产业发展时要注意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充分发挥特色休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在评价产业发展成效时应将体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指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之中,推动发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消费促进效应。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袁中许
就旅游业自身的发展规律、资源优势以及城乡与区域统筹迫切的现实情形而言,我国乡村旅游业亟须蓬勃发展。然而,尚未有理论方法为保证我国乡村旅游业整体持续、深化及和谐的战略发展提供可选择的途径。基于此,文章在辨识产业耦合与产业融合概念理论基础上,立足乡村旅游业与包含丰富异质性农业、地理与文化资源的大农业耦合,从产业互动与要素凝聚理论视角分别阐述了旅农耦合对农村第一、第三产业分别产生牵动效应和促动发展效应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借助1993~2010年的序列经验数据,结合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直观考察,主要运用模型实证,证实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景再方 杨肖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乡村旅居产业发展迅速。但中国目前发展乡村旅居产业仍然受到地区发展不均衡,消费水平消费习惯难以短期内转变,城市居民没有足够的休闲时间以及乡村建设水平偏低等因素的制约。因此,中国乡村旅居产业应采取差别化发展战略,实行分层渐进式消费模式,并重点建设特色旅居项目,同时,政府及相关管理部分要在政策上对特色优势旅居项目给予扶持优惠,规范监督管理。
关键词:
乡村旅居 制约因素 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