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02)
- 2023(13236)
- 2022(11386)
- 2021(10935)
- 2020(9006)
- 2019(21021)
- 2018(21172)
- 2017(41284)
- 2016(22373)
- 2015(25492)
- 2014(25662)
- 2013(25307)
- 2012(22984)
- 2011(20850)
- 2010(21024)
- 2009(19184)
- 2008(18626)
- 2007(16319)
- 2006(14411)
- 2005(12481)
- 学科
- 济(95650)
- 经济(95552)
- 业(66607)
- 管理(58168)
- 农(51112)
- 企(45083)
- 企业(45083)
- 方法(43121)
- 数学(38137)
- 数学方法(37453)
- 农业(33946)
- 业经(24898)
- 中国(22618)
- 学(20678)
- 财(19405)
- 地方(19060)
- 制(16416)
- 贸(15269)
- 贸易(15261)
- 理论(15113)
- 易(14859)
- 发(14200)
- 技术(14079)
- 和(13243)
- 策(13126)
- 环境(13115)
- 农业经济(12627)
- 银(12268)
- 银行(12230)
- 土地(11952)
- 机构
- 学院(319847)
- 大学(317362)
- 管理(130798)
- 济(125017)
- 经济(122296)
- 理学(114574)
- 理学院(113391)
- 管理学(111132)
- 管理学院(110593)
- 研究(103428)
- 中国(77814)
- 农(69505)
- 京(67407)
- 科学(66172)
- 业大(55469)
- 农业(53262)
- 财(52740)
- 所(51750)
- 中心(48527)
- 研究所(47366)
- 江(46131)
- 财经(42873)
- 范(42325)
- 北京(41991)
- 师范(41970)
- 经(39101)
- 州(37363)
- 院(36830)
- 经济管理(35901)
- 经济学(35337)
- 基金
- 项目(223030)
- 科学(174997)
- 研究(164030)
- 基金(160874)
- 家(139879)
- 国家(138658)
- 科学基金(119312)
- 社会(101996)
- 社会科(96252)
- 社会科学(96223)
- 省(88278)
- 基金项目(85782)
- 自然(78043)
- 自然科(76206)
- 自然科学(76192)
- 自然科学基金(74770)
- 教育(74469)
- 划(73209)
- 编号(69195)
- 资助(66531)
- 成果(54936)
- 重点(49124)
- 部(49008)
- 发(47624)
- 课题(46302)
- 创(45829)
- 创新(42651)
- 科研(42343)
- 教育部(41382)
- 大学(41193)
- 期刊
- 济(138605)
- 经济(138605)
- 研究(88321)
- 农(71500)
- 中国(61937)
- 学报(51571)
- 农业(48932)
- 科学(48812)
- 管理(43002)
- 大学(39972)
- 学学(37905)
- 财(36833)
- 教育(34768)
- 业经(28829)
- 技术(28342)
- 融(26323)
- 金融(26323)
- 业(22502)
- 经济研究(19377)
- 问题(19239)
- 财经(19168)
- 版(17622)
- 科技(16222)
- 图书(16175)
- 经(16169)
- 技术经济(15897)
- 资源(15368)
- 业大(15315)
- 农业经济(15247)
- 理论(15182)
共检索到456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宏伟 靳共元
当前农村各地不断创新发展的土地流转模式,表明环境条件变化对新制度安排的强烈需求。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土地经营模式,无法适应农业生产现代化的要求。农户自发形成的土地分散流转,亦不能有效解决土地细碎分割的现实问题。而依托村集体进行的土地集中流转有利于土地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未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将逐渐转向以集中流转为主。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流转模式 分散流转 集中流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卫柏 李中
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推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农村土地制度改进,是新一轮农村改革的突破口和关键。如何在坚持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抓住机遇、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土地流转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了更好地规范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农村土地流转状况及建国以来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运行成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流转 运行绩效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鲜梅
本文作者在基于山东省胶州(良乡一村)、吉林省松原(王府村、新凤村、则字村)、江苏省常熟(新丰村、梅南村)和太仓(东林村、电站村)等各地土地流转情况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的几种土地流转模式——"良乡模式"、"新凤模式"、"则字模式"梅南模式"、"东林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可供借鉴的经验要素与政策建议。首先,从"经营主体、流转形式、土地价格、土地用途与分配方式"等节点,对"五种模式"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比较;同时,依据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农地流转政策精神,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从"经营主体差异度、地权剥离明晰度、农地用途偏离度、地租价格合理度、农民权益保障度、收益分配透明度"等方面...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攀 李娥 黄小蓉
党的十七大提出"按照依法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就是为了切实保证农民的权利,用更市场化的方式配置生产要素,实现农业的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方 沈菲 陶启智
土地问题从来都是农村改革的核心问题,土地流转所带来的规模经营等优势,大大提高了农村生产效率和农村土地的资源配置效率。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和范围的逐步扩大以及流转速度的提高,土地流转模式也由单一、传统的自发流转模式向多样化、创新化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几种主要的土地流转模式以及当前比较热门的一种创新流转模式——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对比,研究我国土地流转模式的变化趋势以及对农民利益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本文通过对"中信——安徽宿州"项目和"北京——江苏无锡"项目两种截然不同的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分析,阐述我国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创新形式设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信托 流转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方 沈菲 陶启智
土地问题从来都是农村改革的核心问题,土地流转所带来的规模经营等优势,大大提高了农村生产效率和农村土地的资源配置效率。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和范围的逐步扩大以及流转速度的提高,土地流转模式也由单一、传统的自发流转模式向多样化、创新化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几种主要的土地流转模式以及当前比较热门的一种创新流转模式——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对比,研究我国土地流转模式的变化趋势以及对农民利益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本文通过对"中信——安徽宿州"项目和"北京——江苏无锡"项目两种截然不同的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分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信托 流转模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晗 邵彦敏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更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土地银行"模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土地互换"模式、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专业农场模式等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典型模式作案例,总结出关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的重点,即:切实保障农民权益、政府发挥好引导和扶持作用、拓宽利益联结和共享机制、实现土地流转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土地流转 模式 创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明国
