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6)
2023(7573)
2022(6502)
2021(6207)
2020(5096)
2019(11371)
2018(11234)
2017(22566)
2016(12520)
2015(13770)
2014(13767)
2013(13752)
2012(13065)
2011(11852)
2010(12513)
2009(11753)
2008(11513)
2007(10860)
2006(10241)
2005(9364)
作者
(33912)
(28982)
(28439)
(27552)
(18089)
(13830)
(12797)
(11024)
(10987)
(10523)
(9918)
(9341)
(9308)
(9182)
(9133)
(8786)
(8512)
(8357)
(8268)
(8116)
(7486)
(7197)
(7027)
(6834)
(6719)
(6665)
(6574)
(6272)
(5946)
(5759)
学科
(54609)
经济(54548)
(45794)
(41960)
农业(30276)
管理(30186)
(20425)
企业(20425)
方法(16693)
中国(16004)
业经(15575)
数学(15314)
数学方法(15110)
地方(14147)
(13687)
(13437)
(12395)
(12245)
税收(11793)
(11718)
(10408)
贸易(10399)
农业经济(10215)
及其(10204)
(10184)
(9906)
(9742)
银行(9737)
政策(9644)
(9403)
机构
学院(174539)
大学(167987)
(80332)
经济(78682)
管理(66514)
研究(61549)
理学(56083)
理学院(55597)
管理学(54833)
管理学院(54512)
中国(51072)
(47352)
(39048)
农业(35639)
(34627)
科学(33805)
(30925)
(30586)
中心(30360)
业大(29557)
财经(28587)
研究所(27075)
(25893)
(23382)
经济学(23362)
(23192)
(22387)
师范(22260)
北京(21649)
农业大学(21399)
基金
项目(106101)
研究(84595)
科学(83927)
基金(76172)
(64585)
国家(63871)
社会(54638)
科学基金(54564)
社会科(51420)
社会科学(51412)
(42561)
基金项目(39074)
教育(37119)
编号(37027)
(34142)
自然(31666)
成果(31292)
资助(31081)
自然科(30893)
自然科学(30888)
自然科学基金(30358)
(27934)
(25225)
课题(24817)
(24483)
重点(23341)
(23274)
国家社会(22441)
(21883)
(21701)
期刊
(101912)
经济(101912)
研究(58806)
(53386)
中国(42060)
农业(35751)
(27814)
(25272)
金融(25272)
学报(23502)
科学(22817)
业经(22039)
管理(21572)
教育(19893)
大学(19374)
学学(18231)
(16133)
技术(14888)
农村(14483)
(14483)
问题(14462)
农业经济(14173)
经济研究(13896)
财经(13682)
(11800)
世界(11420)
经济问题(10572)
(9879)
(9363)
农村经济(9351)
共检索到290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艳萍  王爱萍  王艳娟  陈海芹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增收又是农民问题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主要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培养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进一步推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坚持工业反哺农业道路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安广实  
一、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问题及其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1.财政对农业投入数量过少,无法保障我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总量约5000亿元,仅占财政总支出的6.5%左右。其中:解放初期占财政支出的5%左右;其后,在"二五"时期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有所增加,达到10%左右;再后,是"文化大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雷  
农民增收问题是我国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焦点难点之一 ,而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路径是要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本文分析了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影响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财政支持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朝才  胡振虎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外需求不足,对中国进口减少,而中国长期形成的外贸和投资依赖型经济难以短期转型,中国经济必然失衡。这一轮经济下行直接导致工厂开工不足,尤其是外向型加工企业更是举步维艰,企业雇用工人减少,农民工返乡增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光跃  李毅  贺绪军  
本文认为,健全农产品物流体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由此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和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孔凡  
农民就业增收事关"三农"发展的全局。2008年下半年以来,不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对连续多年保持较快增长的农民收入带来较大压力,农民就业增收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当前影响农民就业增收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明星  
近年来,农民增收不快,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全面描绘了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美好前景,明确提出了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长云  
1.按照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方向,积极发挥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作用。要积极推进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的转型发展,把推进城镇化的过程,有效转变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通过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有效带动国内需求扩张和需求结构升级,开拓农民就业增收的空间。按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方向,加快农业组织制度创新,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民增收。通过支持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春玲  
农业税取消后,我国向统一城乡税制迈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步。但与城市居民相比,现阶段我国农民收入仍然增长缓慢,农民负担依然居高不下。本文从农业税取消后的农民负担及收入的现状入手,客观分析现行涉农税收政策存在的不足,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税收支持农民减负增收的总体思路。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彬斌  
本文利用中国1998—2009年分县数据,考察了新时期农村扶贫政策的目标选择问题和农民增收效果。新时期国定扶贫重点县的选择主要依据一个县的初期经济水平,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受到了照顾;新时期扶贫政策对国定扶贫重点县农民收入具有干预效应,但效应的大小根据初期收入水平的不同而具有差异。扶贫项目对农民的增收效果还具有一定的时期滞后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晓嘉  李玉山  
近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扩大化的趋势,农民增收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财税政策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是现阶段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有效选择。本文结合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农村财税政策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财税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新建  
江西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0%,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幅持续下滑,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如何运用价格杠杆,制定支持性价格政策,服务于农民增收减负的农村工作大局,是摆在政府价格主管部门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崇高  
传统农区农民增收的难点与对策思考刘崇高尽快提高农民收入,在本世纪末如期实现小康目标,是90年代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线。而农区农民的增收问题,又毫无疑义地构成这一主线的难点。本文试根据四川省奉节县厂河村、石乳村、对县村三个农村固定观察点1991—1993...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亿钧  
促进农民增加税收的关键是加大农业收入。本文分析了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存在诸多问题及其对促进增加农民收入的影响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若干财政支持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柳长顺  
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是两项与农田水利相互关联、而处理不当又会相互矛盾的重要任务;并且这两项任务对农田水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田水利具有增加与稳定粮食产能产量的作用。但在农民收入向多元化、非农化转变,农业水费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农田水利对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收益的作用弱化,农民与地方政府发展农田水利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为促进农田水利科学发展,建议科学评估农田水利的作用,合理调整事权,加大中央投入力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