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32)
- 2023(13818)
- 2022(12125)
- 2021(11393)
- 2020(9602)
- 2019(21824)
- 2018(21970)
- 2017(42678)
- 2016(23255)
- 2015(26296)
- 2014(26275)
- 2013(25968)
- 2012(23750)
- 2011(21528)
- 2010(21661)
- 2009(20108)
- 2008(19646)
- 2007(17522)
- 2006(15838)
- 2005(14039)
- 学科
- 济(92927)
- 经济(92750)
- 业(74475)
- 管理(70225)
- 企(53310)
- 企业(53310)
- 农(48430)
- 方法(38728)
- 数学(33332)
- 数学方法(32975)
- 农业(32112)
- 财(25735)
- 业经(25208)
- 中国(23486)
- 制(22585)
- 学(19169)
- 地方(18734)
- 环境(17673)
- 体(16321)
- 务(15728)
- 财务(15641)
- 财务管理(15605)
- 贸(15569)
- 贸易(15561)
- 易(15170)
- 技术(14914)
- 企业财务(14856)
- 划(14491)
- 银(14397)
- 银行(14359)
- 机构
- 学院(332446)
- 大学(331518)
- 管理(134135)
- 济(133437)
- 经济(130503)
- 理学(116546)
- 理学院(115343)
- 管理学(113537)
- 管理学院(112950)
- 研究(109475)
- 中国(82852)
- 京(70185)
- 农(68311)
- 科学(67119)
- 财(61748)
- 所(54679)
- 业大(54432)
- 农业(52306)
- 中心(50610)
- 研究所(49400)
- 江(49307)
- 财经(48756)
- 经(44291)
- 北京(43886)
- 范(43117)
- 师范(42780)
- 州(39462)
- 院(38830)
- 经济学(38267)
- 经济管理(36785)
- 基金
- 项目(226789)
- 科学(178578)
- 研究(169663)
- 基金(164657)
- 家(142121)
- 国家(140863)
- 科学基金(121464)
- 社会(107188)
- 社会科(101182)
- 社会科学(101155)
- 省(88969)
- 基金项目(88266)
- 自然(77675)
- 教育(76095)
- 自然科(75766)
- 自然科学(75750)
- 自然科学基金(74392)
- 划(73626)
- 编号(70959)
- 资助(66485)
- 成果(57638)
- 部(50642)
- 重点(49943)
- 发(48260)
- 课题(47329)
- 创(46903)
- 制(45680)
- 创新(43710)
- 国家社会(43696)
- 教育部(43227)
- 期刊
- 济(152611)
- 经济(152611)
- 研究(97226)
- 农(69592)
- 中国(66775)
- 学报(52102)
- 科学(48383)
- 农业(47094)
- 财(46912)
- 管理(45943)
- 大学(40607)
- 学学(38371)
- 教育(35031)
- 融(30876)
- 金融(30876)
- 业经(29393)
- 技术(27525)
- 财经(23390)
- 业(21890)
- 问题(21035)
- 经济研究(20993)
- 经(19778)
- 版(17563)
- 图书(16916)
- 理论(16557)
- 科技(16362)
- 技术经济(15744)
- 现代(15477)
- 实践(15231)
- 践(15231)
共检索到489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梅
农民环境权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农民环境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农村环境立法,建立农村环境管理体制,提高农民环境意识,充分农村集体组织的职能,保障和促进农民环境权的实现。
关键词:
农民环境权 环境管理 法律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乐平
农村民间借贷高速增长、农村民间借贷的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要求完善农民民间借贷权保障机制。当前农民民间借贷权保障机制存在着法制保障机制模糊、禁止非法借贷机制运转不灵、风险防范机制薄弱、纠纷解决机制单一等问题。因此,必须完善法制保障、禁止非法借贷、风险防范、纠纷解决等机制,确保农民民间借贷权的依法、正确、安全与和谐行使。
关键词:
农民民间借贷权 保障机制 完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莹丽
农民金融发展权源于发展权和普惠制金融理论。作为农民对社会金融发展状况和结果所应享有的权利,其既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政策方针要求,也是农村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作为实现农民金融发展权的首要责任主体,应为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实现提供制度支持,并通过央行切实保障农民金融发展权的落实。而寻求发展权入宪、制定农民保障法、完善金融制度、加强金融监管等机制的构建,则是实现农民金融发展权的根本法律出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莹丽
"三农问题"的长期存在以及日益激化,提出了农民发展权的现实要求。普惠制金融理论的提出、运用,又与农民权益保障的现实需求相融合,共同酝酿"农民金融发展权"的产生。农民金融发展权是指农民对整个社会生活中金融发展状况和结果所应享有的权利。它既是对农民发展权这一理论概念的具体和深化,更是"全面发展农村"国家大政方针的核心要求和现实需要。国家是实现农民金融发展权的首要的义务和责任主体,而国家实现农民金融发展权的义务和责任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实现提供制度支持和央行保障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具体实现两方面。寻求发展权入宪、构建农民保障法、完善金融制度、加强金融监管等法律保障机制的构建则是促进农民金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秋云 马红坤
我国农村覆盖面广,人口比例大,加之经济结构的制约更使城乡发展失去均衡,因此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就是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收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该从提升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几方面入手,同时还要分析制约增收的因素,综合政府职能、劳动就业、产业结构、社会保障等多方面问题,建立农民增收保障机制。
关键词:
经济结构 农民收入 农民增收社会保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永谦
