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5)
- 2023(7074)
- 2022(5865)
- 2021(5573)
- 2020(4383)
- 2019(9790)
- 2018(9534)
- 2017(18942)
- 2016(10435)
- 2015(11431)
- 2014(11295)
- 2013(11347)
- 2012(10827)
- 2011(9960)
- 2010(10749)
- 2009(10445)
- 2008(9406)
- 2007(8736)
- 2006(8179)
- 2005(7208)
- 学科
- 农(49083)
- 济(45146)
- 经济(45104)
- 业(37728)
- 农业(32687)
- 管理(23760)
- 业经(16417)
- 企(16218)
- 企业(16218)
- 中国(13928)
- 农业经济(12372)
- 方法(11962)
- 策(11825)
- 地方(10939)
- 制(10899)
- 数学(10880)
- 数学方法(10718)
- 发(10044)
- 及其(9931)
- 村(9537)
- 农村(9517)
- 财(9459)
- 政策(9436)
- 劳(9357)
- 劳动(9340)
- 方针(9088)
- 贸(8690)
- 贸易(8686)
- 发展(8621)
- 展(8612)
- 机构
- 学院(151142)
- 大学(142974)
- 济(68482)
- 经济(67111)
- 管理(58455)
- 研究(53076)
- 理学(50037)
- 理学院(49609)
- 管理学(48895)
- 管理学院(48620)
- 农(45840)
- 中国(43518)
- 农业(34342)
- 科学(29634)
- 财(29600)
- 京(28937)
- 业大(27793)
- 所(26569)
- 中心(25693)
- 江(24827)
- 研究所(23608)
- 财经(22295)
- 农业大学(20774)
- 经(20273)
- 范(19782)
- 师范(19676)
- 经济管理(19357)
- 经济学(19342)
- 省(18970)
- 州(18881)
- 基金
- 项目(94944)
- 研究(75672)
- 科学(75291)
- 基金(68081)
- 家(57780)
- 国家(57106)
- 社会(49076)
- 科学基金(48924)
- 社会科(46040)
- 社会科学(46033)
- 省(38311)
- 基金项目(35382)
- 编号(33332)
- 教育(32507)
- 划(30668)
- 自然(28528)
- 农(27899)
- 自然科(27825)
- 自然科学(27819)
- 成果(27428)
- 自然科学基金(27322)
- 资助(27101)
- 发(22645)
- 课题(22113)
- 部(21616)
- 重点(20525)
- 性(20429)
- 国家社会(19909)
- 制(19712)
- 创(19243)
共检索到239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静
“空心化”“老龄化”是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困境,老年劳动力占多数,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新时期农村劳动力面临断代危机。究其根源,主要是受城乡差距、农业本身的特殊性以及家庭结构离散化等的影响,为有效解决这一困境,需激发青壮年回流的意愿,增强青壮年留在农村奋斗终生的持续动力。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断代危机 城乡差距 青壮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方运战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兼业性和不彻底性、就业环境亟需改善、转移速度逐渐减缓的突出问题,并在转移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究其原因: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社会保障不到位、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乡镇企业发展受阻等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对策是创新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探索更加灵活、更加适合于农民工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教育培训服务,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引导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相结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璠 茹世青
中国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的"用工荒"。"用工荒"并非劳动力供给数量不足,而是供给的结构性失衡,民工短缺实际上是权利和制度的短缺,"用工荒"预示发达地区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用工荒"预示沿海、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因此,后金融危机时期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要加快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与转移,要进行制度创新,要加强农民工的培训,要统筹城乡就业公共服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俊良 刘飞
中国选择的赶超型工业化发展道路造成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排斥,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造成了经济增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偏离,乡镇企业以及外向型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当中国进入经济周期调整与结构转型从而产生了巨大就业压力的时候,金融危机的发生加剧了就业压力,尤其影响了严重依赖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力。由此,必须从一个较长时期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依赖于将经济发展转移到就业优先的模式上来,并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匹配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升级与国内产业结构转型的匹配。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就业 经济增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杰 齐峰
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 ,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三农”问题的解决 ,其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的数量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当前以人为本就是要解决好就业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的解决对我国“三农”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现状出发 ,对以人为本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对策作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农村劳动力 就业 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兰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迁出地的推力和转入地的拉力,前者包括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收入差异激励、资源环境竞逐和个体预期;后者包括劳动力密集型出发的产业政策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减的社会政策。但是,既有的城乡二元化身份、用工制度恶化等,阻碍了劳动力转移。而利用既有的SA8000制度引导用工环境,扭转二元身份差异,推进职业培训教育券,完善多元化劳资纠纷解决途径,将是有效地促进劳动力良性转移的法律对策。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法律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傅伯仁 王璠 李爱宗
本文在肯定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巨大贡献的基础上,从农民工的地位、生存特征、文化素质、转移成本与风险,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能素质、制度环境、公共服务、农村城镇化,提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平稳、有序转移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宇
文章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然过程。四川行政区划调整后,并未改变其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大省的基本格局。文章在简要回顾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期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的新变化,揭示出其面临的新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饶亮
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新机遇和新阵地。但是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可以说在很多方面才刚刚起步,需要努力的地方还很多,比如价值取向模糊、教育资源领域问题重重、运行机制跨界协作明显不强、发展动力和吸引力仍然不足等问题都有待及时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唯有以《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为准绳,从重构和整合价值取向、建设教育资源、推动跨界协作一体化运行和多层面增强吸引力等方面努力,方能推动我国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转移培训 职业教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庆伟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青壮年劳动力紧缺、农村劳动力知识文化素质低下和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等严峻的挑战。文章认为,调整农村劳动力结构、培养新型农民,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突破瓶颈制约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村劳动力 新型农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骆友生 刘剑文
以1979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及为契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而城市,不断向纵深推进。亿万农民不再是被紧紧禁锢在土地上的单纯的农业生产者,而成为商品生产者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力军。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被“隐性化”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被凸显出来。随着城乡经济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飞速发展,过去牢固的城乡壁垒被初步冲破,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创造了新的机遇和空间。在这种条件下,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便开始了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历史性进程。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更是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开始了跨区域远距离的流动,尤以每年春节前后的“民工潮”为典型代表,对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金华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作为转型国家或地区的一种经济社会现象,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独特的"二元"社会结构长期扭曲了该群体职业流动的制度环境,加上国内经济转型和国外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流动受阻。求解该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入探究相关原因,并提炼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流动受阻 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宁阳 王淅勤 余戎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已经从需求主导转向供给主导,且年轻劳动力呈有限供给;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增多,并有向东部集聚趋势;主要在城镇的非正规部门就业且成为城镇劳务市场供给的主流,新生代成为农民工的主体;非农转移的领域仍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稳中有升;由于缺乏社会保障机制,劳动力非农转移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彻底性。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非农转移 新特点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上海市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课题组
随着上海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村劳动力的基本从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上海农业劳动力在农村劳动力中的比重一直维持在70%左右,而1995年以来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已下降至30%以下,纯农业从业人员更是越来越少,呈现出以兼业为主的农业劳动力从业新格局。近几年,随着上海郊区经济多元化发展和城乡融合转型加快,单一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