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4)
- 2023(8488)
- 2022(7259)
- 2021(6688)
- 2020(5309)
- 2019(11696)
- 2018(11239)
- 2017(20471)
- 2016(11545)
- 2015(12648)
- 2014(12360)
- 2013(11834)
- 2012(10716)
- 2011(9754)
- 2010(9676)
- 2009(8535)
- 2008(8539)
- 2007(7598)
- 2006(6642)
- 2005(5748)
- 学科
- 济(40254)
- 经济(40193)
- 管理(34150)
- 业(31972)
- 企(25665)
- 企业(25665)
- 方法(18267)
- 数学(15566)
- 数学方法(15417)
- 农(13021)
- 财(12275)
- 中国(10981)
- 业经(10339)
- 学(9974)
- 贸(9397)
- 贸易(9393)
- 易(9151)
- 农业(9051)
- 制(8406)
- 务(8109)
- 财务(8097)
- 财务管理(8072)
- 理论(8061)
- 企业财务(7664)
- 技术(7231)
- 环境(7033)
- 银(6764)
- 银行(6719)
- 地方(6685)
- 划(6545)
- 机构
- 学院(163136)
- 大学(161996)
- 济(61728)
- 管理(60474)
- 经济(60459)
- 理学(53112)
- 研究(52617)
- 理学院(52478)
- 管理学(51492)
- 管理学院(51209)
- 中国(38817)
- 农(35318)
- 科学(35113)
- 京(33187)
- 业大(29570)
- 农业(28175)
- 财(27853)
- 所(27620)
- 研究所(25276)
- 江(25023)
- 中心(24403)
- 财经(22765)
- 范(21223)
- 师范(20844)
- 经(20781)
- 北京(20026)
- 州(19674)
- 农业大学(19323)
- 经济学(18615)
- 院(18579)
- 基金
- 项目(112114)
- 科学(87101)
- 基金(81151)
- 研究(76905)
- 家(73517)
- 国家(72844)
- 科学基金(61499)
- 社会(49041)
- 社会科(46413)
- 社会科学(46400)
- 省(44659)
- 基金项目(43889)
- 自然(41789)
- 自然科(40886)
- 自然科学(40872)
- 自然科学基金(40211)
- 划(37889)
- 教育(36397)
- 资助(31874)
- 编号(30798)
- 重点(25422)
- 部(24043)
- 创(23882)
- 成果(23806)
- 发(23240)
- 创新(22221)
- 科研(22200)
- 计划(21922)
- 课题(21056)
- 大学(20925)
共检索到231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付坤
社会是人与环境形成的关系总和,人口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之一,其人口结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未来发展能够起到极为关键的促进作用。在新时期社会形势下,为了推动人口的均衡发展,改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全国生育率,我国于2016年起正式施行"全面二孩"政策,这一举措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顾宝昌
引言在众多关于生育问题的研究中,有关生育意愿的研究一直受到特别的关注,其原因当然是由于人们企望通过对生育意愿的了解来预见到生育水平的变化。一般认为,由人们的生育意愿转化为人们的生育行为,由一个个人的生育行为聚集成一个人口的生育水平。如果说,对于生育行为和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唯实
这是一篇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原理分析社会问题的较好范文,请您阅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华磊 张文超
基于全面二孩政策下出生人数不断下降的典型事实和部分学者对完全放松生育管控下多生育对技术进步和人均产出负面影响的担忧,本文从经验上发现,多生育不仅会增加未来劳动供给和资本存量,更重要的是,还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产出以及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宏观上生育具有社会红利,微观上家庭为何不愿意生育呢?进一步研究显示:生育成本急剧上升且由家庭承担以及生育收益社会化使得生育行为具有了正外部性。为确保宏观上的生育红利,理论研究和经验上发现,表征为生育保险的生育支持政策具有社会化生育成本,规避正外部性的功效。文章的意义在于,实践上,可能会为完全放松生育管控,甚至采取生育支持政策提供一个经验依据;理论上,提出的正外部性机制可能会为将来发展和完善生育保险制度,提供经验上的证据和理论上的支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园园 袁涛 周旭
生育保险作为生育支持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影响女性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基于当前我国人口生育率持续走低的现实背景,采用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实证检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生育保险对已生育一孩女性的再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无任何生育保险待遇的女性,享有生育保险待遇的女性再生育意愿高出7.7%。拥有生育保险能更显著地提升具有传统生育观念、独生子女家庭、城镇户口以及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女性的再生育意愿。为此建议,应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强化生育保险的生育支持功能,加强农村地区生育保障体系建设。
关键词:
生育保险 再生育意愿 生育支持 生育保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园园 袁涛 周旭
生育保险作为生育支持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影响女性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基于当前我国人口生育率持续走低的现实背景,采用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实证检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生育保险对已生育一孩女性的再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无任何生育保险待遇的女性,享有生育保险待遇的女性再生育意愿高出7.7%。拥有生育保险能更显著地提升具有传统生育观念、独生子女家庭、城镇户口以及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女性的再生育意愿。为此建议,应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强化生育保险的生育支持功能,加强农村地区生育保障体系建设。
关键词:
生育保险 再生育意愿 生育支持 生育保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段继红 苏华山 张成
