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0)
2023(10022)
2022(8202)
2021(7795)
2020(6148)
2019(14051)
2018(13437)
2017(25274)
2016(13114)
2015(14745)
2014(14375)
2013(14739)
2012(14108)
2011(13333)
2010(13357)
2009(12612)
2008(12314)
2007(11071)
2006(10335)
2005(9421)
作者
(37359)
(32215)
(31477)
(30265)
(19946)
(15144)
(14061)
(12447)
(12108)
(11281)
(11031)
(10289)
(10156)
(10031)
(9823)
(9646)
(9181)
(9066)
(8760)
(8600)
(8165)
(7778)
(7662)
(7460)
(7315)
(7256)
(6679)
(6665)
(6434)
(6353)
学科
(86967)
经济(86897)
(51287)
(39538)
农业(34761)
管理(27668)
方法(24977)
数学(23125)
数学方法(23031)
中国(22654)
地方(21395)
业经(20311)
(15487)
企业(15487)
(14077)
(13829)
贸易(13820)
(13499)
(13487)
农业经济(12558)
(12432)
地方经济(12307)
(11935)
发展(11365)
(11352)
环境(10822)
(10750)
收入(10737)
(10684)
金融(10684)
机构
学院(202400)
大学(198966)
(108135)
经济(106599)
研究(78976)
管理(73834)
中国(63316)
理学(63247)
理学院(62590)
管理学(61931)
管理学院(61567)
(49570)
(43475)
科学(41587)
(40848)
(39105)
农业(37153)
中心(35339)
经济学(35314)
研究所(35124)
财经(34314)
经济学院(31697)
业大(31388)
(31363)
(29326)
(26626)
北京(26235)
(26057)
师范(25933)
科学院(25893)
基金
项目(128429)
科学(102698)
研究(99696)
基金(96349)
(83059)
国家(82287)
社会(69983)
科学基金(69693)
社会科(66091)
社会科学(66079)
基金项目(49977)
(47248)
教育(42218)
编号(39182)
(38832)
自然(38575)
资助(38287)
自然科(37645)
自然科学(37637)
自然科学基金(37001)
成果(31843)
(31373)
国家社会(31262)
(30871)
(29884)
重点(28640)
中国(27909)
发展(27075)
(26707)
课题(26656)
期刊
(132646)
经济(132646)
研究(67191)
(56516)
中国(43439)
农业(38555)
(29943)
科学(28889)
学报(27931)
业经(24341)
(24035)
金融(24035)
管理(23820)
大学(23279)
学学(22461)
经济研究(20570)
问题(18751)
财经(18128)
(17536)
世界(17003)
(15869)
技术(15777)
农业经济(15098)
农村(14819)
(14819)
教育(13764)
(13677)
经济问题(13194)
技术经济(12205)
国际(12051)
共检索到321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森  于卫东  王庆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鲜祖德  王萍萍  吴伟  
贫困标准是贫困测量的重要基础,准确测量和反映中国农村贫困状况首先需要对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方法及其代表的实际生活水平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判断。为此,本文首先全面梳理了国家农村贫困标准的测算与调整方法,采用纵向历史比较与横向国际比较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了当前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所代表的实际生活水平,以及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与我国扶贫历史实践中采用过的另外两个贫困标准和世界银行提出的国际贫困标准的差异。然后简要介绍了农村贫困监测体系,并对按照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衡量的减贫成果和多维贫困缓解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符合我国国情和当前发展阶段,是与"两不愁、三保障"相结合的基础上达到稳定温饱要求的标准。第二,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脱贫成就显著,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亿多人。第三,近年来,我国农村脱贫步伐进一步加快,扶贫成效非常显著。全国和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大幅下降;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全国和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改善。最后,在扶贫实践中,经常会涉及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单一标准与多维标准、贫困监测抽样调查数据与建档立卡数据之间的关系,需要有清晰的认识,并加以妥善处理。本文中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住户调查和国家农村贫困监测调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楚永生  
消除农村贫困,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中国政府的长期奋斗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府正式承担起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历史责任,专门成立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并在省、地、县三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宏升  赵玉  
本文在分析贫困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目前贫困标准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我国目前贫困标准存在的问题,得出必须调整我国目前贫困标准的结论,提出新贫困标准的计算方法,并论述了新贫困标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新  沈扬扬  
