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18)
- 2023(8108)
- 2022(6433)
- 2021(5913)
- 2020(4366)
- 2019(10189)
- 2018(10108)
- 2017(17660)
- 2016(10528)
- 2015(11918)
- 2014(12062)
- 2013(11268)
- 2012(10992)
- 2011(10414)
- 2010(10796)
- 2009(9486)
- 2008(9156)
- 2007(8478)
- 2006(7916)
- 2005(7530)
- 学科
- 济(44990)
- 经济(44955)
- 中国(21545)
- 管理(20555)
- 业(20420)
- 教育(19455)
- 地方(17682)
- 农(13865)
- 企(13762)
- 企业(13762)
- 业经(11829)
- 发(11468)
- 地方经济(10237)
- 农业(9784)
- 发展(9144)
- 学(9118)
- 展(9017)
- 理论(8877)
- 融(8455)
- 金融(8455)
- 银(8383)
- 银行(8373)
- 方法(8304)
- 行(8277)
- 技术(8177)
- 制(7991)
- 贸(7228)
- 贸易(7215)
- 环境(7074)
- 易(6844)
- 机构
- 学院(140741)
- 大学(140682)
- 研究(59207)
- 济(53589)
- 经济(52147)
- 管理(43888)
- 中国(39243)
- 理学(35889)
- 理学院(35293)
- 管理学(34637)
- 管理学院(34329)
- 科学(33838)
- 京(33192)
- 范(30874)
- 师范(30700)
- 教育(30572)
- 所(30179)
- 研究所(27034)
- 中心(25066)
- 师范大学(25003)
- 江(24784)
- 财(23937)
- 农(22728)
- 北京(22626)
- 院(21404)
- 州(20171)
- 技术(20036)
- 职业(18119)
- 财经(17623)
- 业大(17351)
- 基金
- 项目(83743)
- 研究(71878)
- 科学(66936)
- 基金(54372)
- 家(45966)
- 国家(45330)
- 社会(42857)
- 社会科(40309)
- 社会科学(40303)
- 教育(39478)
- 科学基金(37524)
- 省(35963)
- 编号(32512)
- 划(31409)
- 成果(29547)
- 基金项目(27393)
- 课题(26933)
- 发(26167)
- 年(22817)
- 发展(21864)
- 展(21431)
- 资助(21276)
- 重点(20593)
- 规划(20189)
- 自然(20028)
- 自然科(19500)
- 自然科学(19497)
- 部(19314)
- 自然科学基金(19117)
- 性(18836)
共检索到247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楼世洲 徐辉
近十年来,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中非教育合作不仅促进了非洲国家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同时也扩大了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在新时期,中非教育合作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合作内容由"减少贫困"向"促进发展"转型,合作主体由"政府行动"向"社会行动"转型,合作方式由"输血援助"向"造血援助"转型。与此相适应,需要建立双边合作的交流机制,通过加强中非留学生交流,扩大汉语教育和文化影响力,建立合作研究和培训基地,深化中非教育合作研究机制等方式推进中非教育合作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教育合作 中非关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齐国强
进入21世纪的中非经贸合作,显示出了蓬勃的发展潜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三年来,在中国和非洲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之下,这一时期的中非经贸合作以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部长级会议为标志,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于12月15—16日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贝巴2003年部长级会议,继往开来,将为今后三年的中非经贸合作注入新的实质性内容和新的活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小峰
中非金融合作尚处在起步阶段,合作潜力巨大;合作具有明显的"功能性"特点,尚不具备高层次货币金融合作条件。随着中非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加强,非洲国家深刻反省自身发展路径且与中国合作愿望增强,金融合作空间广阔。未来中非金融机构之间在金融业务、信息交流和监管合作等方面将朝着全方位、多层次的方向发展,其中更是以开发性金融合作为重点展开。中非金融体系中,银行业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双方主要以银行业间合作为主。今后双方将积极推进在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上的合作,继而实现宏观金融合作。
关键词:
中非金融合作 影响因素 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彦随 严镔 王艳飞
统筹城乡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区域经济、社会、空间等不同视角解析了城乡发展研究新进展与新特点,深入分析了新时期中国城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半城镇化现象严重、农村地域空心化、土地资源配置矛盾显化、区域城乡发展差异拉大、城乡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剖析了引发和加剧这些问题的主要成因,包括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快速城镇化路径、农业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约束等方面。新时期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亟需着眼于城乡地域系统人—业—地协同转换的科学思路,统筹协调产业和城镇发展,探索差别化的城乡发展的科学路径,加快创新城乡土地配置与管理制度,全面构建村镇建设新格局,深化城乡发展转型体制机制改革,营造中国城乡平等、协调、一体发展的内生机制及外部环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久文
中国的区域发展经历了从区域发展、优先发展战略转变为协调发展战略几个阶段。在当前新常态背景下,处于动力转换期的区域发展呈现区域分化、多极多点、产业转移加速的特点。本文提出,在新时期加快区域发展,区域合作是重要的推进途径,且未来合作将向大范围、大空间、跨行政区的纵深方向发展。据此,本文提出四种区域合作机制的创新建议。
关键词:
区域发展 新常态 区域合作 机制创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久文
中国的区域发展经历了从区域发展、优先发展战略转变为协调发展战略几个阶段。在当前新常态背景下,处于动力转换期的区域发展呈现区域分化、多极多点、产业转移加速的特点。本文提出,在新时期加快区域发展,区域合作是重要的推进途径,且未来合作将向大范围、大空间、跨行政区的纵深方向发展。据此,本文提出四种区域合作机制的创新建议。
关键词:
