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96)
2023(5050)
2022(4275)
2021(4271)
2020(3438)
2019(8169)
2018(7973)
2017(14431)
2016(7503)
2015(8790)
2014(8418)
2013(8438)
2012(8038)
2011(7659)
2010(7453)
2009(6843)
2008(6929)
2007(5955)
2006(5345)
2005(4968)
作者
(20323)
(17037)
(16951)
(16290)
(11060)
(8063)
(7642)
(6658)
(6546)
(6035)
(5909)
(5703)
(5528)
(5495)
(5420)
(5285)
(5218)
(4882)
(4818)
(4573)
(4364)
(4065)
(4018)
(3873)
(3778)
(3771)
(3762)
(3484)
(3413)
(3361)
学科
(37551)
经济(37520)
(20457)
管理(20426)
(16445)
企业(16445)
方法(15543)
数学(14056)
中国(13999)
数学方法(13987)
(11242)
贸易(11234)
(11114)
(8600)
(7039)
关系(7013)
业经(6798)
(6668)
(6387)
银行(6387)
(6270)
(6261)
(5882)
(5737)
金融(5737)
地方(5675)
(5586)
(5493)
农业(5469)
环境(5134)
机构
大学(114139)
学院(110930)
(59203)
经济(58467)
研究(44970)
管理(41777)
理学(35668)
中国(35600)
理学院(35248)
管理学(34982)
管理学院(34728)
(24782)
(23769)
科学(22577)
(21746)
经济学(19998)
研究所(19837)
财经(19542)
中心(18464)
(18110)
经济学院(17980)
北京(16500)
(16089)
财经大学(14708)
(14386)
(14382)
师范(14302)
科学院(13866)
(13304)
研究中心(12925)
基金
项目(70877)
科学(57528)
基金(55134)
研究(54259)
(47912)
国家(47612)
科学基金(40370)
社会(37785)
社会科(36084)
社会科学(36079)
基金项目(27598)
教育(24581)
自然(23441)
资助(23272)
自然科(22948)
自然科学(22943)
(22604)
自然科学基金(22601)
(20783)
编号(20263)
中国(18513)
(18098)
成果(17327)
国家社会(17320)
重点(16241)
教育部(16146)
(16049)
人文(14856)
(14663)
课题(14371)
期刊
(63176)
经济(63176)
研究(38742)
中国(22979)
管理(17655)
(16601)
科学(15152)
学报(13430)
(12416)
经济研究(11857)
(11373)
金融(11373)
(11347)
教育(11020)
大学(10970)
国际(10831)
财经(10554)
学学(10102)
世界(9485)
(9294)
农业(8911)
问题(8791)
技术(8519)
业经(7916)
(5978)
技术经济(5823)
(5488)
论坛(5488)
(5374)
贸易(5374)
共检索到174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建  
本文首先对实施28年之久的对外开放战略进行了评价,肯定了其对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其次根据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出现的新特点,提出了新时期对外开放战略的重点,即在经济发展方面,重点是通过不断扩大的出口规模,为国内的工业化建设换取必须的各类初级产品;在经济体制方面,重点是在2015年以前通过贸易顺差的扩大吸纳国内的过剩资本和生产能力,以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连续性与社会稳定。最后根据这些战略重点以及新战略面临的国际背景,分析了新时期战略实施的可行性,并提出了若干具体的战略目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胡再勇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对外援助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系统的对外援助战略、援助管理机制不完善、援助渠道单一、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等。在分析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新时期中国对外援助的政策目标,并对新时期中国的对外援助战略进行了探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殷越男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正确判断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动趋势,及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动态性长远影响,对于我国在外贸出口锐减、国际贸易壁垒高企、发达经济体"制造业回归"等不利因素冲击下更好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扩大内需突破口的寻找、内需主导型经济模式的创设、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回流、一般生活必需品的必须消费逐渐向非必须消费转变、非生活必需品的个体消费逐渐向群体消费转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瑾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在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道路和战略的重要特点。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引发的全球经济大调整、大变动、大变革,挑战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也为谋求变革的各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这次由美欧发达国家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格局变革将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毕吉耀  
把握国际环境的变化趋势和中国发展大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在扩大开放中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德学  赵灿  
