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59)
- 2023(3268)
- 2022(2792)
- 2021(2423)
- 2020(2040)
- 2019(4300)
- 2018(4388)
- 2017(8523)
- 2016(4333)
- 2015(5041)
- 2014(4965)
- 2013(5106)
- 2012(4809)
- 2011(4412)
- 2010(4431)
- 2009(3777)
- 2008(3751)
- 2007(3554)
- 2006(3182)
- 2005(2797)
- 学科
- 济(25303)
- 经济(25296)
- 业(18812)
- 管理(14841)
- 企(14388)
- 企业(14388)
- 技术(11842)
- 方法(8758)
- 产业(8596)
- 农(8001)
- 数学(7308)
- 数学方法(7280)
- 业经(6958)
- 地方(6373)
- 技术管理(6336)
- 农业(6101)
- 中国(5507)
- 结构(5012)
- 地方经济(4338)
- 贸(4307)
- 贸易(4306)
- 易(4190)
- 产业结构(3691)
- 财(3504)
- 制(3461)
- 学(3404)
- 新技术(3344)
- 高新(3339)
- 高新技术(3339)
- 环境(3259)
- 机构
- 学院(69360)
- 大学(67002)
- 济(33876)
- 经济(33387)
- 管理(28562)
- 理学(24797)
- 理学院(24591)
- 研究(24341)
- 管理学(24331)
- 管理学院(24197)
- 中国(16102)
- 京(13808)
- 科学(13747)
- 所(12210)
- 财(11861)
- 研究所(11040)
- 农(10928)
- 中心(10716)
- 江(10536)
- 经济学(10351)
- 业大(10141)
- 财经(9638)
- 经济学院(9445)
- 技术(9015)
- 北京(8642)
- 经(8619)
- 院(8610)
- 农业(8512)
- 经济管理(8378)
- 州(8294)
- 基金
- 项目(47527)
- 科学(38051)
- 研究(36442)
- 基金(33845)
- 家(29283)
- 国家(29090)
- 科学基金(25010)
- 社会(24148)
- 社会科(23230)
- 社会科学(23226)
- 省(19796)
- 基金项目(18174)
- 划(15649)
- 教育(15325)
- 自然(14586)
- 编号(14457)
- 自然科(14234)
- 自然科学(14233)
- 自然科学基金(14004)
- 资助(12914)
- 发(12377)
- 创(11358)
- 成果(10886)
- 重点(10733)
- 创新(10692)
- 发展(10445)
- 国家社会(10380)
- 部(10331)
- 展(10304)
- 课题(9785)
共检索到102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丽峰 高志前 刘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德明 黄玉勇 禹献云
有效的知识转移是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能力的关键。基于情境理论提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转移情境的5个维度,即知识基础、组织结构、信任程度、文化距离与收益分配,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转移障碍,针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转移障碍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殷群 王飞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知识转移过程,由初始阶段(输出阶段)、中间阶段(吸收阶段)和见效阶段(交互作用阶段)三个阶段构成。初始阶段,政府推动或市场需求牵引下,知识输出方形成知识转移意愿。吸收阶段,知识转移接受方学习吸收消化新的知识,增加知识储量,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交互作用阶段,知识转移输出方具备较强的知识内涵表达能力,能够积极有效传播知识;知识转移接受方具有知识整合能力,能够将消化吸收的知识,变成对自身有利的知识资源;输出方和接受方相互学习、共同运用新知识开发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或新服务,并将知识传播和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红兵 和金生
为了探明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的机理,文章尝试采用仿生学方法,构建了一个由知识菌种、知识酵母、知识媒以及进阶知识四种发酵要素组成的理论模型,透析其内部"转移发酵"的趋同、趋异和协同发酵过程,接着进行了相应的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遵循"转移发酵"规律,注重各发酵要素的培育,是确保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顺利进行的关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潘东华 彭凡
[目的/意义]知识转移是技术创新联盟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已有研究多习惯于将联盟主体同一化,然而现实的联盟成员之间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知识转移策略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即使同一主体的转移策略也会动态变化,研究主体知识转移策略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升技术创新联盟创新绩效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根据联盟主体转移策略调节依据的不同对主体进行分类,并采用有限状态机定义基于不同策略的状态转移矩阵,建立契合联盟主体动态反馈行为的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联盟中不同知识转移系数的主体数量在联盟合作初期变化较大,并伴随合作的深入而趋于稳定;联盟主体知识转移系数的调节周期越长,知识转移效果越...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娇 原毅军
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跨国技术联盟知识接收方学习动力、吸收能力以及内部知识转移机制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并根据文献梳理提出两个假设,用数学方法进行推理证明。研究表明,跨国技术联盟组织内部的文化差异,可以作为促进联盟组建的资源或动力,在联盟组建之后也是促进联盟知识转移的有利因素。最后提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
