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80)
2023(14769)
2022(12584)
2021(12193)
2020(10125)
2019(23692)
2018(23153)
2017(44316)
2016(24324)
2015(27417)
2014(26987)
2013(26938)
2012(25627)
2011(23306)
2010(23407)
2009(21894)
2008(21723)
2007(19867)
2006(17611)
2005(15955)
作者
(68777)
(57976)
(57536)
(55347)
(36848)
(27733)
(26315)
(22589)
(22102)
(20729)
(19844)
(19395)
(18408)
(18326)
(18262)
(17953)
(17406)
(16820)
(16819)
(16545)
(14507)
(14395)
(14141)
(13345)
(13171)
(13094)
(12877)
(12693)
(11831)
(11800)
学科
(103680)
经济(103580)
(66999)
管理(60924)
(53441)
(42239)
企业(42239)
方法(40804)
数学(36886)
数学方法(36511)
农业(35653)
中国(30576)
(25718)
业经(24546)
地方(23689)
(21307)
贸易(21299)
(21292)
(20743)
(19109)
(16164)
银行(16137)
(16098)
(15655)
(15549)
(15127)
金融(15124)
环境(15019)
(14352)
及其(13612)
机构
学院(343678)
大学(341408)
(149777)
经济(146727)
管理(128668)
研究(124912)
理学(109992)
理学院(108685)
管理学(106878)
管理学院(106202)
中国(97952)
科学(74062)
(73321)
(72829)
(68571)
(63761)
中心(58628)
研究所(57556)
农业(56002)
业大(53312)
(53188)
财经(53042)
(48351)
(46816)
北京(46774)
师范(46444)
经济学(46133)
(44244)
(41845)
经济学院(41652)
基金
项目(224250)
科学(176089)
研究(168251)
基金(162460)
(141104)
国家(139820)
科学基金(118340)
社会(107535)
社会科(101548)
社会科学(101519)
(86283)
基金项目(85153)
教育(75412)
自然(73308)
(73070)
自然科(71485)
自然科学(71462)
自然科学基金(70224)
编号(69140)
资助(66716)
成果(57463)
(51099)
(50831)
重点(50459)
课题(48046)
(45744)
国家社会(44880)
(43305)
教育部(43253)
创新(42885)
期刊
(173647)
经济(173647)
研究(106167)
(74200)
中国(73005)
学报(52700)
(51631)
农业(50461)
科学(49926)
管理(42253)
大学(40575)
学学(38122)
(37555)
金融(37555)
教育(35110)
业经(31672)
技术(27908)
经济研究(26770)
财经(25631)
(25027)
问题(24189)
(22102)
世界(19583)
(19295)
(18492)
资源(17239)
技术经济(17033)
国际(16457)
统计(16369)
农村(16325)
共检索到530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新  沈扬扬  
借助2002—2008年天津市农村家户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天津农村整体及不同经济活动类型农户的贫困规模、深度、强度及变化情况,并对政府两次补贴政策的减贫效果进行了定量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在考察期内天津农村贫困状况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其中,务农农户的贫困规模、贫困程度和贫困强度均远远大于非农经营农户、务工农户和兼业农户;政府2005年和2008年人均300元和500元的补贴对天津农村地区整体上产生的减贫效果非常有限;补贴对务农农户的减贫效果最明显,而对务工农户、非农经营农户与兼业务工农户的减贫效果均不明显;此外,虽然2008年政府提高了补贴的标准,但是受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整体减贫效果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森  于卫东  王庆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庄天慧  
加快四川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促使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是新世纪四川农村反贫困工作面临的迫切任务,也是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进入21世纪,四川农村贫困面临着许多问题,其成因复杂,因此,四川农村反贫困必须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在思路上实现“七个转变”,在措施上着力于制度、产业的创新和环境的塑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平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多年来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所掌握的大量详实资料,研究分析改革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的确定、调整等问题,以便于客观地描述和评价中国农村贫困的变化情况及特征,为进一步作好九十年代中国的反贫困战略工作提供参考线索。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楚永生  
消除农村贫困,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中国政府的长期奋斗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府正式承担起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历史责任,专门成立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并在省、地、县三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许源源  