中国加入WTO的对外开放更多地表现为适应型特征,而新时期全面开放战略呈现新的特征,对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带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合作等诸多领域的市场反应和微观主体效应。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以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实证检验新时期对外开放战略对异质性企业的差异影响。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对在生产率、规模、要素密集度、所有权性质方面不同的企业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高生产率企业、大规模企业、低劳动密集度企业以及国有企业获益更多;上述采用不同指标衡量企业异质性的检验结果最终都可归结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这表明在新时期对外开放战略背景下,全要素生产率是企业获益多寡的决定性因素;"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显著的基础设施联通效应、产能合作效应以及资源配置效应。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门洪华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是中国处理与世界关系的核心战略路径,它实质性地促成了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成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本质特征。为此,要坚持对外开放的主体战略地位;致力于对外开放的观念创新,强调主权、安全与利益三位一体,坚持和丰富互利共赢的战略思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创建利益共同体;同时要建构科学完备的国家战略体系,其核心内容包括,优化国家战略、完善国内开放布局,深化全球战略、拓展国家战略利益,强化地区战略、主导地区一体化进程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慕海平  张宇贤  林中萍  
加快经济发展,争取几年上一个新台阶,必须要有大量的资源、资金和技术投入作保证.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完全立足国内,这三大要素的供给是很难满足经济加速发展的客观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资金和技术来弥补国内的缺口,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卢中原  张小济  隆国强  夏斌  赵晋平  张承惠  张琦  张丽平  陈道富  胡江云  方晋  吕刚  许宏强  
"十二五"时期是危机后世界经济恢复性增长阶段。对中国而言,"十二五"时期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实现和平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战略机遇期中的黄金期,也是对外经济贸易摩擦与矛盾的凸显期。本文指出,我国要根据国际国内新形势与新要求,牢牢把握后危机时期的战略机遇,对对外开放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实现和平发展。对外开放战略将实现四个转变,即从以出口创汇为核心目标转变为以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目标,从追求外资外贸规模与速度转为讲求质量与效益,从以"引进来"为主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从制造业开放为主转变为制造业与服务业开放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晓红  徐占忱  高凌云  郭周明  
"十二五"时期我国坚持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战略,更加积极、主动、全面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实现了由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大国的转变。2014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6.43万亿元,居世界第一位;外汇储备额达3.8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实际利用外资额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运权  史志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俊华  杨兴礼  
本文简要概括了中国、伊朗建交以后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认为中伊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曲折演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伊关系对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大国话语权、能源安全战略、经贸和投资战略、对伊斯兰世界影响力和中美关系博弈的重要影响,最后对中伊关系的未来发展战略定位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天勇  张占斌  
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一个受人民群众尊敬和拥戴的公共服务创新与治理完善的强有力政府,已经成为当前理论界和政府部门研究讨论的前沿热点问题。本文在对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的行政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评述的基础上,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重点领域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减少行政层级、形成三级政府架构及省级区划、省直管县和乡镇综合体制改革的问题。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朝晖  周霞  
数字技术的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重构和优化中国广电产业链,政府管制的放松则使国有广电在面临外资和内资分食的同时,获得了不少做大做强的机会, 也使得新时期中国广电集团的发展战略更多地关注多元化经营、资本运作和品牌管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冯勇  于浩淼  于圣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发展中国家的全球话语权日益增强,南南合作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领域的南南合作。在分析当前农业南南合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新时期农业南南合作研究,对于认清新形势、新挑战,促进农业南南合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回顾中国农业南南合作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中国农业南南合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提出未来开展中国农业南南合作的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