跨国技术联盟 文化差异 知识转移绩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兴 宋娟 张伟 任胜刚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对技术联盟网络知识转移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从网络特征因素具体分析了网络异质性、网络稳定性、网络联接强度、网络规模、网络中心性对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股权式技术联盟和契约式技术联盟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联盟网络异质性不利于知识转移;网络稳定性、联接强度、网络规模有利于知识在网络间的转移;网络中心性对知识转移有好的影响也有不利影响,但总体来说,有利影响大于不利影响。相对于契约式联盟,股权式联盟网络异质性更低,稳定性、联接强度、中心性、平均企业规模更强,但网络企业总数往往低于契约式技术联盟网络。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曹兴 秦耀华
在分析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特征基础上,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激励模型,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以技术联盟中知识转移方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探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知识转移方特质和外部不确定性对激励的影响以及知识转移方努力水平的影响因素,使用SPSS 16.0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运用线性回归统计方法验证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在知识转移方特质中,努力对产出的影响程度与激励呈正相关关系,知识转移方的风险规避度与激励呈负相关关系,外部不确定性对激励的影响不显著;知识转移方努力水平的影响因素中,知识价值与知识转移方的努力水平正相关,努力对产出的影响程度与知识转移方的努力水平显著正相...
关键词:
技术联盟 知识转移 激励 努力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颖琦 王静宇 Kokko Ari
本文应用Citespace软件对产业联盟的文献计量分析表明,国内外研究在知识转移、技术创新、联盟管理等方面成果丰富。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理论和实践中,这几方面仅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未来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研究需在技术创新、知识转移、管理体系建立、标准化等领域加大力度,以更好地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煜华 刘洋 胡瑶瑛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创新为主要发展动力,知识转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高创新效率和联盟成员保持长期稳定共生状态的重要方式。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主体关系和知识转移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方程构建技术创新联盟内企业和科研院所知识转移模型,分析其知识转移的稳定性及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以及建立知识转移的共生界面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知识转移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知识转移策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晨子 赵顺龙
该文将一种特殊形式的技术联盟——核心技术联盟中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6个城市127个科技型企业为样本,研究影响核心技术联盟内企业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知识转移的保障机制及核心企业的支持的中介作用。在初步研究基础上,使用SPSS 13.0对各变量进行系统的数据检验和分析,证实了发送方传递知识的能力、接受方学习知识的能力、被转移知识的互补性与知识转移效率具有显著的因果关系,知识转移的保障机制、核心企业的支持程度是知识发送方传递知识的能力、知识接受方学习知识的能力与知识转移效率的中介变量。最后提出了提高发送方的知识转移主动性的建议,希望能为改进企业技术合作不普遍、知识开放度不高的现状提供一定的参...
关键词:
核心技术联盟 知识转移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宝明
我国应充分重视产业技术联盟在发展产业共性技术、明确技术发展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以及承担政府资助项目等方面的作用,为产业技术联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政策指导与机构协调,制定技术联盟发展战略和计划以及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和支持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
关键词:
技术联盟 产业技术进步 创新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海霞 王轶 白洁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东部地区产业加速向西部地区转移。文章认为,西部地区只有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新趋势,顺势而为,积极谋划,找准产业转移的着力点,精心打造和创新承接平台,优化承接环境,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撑体系,规避、防范和化解承接产业转移的风险,才能在争夺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权中抢占先机,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的突破发展,实现产业承接和自身发展的良性互动,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产业转移 承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玉浩 姜红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旧产业的碰撞融合使企业处于动荡不安的环境之中,企业更加需要依靠技术标准的稳定性来化解环境风险。加入技术标准联盟开展标准化合作,便成为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文章从知识转移视角入手,聚焦于技术标准联盟情境探究影响其知识转移效能的相关因素,绘制战略性知识矩阵来展示其知识类型及现实特征,并依据"形成动因—运行逻辑—流动路径"的思路剖析技术标准联盟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据此提出相应的联盟治理策略,以此为优化知识转移效能提供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