反贫困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扶贫绩效日减、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的关键时期,我国各级政府应承担发展经济、提供公共服务、提供发展机会和推动公正实现的责任,其责任实现的途径主要包括科学利用扶贫资金、政府主导和市场化改革相结合、调动农民参与扶贫的积极性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洪兴建,高鸿桢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four common poverty indices,then analyses the decomposed model of anti poverty.In the end,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anti poverty effect of Chinese country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o reduce the poverty intensity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not only the 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the income redistribution.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赖景生  
新时期西部农村反贫困,对于推进城乡统筹、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特殊的重大战略意义。对大量的调查数据资料分析表明,新时期西部农村贫困除了人口数量大分布广之外,还呈现贫困程度深、边境性、民族性与脆弱生态环境空间分布高度一致性等新的特征。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必须将农村反贫困问题纳入其要义之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永忠  范龙昌  
文章认为,新形势下农村贫困问题复杂:绝对贫困大有改善,相对贫困日益突出,返贫现象凸显严重,追根溯源权利贫困是导致农村贫困的根源。文章透过制度分析,通过重塑农村组织,深化市场体制,完善制度创新,强化运行机制,厉行执行监督系统化措施,构建农村反贫困长效治理机制,强化制度之间的联动效应,将农村贫困治理融入区域和整体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框架内,实现农村扶贫工作的良性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兰妹  王飞跃  
文章运用2010年与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近年来我国农村反贫困的成效,发现政府的扶贫措施对于农户脱贫并没有起到明显成效,旨在鼓励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业直接补贴虽然覆盖面十分广泛,但是反贫困效果也不显著;非官方的社会渠道对于贫困农户的资助仍是亲戚间的帮衬在起到显著作用;大多数农户可以依靠自身能力摆脱贫困状态,这主要凭借健康的身体条件外出务工所得。另外,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扩大农业耕种面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减贫功能,这为我国正在推行的土地流转政策提供了极有力的支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鹏  余小方  程飞  
在对贫困的概念和内涵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贫困的基本特征是:(1)经济贫困与环境贫困共存;(2)经济贫困与文化贫困共存;(3)返贫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应纠正反贫困工作中的偏差,提高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思想认识,增强农业造血功能,促进农业自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宗胜  沈扬扬  周云波  
借用非参数核密度方法,本文利用历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分组数据,绘制了农村最低收入户的绝对和相对收入分布图,详细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变动状况。研究发现,在农村绝对贫困逐步得到缓解(但最贫困人口数量似有所上升)的同时,相对贫困状况日趋恶化;贫困人口持续减少的"表象",主要是由于其测度标准即贫困线绝对值长期保持不变,或其增幅阶段性放缓造成的。换言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正是由于测量贫困的相对数值相应地下降,才保持了贫困率的逐步下降。对此,本文建议重视相对贫困问题,设定"相对贫困线"为贫困度量的另一把尺子,以便有效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庆林  
中国的农村贫困与反贫困对策段庆林1978-1995年间,中国的农村经济改革和政府开发扶贫,加速了全国各地区农村经济的全面增长,使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在摆脱绝对贫困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累计有1.85亿农民脱贫。据初步测算,1978-1985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冬梅  
"市场失灵"的不可避免和"政府失灵"的客观存在,使中国农村反贫困中市场与政府如何结合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具体划分农村反贫困中公共物品和非公共物品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应通过制度创新成为公共物品的唯一提供者或提供者之一,而通过其在营利性领域与企业的合作以及在非营利性领域内与NGO组织的合作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的作用,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祖祥  范传强  何耀  
本文给出了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收入分配分组数据评估我国农村贫困的方法,并使用国际上应用广泛的几种贫困指数,对我国农村贫困进行了评估。计算结果说明,在绝对贫困线之下,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目前大约为2500万左右,贫困发生率大约为3.1%,如果使用所选择的相对贫困线,则贫困人口与贫困发生率都显著增加。同时在所考虑的几种贫困线之下,所有贫困指数都趋于上升。这说明我国农村贫困问题持续朝严重的方向发展,这种变化趋势值得高度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