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17)
- 2023(5403)
- 2022(4358)
- 2021(4248)
- 2020(3366)
- 2019(7538)
- 2018(7414)
- 2017(14730)
- 2016(8301)
- 2015(9354)
- 2014(9355)
- 2013(8902)
- 2012(8738)
- 2011(7920)
- 2010(8284)
- 2009(7846)
- 2008(7930)
- 2007(7438)
- 2006(6947)
- 2005(6410)
- 学科
- 济(31226)
- 经济(31186)
- 管理(25640)
- 业(23262)
- 企(19203)
- 企业(19203)
- 农(10644)
- 方法(10048)
- 中国(9943)
- 财(9761)
- 策(8679)
- 制(8395)
- 数学(8377)
- 数学方法(8119)
- 业经(7806)
- 贸(7362)
- 贸易(7357)
- 易(7196)
- 地方(6891)
- 农业(6398)
- 及其(6325)
- 学(6296)
- 银(6285)
- 银行(6279)
- 行(6022)
- 政策(5783)
- 税(5609)
- 务(5402)
- 财务(5385)
- 税收(5380)
- 机构
- 学院(117321)
- 大学(115824)
- 济(48545)
- 经济(47326)
- 管理(42832)
- 研究(42792)
- 理学(35618)
- 理学院(35222)
- 管理学(34505)
- 管理学院(34265)
- 中国(33841)
- 财(25033)
- 京(25011)
- 科学(24516)
- 所(22005)
- 江(20069)
- 中心(19789)
- 研究所(19398)
- 农(18474)
- 财经(18342)
- 范(16708)
- 师范(16576)
- 经(16501)
- 北京(16258)
- 州(15661)
- 院(15497)
- 业大(14889)
- 农业(14301)
- 经济学(14136)
- 省(13437)
- 基金
- 项目(69043)
- 科学(54349)
- 研究(53715)
- 基金(48820)
- 家(41635)
- 国家(41228)
- 科学基金(35056)
- 社会(33063)
- 社会科(31243)
- 社会科学(31234)
- 省(26660)
- 教育(25088)
- 基金项目(24210)
- 编号(22917)
- 划(22685)
- 自然(21630)
- 资助(21148)
- 自然科(21138)
- 自然科学(21134)
- 自然科学基金(20756)
- 成果(20745)
- 课题(16660)
- 部(15559)
- 重点(15494)
- 发(15341)
- 性(14461)
- 年(13938)
- 项目编号(13878)
- 创(13771)
- 教育部(13426)
共检索到195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莹 关海庭
新时期俄罗斯外交转型始于2012年开启的普京第三个总统任期,对国内形势、地区局势和国际格局的再评估促使莫斯科开始注重通过软实力建设与多极世界中的不同行为体进行合作,转型首先从软实力政策调整开始。新时期俄罗斯的软实力政策调整主要在对外宣传、教育国际交流和国际发展援助三个领域展开,在对传统公共外交领域进行政策调整的基础上,俄罗斯更加注重公共外交与国际发展援助的机构功能整合,以更有效地兼顾国内发展和国际影响,提升国家软实力,为整体外交战略目标服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丁佩华
俄罗斯外交有确定的內容,那就是普京执政后对与独联体和欧洲外交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有对与美、中保持稳定关系的明确意识和自觉以利益作为俄罗斯外交取舍的基本原则。俄罗斯外交方针处于演化过程之中,立国十多年,呈现了由西向东、以东制西、东西平衡和相互制约的运作曲线。俄罗斯外交变数反映俄罗斯在具体外交实践中的矛盾态势,它由外部环境引起,由内部利益所驱使,发生范围广且频率高,给中俄合作带来局部干扰,但一般不会影响两国关系的总体进程。
关键词:
外交 曲线 变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伍玉林
分析俄罗斯政治代表的青年后继者在人文科学领域受过专门训练的高等院校的学生关于国家民族利益等问题的观点是判断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未来走向的重要方法之一。调研通过匿名回答完成了对现代国际体系的伙伴与俄罗斯的反对者、俄罗斯的外交策略、俄罗斯的内部等问题的分析
关键词:
俄罗斯,调研,外交政策,回答者
[期刊] 改革
[作者]
冒天启
转型中的俄罗斯经济冒天启1995年9月至1996年3月,我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带着《转型期俄罗斯经济关系变化》的课题在莫斯科大学度过了半年。其间,我有机会参加了俄方召集的经济学学术讨论会,阅读了各类学术资料和访问了各学术派别的学者,又对近10年间自...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尹应凯
本文从俄罗斯的APEC立场、基本政策、具体措施3个方面对俄罗斯的APEC政策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俄罗斯加入APEC后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回顾与展望。
关键词:
俄罗斯 APEC政策 亚太战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宇
2010年下半年以来,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加快复苏,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韩国、巴西和哥伦比亚等国家相继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抑制本币升值,韩元、泰铢、林吉特、新加坡元、越南盾、巴西雷亚尔和哥伦比亚比索等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因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贬值。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臻
自1991年以来,俄罗斯已经先后举行了四届总统选举,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作为民主制度重要内容的总统选举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转型时期的俄罗斯总统选举已基本符合民主选举的要求,但在"超级总统制"和不成熟的政党政治条件下,政党在选举中的作用十分有限,政权力量和候选人的个人政治魅力成为选举政治的主导因素。可以预见,即将于2008年3月举行的第五届总统选举仍将延续这一态势。