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征用了大量的农村土地,从而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目前我国大约有4000万的失地农民,而且这一数字正在以每年250万~400万的速度增长着。我国目前的土地征用制度不完善,给大量的失地农民带来了许多困难,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对社会的稳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着力构建失地农民权益的长效保障机制。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征地补偿 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罗必良
关于合作经济组织是否有效率,一直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判断。争论的焦点集中于自由退出、限制退出及其监督机制等方面。本文认为:(1)不能识别劳动努力进而不能进行有效监督的团队生产必然走向劳动力的“柠檬市场”;(2)依靠外部监督难以解决团队合作中的偷懒问题,合作组织内部的监督不力往往成为常态;(3)人民公社的低效率具有必然性,报复性偷懒与退出威胁均不能形成可自我执行的协议。其中因“自留地”因素而形成的“隐性退出”具有重要的解释价值。
关键词:
合作组织 偷懒 监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然 邵勋 李燕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安徽省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数量在攀升,由此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为切实了解失地农民的真实生活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有关调控政策,化解土地征用中的各类矛盾,调研组会同巢湖市、无为县、庐江县、含山县、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石新宇 杜泽伟
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大学生党员素质和能力是新时期高校党建的基础性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在探索当下高校党员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对如何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给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发展质量 保障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明海 张晓路
新农村建设中充分保障农民发展权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神圣条款内容的必然延伸;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现实要求。因此,要营造发展权正面直接地载入宪法机制、政府责任机制、法制保障机制、利益表达机制以及司法救济机制,充分保障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发展权。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民发展权 保障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相蒙 于毅
由于产业特殊性和历史原因,农民在我国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农民生存权保障需要国家以法律机制积极保障。本文从农地入股视角切入,阐明了农地入股中国家从哪些方面需要保护的农民生存权,从市场法律环境、企业决策与风险关联机制和非市场因素干涉等方面剖析农地入股在为农民带来收益的同时可能造成的威胁,并从经济法调整角度提供了可行的理论和制度构建对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芦千文 孔祥荣
保证农民种粮收益处于合理水平是粮食安全根基稳固的前置性条件。经营与服务的专业化分工使种粮农民范围扩大到在田间提供作业服务的主体。农民种粮合理收益要高于不同经营和服务主体的收益参照标准。总体上,农民种粮的土地成本、物质和服务费用、人工成本都处于较高水平,具有较大的降成本空间。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规模经营主体形成了购买服务、提供服务、适度规模的三重增收逻辑;小农户与服务主体相互作用形成了农业生产托管经营增效逻辑。流转土地种粮向托管经营种粮的转变,在经济核算上把租金由种粮成本转化为种粮利润,促进土地流转秩序恢复和规范化发展。保障农民种粮合理收益的主要空间是降低成本。构建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的基本思路是政策保本、经营增效、服务支撑,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托管,创新种粮经营和服务方式,培育新型经营和服务主体,推动形成土地规模经营和服务规模经营相互调适、循环互促的种粮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芦千文 孔祥荣
保证农民种粮收益处于合理水平是粮食安全根基稳固的前置性条件。经营与服务的专业化分工使种粮农民范围扩大到在田间提供作业服务的主体。农民种粮合理收益要高于不同经营和服务主体的收益参照标准。总体上,农民种粮的土地成本、物质和服务费用、人工成本都处于较高水平,具有较大的降成本空间。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规模经营主体形成了购买服务、提供服务、适度规模的三重增收逻辑;小农户与服务主体相互作用形成了农业生产托管经营增效逻辑。流转土地种粮向托管经营种粮的转变,在经济核算上把租金由种粮成本转化为种粮利润,促进土地流转秩序恢复和规范化发展。保障农民种粮合理收益的主要空间是降低成本。构建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的基本思路是政策保本、经营增效、服务支撑,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托管,创新种粮经营和服务方式,培育新型经营和服务主体,推动形成土地规模经营和服务规模经营相互调适、循环互促的种粮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邱慧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1782户农户城镇化意愿的调查,全面呈现了河南农民城镇化的意愿和他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调查结果显示,84.2%的农民愿意城镇化,其中绝大多数农民愿意在乡(镇)或县(市)城就近城镇化。在性别差异上,男性比女性更愿意城镇化。在不同年龄层次上,年龄越小,愿意城镇化的程度越高。在目标城市选择上,绝大部分农民愿意就近小城镇化。最后提出了建立农民城镇化保障机制的设想。
关键词:
农民 城镇化 意愿 保障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