本文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内涵进行了探讨,着重剖析了"宿州模式"和"益阳模式"的内在运行机理。在此基础上,研究阐释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信托的比较优势和制约因素。为更好地构建适应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土地流转信托新模式,本文从政府引导、服务平台建设、制度体系构建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试图给出撬动我国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新方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艳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有转包、股份合作、土地银行三种典型模式,分别以浙江温州、山东宁阳、宁夏平罗为代表,三种模式各有利弊。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要建立现代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赋予农民稳定的土地使用权,保障土地处分权和收益权的实现;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好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程序,规范管理;培育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加强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市场体系、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民生存对土地的依赖程度。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村土地流转 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孔德明
[目的]在系统阐述我国土地流转现状的基础上探索新形势下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的新思路,以期为新形势下的农村土地流转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对我国目前土地流转的模式、面积、速度等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目前的发展趋势,寻求新形势下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措施。[结果]2007~2014年,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在稳步上升中,从2007的0.042亿hm~2增长到了2014的0.269亿hm~2,翻了6倍多。2007年约为424.8万hm~2,仅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5.2%。截止2014年底,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2 686.7万hm~2,比2013年底增长18.3%;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30.4%,比2013年提高4.7个百分点。2007~2010年,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年际变化逐年减小,从2007~2008年的0.031亿hm~2减少到2009~2010年的0.025亿hm~2;2011~2014年,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年际变化呈现为逐年增加的趋势,从2010~2011年的0.027亿hm~2增加到2013~2014年的0.042亿hm~2。2007~2010年,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年际增幅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从73.8%急速下降到25%;从2010年开始,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年际增幅趋于稳定,保持在21%左右,上下浮动不大。[结论]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和进程逐渐加快,规模越来越大,流转形式多样化并存协调发展。国内土地流转面积表现出渐趋增加的态势,年际增幅趋于稳定,规模运营表现出攀升趋势。由于国家政策,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形势的改善等原因,我国的土地流转进程进一步得到推动和加快。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孔德明
[目的]在系统阐述我国土地流转现状的基础上探索新形势下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的新思路,以期为新形势下的农村土地流转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对我国目前土地流转的模式、面积、速度等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目前的发展趋势,寻求新形势下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措施。[结果]20072014年,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在稳步上升中,从2007的0.042亿hm2增长到了2014的0.269亿hm2,翻了6倍多。2007年约为424.8万hm2,仅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5.2%。截止2014年底,全国家庭承包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艳平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现有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度,不利于新型农业技术的应用、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实现产业化的经营,目前已成为限制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土地流转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规模经营、促进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也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要求。因此,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规范土地合理有序流转,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在流转中不受侵害,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选择。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业现代化 城镇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建 施国庆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了浙江嘉兴模式、苏南无锡模式和成都温江模式三种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并对其做了比较研究,探讨了其在法律与政策层面的后续难题。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土地流转 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桂华
从农业发展阶段性理论上看,中国和俄罗斯在城乡关系、工农业关系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基础性地位这3个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对于农村土地(农地)制度和农地流转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中俄两国农地流转制度变迁及其在微观边际效益、宏观资源配置以及对农业生产主体生产效率提升3个方面的绩效。在变迁和绩效的基础上,比较了中俄两国农地流转的共性和差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桂华
从农业发展阶段性理论上看,中国和俄罗斯在城乡关系、工农业关系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基础性地位这3个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对于农村土地(农地)制度和农地流转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中俄两国农地流转制度变迁及其在微观边际效益、宏观资源配置以及对农业生产主体生产效率提升3个方面的绩效。在变迁和绩效的基础上,比较了中俄两国农地流转的共性和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