借助2002—2008年天津市农村家户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天津农村整体及不同经济活动类型农户的贫困规模、深度、强度及变化情况,并对政府两次补贴政策的减贫效果进行了定量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在考察期内天津农村贫困状况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其中,务农农户的贫困规模、贫困程度和贫困强度均远远大于非农经营农户、务工农户和兼业农户;政府2005年和2008年人均300元和500元的补贴对天津农村地区整体上产生的减贫效果非常有限;补贴对务农农户的减贫效果最明显,而对务工农户、非农经营农户与兼业务工农户的减贫效果均不明显;此外,虽然2008年政府提高了补贴的标准,但是受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整体减贫效果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平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多年来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所掌握的大量详实资料,研究分析改革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的确定、调整等问题,以便于客观地描述和评价中国农村贫困的变化情况及特征,为进一步作好九十年代中国的反贫困战略工作提供参考线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中国农村贫困标准》课题组  
一、贫困的概念世界各国研究贫困问题,有各种测量的办法和众多的贫困线,它们都有一个基本特征,即贫困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时的状况。而不同范围和角度的研究与测定,又把贫困具体划分为绝对贫困、相对贫困、狭义贫困、广义贫困等概念。(一)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闽钢  
当前,农村贫困监测中使用的贫困标准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贫困标准层次单一,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农民生活发展的现状和存在差距。(二)贫困标准变动性差。没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户收入水平提高、物价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逐年对贫困标准作调整。(三)现行贫困标准以人均纯收入300元作为贫困线和脱贫线已不能正确反映农村的贫困状况,需要调整和修正,以适应当前农民生活发生的变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林闽钢  
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的界定林闽钢建立符合国情的农村贫困监测体系,全面了解处于贫困之中的人口数量及空间分布,确定扶贫工作的对象、范围、重点,制定切合实际的扶贫方针、政策、检查、验收扶贫工作的进展和效果,保证扶贫工作行之有效地顺利进行,才能积极促进社会协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萍萍  徐鑫  郝彦宏  
现行农村贫困标准是否与小康社会相适应,不仅影响到对我国反贫困成果的评估,也直接关系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同。经国家统计局测算,目前农村贫困标准已达到小康生活要求的稳定温饱水平,但要真正做到"两不愁",还需要做好"三保障"以及养老、救助和临时救助等工作,保障基本住房,并尽可能消除个体家庭难以预测的偶发不利因素。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正确使用现行农村贫困标准,按物价水平逐年上调各种扶贫工作标准,使反贫困工作更加完整覆盖贫困人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国涛  尚永娟  张会萍  
本文基于世界银行公布的贫困标准按照购买力平价,测算了中国农村贫困标准及贫困状况。在此基础上,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贫困标准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对现有文献的估计方法和观点进行了讨论。本文认为现行的中国农村贫困标准与"1天1美元"标准比较接近,与"1天1.25美元"有一定差距,现阶段逐步提高的扶贫标准符合中国贫困和反贫困的实际。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三贵  Albert Park  Shubham Chaudhuri  Gaurav Datt  
我们采用国家统计局的农村住户调查和世界银行的专项村级调查数据,通过分析贫困村确定的准确性、决定因素以及贫困人口的覆盖率来评价中国农村扶贫计划中村级瞄准的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越是低收入组的村被确定为贫困村的可能性越大,但贫困村覆盖不完全和非贫困村被定为贫困村的问题依然比较严重。总体而言,以收入为标准和在精确瞄准状态下应该被确定为贫困村的村中有48%的村没有被瞄准。确定贫困村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收入水平、贫困发生率、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的可获得性以及偏远程度等,这与中央政府确定贫困村的原则和推荐方案是一致的。2001年,有59%的极端贫困人口居住在贫困村内,但这一比重在2004年下降到51%。与其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廖桂蓉  
目前人们主要从经济、能力和权利三方面来定义和衡量贫困。在人们对贫困成因的阐释中,个人、社会和自然因素是各有侧重。本文从文化视角,遵循文化——制度——经济的思路,尝试用整合的方法来探究转型期中国农村区域贫困发生的机理,从而为反贫困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建民  
本文从确立当代中国农民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出发,从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农村经济社会现实矛盾的分析入手,论证了当前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农民主体地位日益突出与素质技能不高,并提出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建议:大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技能,增强农民的主体性,牢固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全红  张建华  
本文以中国官方贫困线和世界银行公布的国际贫困线为标准,利用中国农村家庭的收入分配分组数据,测算了1980年以来的4种贫困指数。研究发现,虽然农村贫困状况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基于不同贫困线标准衡量的贫困程度相差悬殊,这使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变得更加复杂;脱贫时间指数的构成中,由于不平等所延长的脱贫时间,相对而言明显提高,这说明收入分配的恶化已经成为反贫困的严重障碍,这种变化趋势值得高度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