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在于探明目前低生育意愿的根本原因。基于机会成本理论,引入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从生育二孩的成本与收益两个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并根据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影响二孩生育意愿的因素。研究发现:生育过程中的疼痛或危险性、一孩抵触、休闲时间的减少、没人带孩子、经济承受能力、优生少生、更多家庭纠纷这些因素对二孩生育意愿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是制约人们自主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而其中的隐性成本则是导致女性二孩生育意愿普遍低于男性的原因。结合不同地区的人文社会环境考察二孩生育意愿的地区差异,结果发现,地区差异对二孩生育意愿有显著影响。因此,人口政策的具体实施也应该把地区差异考虑在内。
关键词:
二孩困境 生育意愿 全面二孩 生育成本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真真
文章基于"江苏省群众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研究"和有关生育意愿的国内外调查研究,回顾并讨论了有关生育意愿指标的测量、有效性和可靠性及其应用。作者认为,理想子女数、期望生育子女数、生育意向和生育计划之间相互关联,但概念不同,作用也不同。理想子女数变化缓慢且滞后于生育率变化,适用于对群体生育观念变迁的回顾性研究;期望生育子女数可视为群体有可能达到的最高终身生育水平;较强的生育意向和具有明确时间的生育计划更有可能转化为生育行为,对预测个体生育行为和估计群体变化都有应用价值。对于不同研究目的,合理选择生育意愿指标至关重要。
关键词:
生育意愿 生育行为 生育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健 陈芳
文章利用2009年4个城市的调查数据,以20~34岁城市青年现有人口为研究对象,从时间、数量和性别3个维度描述了其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背离现状,探讨了初育年龄、性别偏好和政策因素对于生育数量意愿与行为间差异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城市青年中确实存在着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相背离的现象,行为未达意愿是主导;初育年龄、流动状况及性别因素对城市青年实际子女数与理想子女数的差异有显著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琳
本研究基于2015年北京市二孩政策对女性权益潜在影响的调查数据,对职业女性生育二孩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仅有42.8%的职业女性具有二孩生育意愿,26.4%的职业女性明确表示不愿生育第二个孩子,还有30.8%的职业女性表示还没想好;受教育程度、户籍、独生子女状况、单位性质、社会地位认知、二孩政策影响认知以及工作家庭担忧等均对职业女性二孩生育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友宁,施元莉,楼超华,方可娟,林德良,张德玮
一些研究显示,新婚夫妇生育意愿是决定避孕行为的主要因素 [1] ,这与国外多数人口学家所持意愿决定行为的结论是相符的 [2] [3] 。然而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夫妇可能改变原生育意愿,这种易变性在年轻及未育夫妇中更明显 [4] 。当前各地夫妇婚龄有所提前,这可能影响到妇女的初育年龄。因此了解80年代初婚夫妇的生育意愿的改变及影响因素,无疑是很必要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字 邓昌荣
文章使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数据,运用Logit系列和Probit等离散选择模型,对中国52岁以下在婚、离婚和丧偶女性分阶段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个体的兄弟、姐妹数量对其生育意愿有正向的影响,其中异性兄弟姐妹数量的影响尤为显著。个体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是负的。个体工作的政府背景越强,生育意愿越低。拥有农村户口的个体比拥有城市户口的个体倾向于更多的子女选择。
关键词:
生育意愿 年龄 健康程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霞 夏巧娟
近年国外学者在生育意愿与生育率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首先,探讨了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之间存在偏差的成因,其中包括理想家庭规模和实际家庭政策的冲突、生育观念转变的滞后性、女性生命周期的影响及生育计划的调整四个方面。其次,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经济因素以及女性个体等方面分析了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指出低生育率将在社会养老、理想家庭规模、经济运行等方面对经济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并进而探讨了提高生育率的举措及实施效果。国外研究让我们意识到在新时期完成人口发展新任务必须正视低生育率的负面影响,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育率、政策与生育率、人口与制度等三大关系。
关键词:
生育意愿 生育率 生育缺口 低生育率陷阱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石智雷 郑州丽
使用2014年和2021年“湖北百县生育调查”数据,研究性别视角下生育意愿的性别差异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相对于女性,男性的生育意愿更高,男性二孩生育意愿比女性提高了32.36个百分点,三孩生育意愿提高了76.56个百分点。在使用反事实方法处理可能存在的选择性偏差后,性别差异依然显著存在。同时,随着人口政策的放松,生育意愿性别差异也因生育空间释放而逐步扩大。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性别差异只出现在男性占据优势地位的传统婚姻匹配模式中,它通过男孩偏好和性别分工来调节男女的生育意愿。男性的男孩偏好提升了男性的生育意愿,而“生育-工作”冲突则降低了女性的生育意愿。同时,这两种调节机制随婚姻匹配模式的转变会逐渐消失。
关键词:
生育意愿 性别差异 “生育-工作”冲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任晓红 钟尧
本文利用CFPS2018数据,采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检验校外培训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强度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校外培训对生育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参加校外培训将降低居民的生育意愿;第二,校外培训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在性别、一孩性别、城乡、地域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第三,学科类校外培训与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对于生育意愿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中学科类校外培训相较于非学科类培训对于生育意愿的影响程度更深。
关键词:
校外培训 生育意愿 有序logit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