区域发展 新常态 区域合作 机制创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杜青林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农”得到了持续健康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与竞争力明显增强,农村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农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目前,中国“三农”发展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全面市场化、国际化发展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时期。文章指出,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国“三农”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二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三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四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五是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关键词:
三农 三农发展 现代农业 集约型农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曰峰 刘曙光
1990年,中赞友谊农场的投资经营可以看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非农业合作的新起点。以此为标志,中非农业合作彻底走出了单纯以援助为主的合作模式,转而走上了一条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援助与开发相结合的发展道路。20多年来,中非农业合作地位不断提升,合作主体分工不断明确,合作内容也更加多样和深入。虽然在实践进程中,中非农业合作尚存在一些问题,但中非农业互补性较强、合作潜力巨大。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中国与非洲 农业合作 新进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昕昕
比较经济发展和转型过程中中日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发现,明显的政府主导性、经济初发和扩张阶段出现发展的黄金阶段,经济成熟期面临调整和转型、学历社会的观念影响较大是中日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之处。但与日本相比,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形式受普通教育影响严重,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和社会效益低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重要不足。借鉴日本的经验,我国应从国家高度重视国民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将职业教育纳入"科教兴国"的核心部分,以切实可行的发展政策引导和支持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关键词:
经济转型 职业教育 中日比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彬彬 张令伟
本文立足于对国内外艺术类院校的调研,基于对我国艺术管理和专业教育发展脉络的回顾梳理,剖析我国艺术管理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时期应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理念,重塑学科教学内容;基于中国本土特色与专业优势,重塑学科教学体系;基于新兴的产业生态,重塑学科发展新动力。
关键词:
艺术管理 艺术学理论 学科建设 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启清 朱辇
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要素支撑条件看,中国正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时期。过去,"世界工厂"的国家定位帮助中国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未来亟待转型。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中国在未来的世界经济中要扮演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和世界投资国的三重角色,相应地,中国经济发展还需要把握三大主题:自主发展、持续增长和无危机增长。
关键词:
全球经济分工 发展定位 发展主题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毅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的伟大成果分别是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其经济方面的基本内容构成新中国的主流经济理论。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不断完善,与新阶段科学发展观的系统阐述共同构成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成为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主流经济理论的新贡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忍 刘彦随 刘玉
本文以2000、2004、2008中国31个省际农村发展指标面板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状态的区域差异进行综合分析。从空间格局来看,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农村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农村发展的差异格局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格局依旧存在,农村的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致性,自然资源禀赋与历史经济发展水平是中国农村发展区域差异基础,农村主体特征与区域发展阶段是导致农村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偏向性的政府政策与全球性因素是强化区域差异的重要动力,而各地差异性的农村产业转型过程,是助推中国农村发展区域差异的核心机制。2000、2004和2008年中国农村发展差异度分别为0.356、0.413、0.386,这表明,自2000年以来区域农村发展差异先拉大后缩小,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这是长期以来区域发展外部环境与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从2000-2008年中国农村发展"重心"移动的轨迹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发展的重心落在安徽省内,农村发展水平东西差异明显,2000-2004年,中国农村发展水平的重心向北移动,北方地区的农村发展速度较快;2004-2008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中国农村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有了一定缓和,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关键词:
农村发展 因子分析 区域差异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