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77)
2023(14708)
2022(12330)
2021(11086)
2020(9042)
2019(19869)
2018(19639)
2017(36260)
2016(19802)
2015(22067)
2014(21785)
2013(21175)
2012(19924)
2011(18132)
2010(18484)
2009(17196)
2008(16898)
2007(15543)
2006(13915)
2005(13070)
作者
(56881)
(47486)
(47105)
(44537)
(30113)
(22600)
(21339)
(18233)
(18027)
(17088)
(16227)
(15979)
(15536)
(15208)
(14919)
(14583)
(14065)
(13777)
(13674)
(13522)
(12161)
(11780)
(11410)
(10941)
(10791)
(10628)
(10574)
(10403)
(9600)
(9548)
学科
(80966)
经济(80854)
管理(63465)
(59027)
(48966)
企业(48966)
中国(28058)
地方(25257)
(23624)
方法(23233)
业经(21772)
(21143)
(20474)
技术(20002)
数学(18762)
数学方法(18557)
(17049)
银行(17021)
(16609)
金融(16601)
(16532)
(16141)
农业(15889)
(15087)
环境(14363)
地方经济(14063)
技术管理(13576)
理论(13538)
(13422)
(13421)
机构
学院(277838)
大学(274608)
(113030)
经济(110459)
管理(102542)
研究(100696)
理学(86086)
理学院(85046)
管理学(83717)
管理学院(83168)
中国(77914)
(59715)
科学(59517)
(56139)
(50899)
(46230)
中心(45657)
研究所(45400)
(44814)
财经(42119)
(38879)
师范(38466)
北京(38043)
(37879)
业大(37565)
(37233)
(36653)
农业(34492)
经济学(33943)
(32863)
基金
项目(180123)
科学(143047)
研究(137595)
基金(127379)
(110385)
国家(109398)
科学基金(93996)
社会(87879)
社会科(83220)
社会科学(83206)
(74020)
基金项目(66670)
教育(62960)
(61112)
自然(57068)
编号(56036)
自然科(55754)
自然科学(55740)
自然科学基金(54743)
资助(49736)
成果(46868)
(44617)
(42570)
重点(41547)
课题(41530)
创新(39002)
(38835)
(38125)
发展(36240)
国家社会(36188)
期刊
(140466)
经济(140466)
研究(89797)
中国(71954)
(43958)
管理(43771)
(43314)
学报(40708)
教育(40408)
科学(38993)
大学(31522)
(31100)
金融(31100)
学学(29272)
农业(29176)
技术(26562)
业经(24467)
经济研究(21827)
财经(21137)
(18352)
问题(17318)
科技(15555)
(15450)
(14217)
论坛(14217)
技术经济(13654)
(13471)
图书(13219)
商业(12869)
(12760)
共检索到452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娟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关键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消除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力量,优化区域间产业分工布局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庆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已经清晰,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战略区任务明确,主体功能区为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提供了新的平台,基于市场力量推动的经济区内部和经济区之间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少康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表现在多个方面,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文章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财政体制因素为切入点,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现行财政体制中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会导致区域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并由此提出了规范事权划分、推进财政扁平化改革、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建议,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玉梅  杨俊生  
区域行政是地方政府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而进行的职能创新,其目的是为地方政府间的有效沟通与经济合作提供制度保障。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客观上要求区域行政运行与之相适应。文章通过对区域行政运行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及区域行政运行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分析,认为我国目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行政应在现行行政基础上,实行"双轨运行、双轮驱动"的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丽娜  宋慧勇  
文章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背景,对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再到协同发展的政策取向变迁。区域协调是发展目标,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则是手段与路径。在比较优势发生动态变化、区域发展经济联系与空间依赖客观存在的基础上,通过互联互通完善区域协同发展通道网络,完善要素共享市场体系奠定区域协同发展基础,以创新协同促成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为主线,实现生态治理联动形成的外部协同动力,并以此构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创新的基本框架,有效推动不同类型区域共赢式发展的实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丽娜  宋慧勇  
文章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背景,对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再到协同发展的政策取向变迁。区域协调是发展目标,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则是手段与路径。在比较优势发生动态变化、区域发展经济联系与空间依赖客观存在的基础上,通过互联互通完善区域协同发展通道网络,完善要素共享市场体系奠定区域协同发展基础,以创新协同促成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为主线,实现生态治理联动形成的外部协同动力,并以此构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创新的基本框架,有效推动不同类型区域共赢式发展的实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骆泽顺  林璧属  
基于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利用2000—2012年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检验了旅游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在全国和东部地区中,旅游外汇收入每增加1%,分别能够带动人均GDP提高0.0034%、0.0119%;当入境旅游因素引入条件收敛模型后,区域经济的收敛速度分别从1.14%、2.57%提高为1.65%、5.37%,收敛半衰期从61年、27年减少到42年、13年。研究发现,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增长因素,旅游发展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作为一个经济增长收敛的条件因素,旅游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收敛机制,即旅游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建良  叶圣燕  
本文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和雷山县政府的合作项目为例,研究了其合作机制,合作内容及成效。研究表明,合作项目所建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产业合作模式对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以及东西部地区的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银银  黄彬  
传统的产业承接使输入地成为边际产业的承接地和污染避难所,产业发展缺乏持续动力,承接理念应从传统的产业承接过程转向"产业再造",由被动接受技术溢出转向主动参与创新,在承接中增强创新能力,通过创新增强产业的根植性。在产业链和集群转入承接模式下,通过顶层设计和创新驱动,完善产业链、强化集群效应,实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在推进产业转移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中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的因素,通过实施绿色转型发展战略、绿色创新体系以及支持开发区绿色升级等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汪阳红  
"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要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加快推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培育多极带动的国土空间格局,促进东中西地区良性互动发展,健全区际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区域政策管理体系。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背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海楠  王德起  周霞  
土地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对于土地整治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势必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给城乡建设用地的整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该文立足于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通过改进的土地市场存量——流量模型,研究了土地整治如何对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土地市场产生影响,探索了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并详细阐述了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得出了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结论。该文最后针对目前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点建议,分别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曙光  樊迪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目标,也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针对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财税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财税分配机制、调整财税权限机制、完善财税扶持机制、规范财税补偿机制和健全财税评价机制等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刚强  张建清  江洪  
使用土地政策调控区域经济布局,既是西方发达经济体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新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土地兼具资源、资产和资本"三位一体"属性为基点,从土地要素供给、土地资产价格、土地金融三个方面构建了土地政策差别化调控区域协调发展的传导路径。研究表明差别化土地政策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增强区域发展活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当前,构建完善的差别化土地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土地政策调控工具,提高差别化土地政策传导机制的运行效率,加强土地政策与财政、金融等区域政策的配套协调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庆杰  申兵  汪阳红  袁朱  贾若祥  欧阳慧  
在对研究的基本范畴进行界定、回顾与评述我国体制机制演变发展历程以及对存在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课题组提出了完善我国区域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基本原则,并对我国区域管理体制机制调控对象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此提出了在国家层面促进分散管理向统一管理转变,在跨行政区层面促进行政管理向区域治理机制转变,在行政区层面上促进区域合作和互助机制健全发展等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思路和重点;提出了健全区域管理的法律基础,不断强化经济区规划的引领作用,不断完善区域开发的政策体系,加强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支持和促进扶持机制健全发展等配套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