关键词:
转型时期 俄罗斯 总统选举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淑芳
俄罗斯由于其具有欧亚结合部的文明和地缘特点 ,因此 ,拥有十分独特的外交文化 ,即 :西方化和东方情结 ,不安全感和扩张、大国意识 ,意识形态和历史使命感 ,均势外交和强权。冷战后 ,国际环境、实力、地缘环境的变化 ,俄罗斯的外交文化受到很大冲击 ,给俄罗斯外交政策烙上了时代印记
关键词:
俄罗斯 外交文化特点 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娅丽 王陆新
随着中国实施"走出去"与进口"多元化"战略,中亚—俄罗斯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能源投资和开发的重点地区,在油气勘探开发、管道运输和储运炼化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和成果。同时,中亚地区是大国博弈的交锋地带,"俄罗斯复兴"与"中国崛起"关系错综复杂,深化与中亚—俄罗斯能源合作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中亚—俄罗斯对华能源合作出现了新形势、新进展,正确认识新时期中亚—俄罗斯油气合作机遇、挑战,对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郭晓琼
2012年3月4日,俄罗斯举行总统大选,普京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梅普组合"这个在俄罗斯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权力配置形式完成其历史使命。2012年,俄罗斯经济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民经济又回到2008年的水平。此时,我们对"梅普组合"时期俄罗斯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政策及战略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回顾,在此基础上对俄罗斯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发展脉络做出客观的判断,进而对该时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对俄罗斯经济未来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王香波
国家文化政策应服务于文化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升,而国家文化政策又与政治一脉相连,政治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政策的走向。对于俄罗斯来说,在明晰国家文化政策的实质和特质后,辨析文化政策的异变与可能发展趋向,对于完善国家文化政策,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大有裨益。
关键词:
国家文化政策 后苏联时期 俄罗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静言
后危机时期俄罗斯投资政策的重点是引导资金流向生产领域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俄罗斯政府从法律、税收及资金支持三个方面不断完善投资政策内容,并通过完善经济特区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反腐败力度三项保障措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俄罗斯的投资环境,对其经济复苏及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俄罗斯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外资结构。
关键词:
投资结构 投资政策 投资措施 俄罗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丁佩华
普京在大选中获得连任是因为他在前一任期内为俄罗斯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使俄罗斯国家开始走上经济恢复和振兴的道路。在新的任期内,普京和由他所领导的国家依然将面临许多挑战:如何继续保持国内政治稳定,加速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安全利益,等等。预测俄罗斯政策走向可以遵循这样的基本思路,即:政治上,俄罗斯将继续在民主与国情之间进行平衡和协调,加速行政制度改革;经济上,俄罗斯将继续经济复苏和现代化方针,为此将整顿经济秩序;外交上,俄罗斯将在不发生军事对抗条件下与竞争对手进行各种利益争夺,并继续保持东西兼顾的外交方针。
关键词:
俄罗斯 政策 走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毕洪业
冷战结束后,面对国际格局的深刻转型和自身实力的急剧下降,从维护大国地位和影响力出发,俄罗斯国内就对外政策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并形成了不同的构想。这种争论源于国家身份的不确定或者说多重性,表明俄罗斯还没有形成一致认同的世界观,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对外政策缺乏一致性。新世纪以来,随着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进一步调整,这种状况才有所改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迎迎
在国家认同的背景下,俄罗斯根据新时期国家语言战略发展需要,对国家语言政策与规划进行调整,旨在强化俄语作为联邦国语地位和族际交流工具,提升公民国家认同感,调节民族关系,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俄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俄罗斯联邦国家语言法》,巩固俄语作为俄罗斯联邦国语的法律地位;规定以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书写系统;强化俄语作为联邦教育语言的主导地位。作者认为,俄罗斯语言政策调整的主要动因是构建国家认同,联邦国语(俄语)是国家认同的"语言纽带",是提高俄罗斯民族凝聚力,实现族际和谐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有力手段。
关键词:
国家认同 俄罗斯 语言政策 国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