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84)
- 2023(15132)
- 2022(12876)
- 2021(12041)
- 2020(9845)
- 2019(22916)
- 2018(22864)
- 2017(43824)
- 2016(23976)
- 2015(26899)
- 2014(27046)
- 2013(26798)
- 2012(24962)
- 2011(22747)
- 2010(22833)
- 2009(20840)
- 2008(20193)
- 2007(17803)
- 2006(15926)
- 2005(14145)
- 学科
- 济(105262)
- 经济(105161)
- 管理(66841)
- 业(61996)
- 企(49879)
- 企业(49879)
- 方法(43960)
- 数学(38247)
- 数学方法(37697)
- 中国(31389)
- 地方(28165)
- 农(27032)
- 业经(23321)
- 学(21992)
- 财(20557)
- 农业(18532)
- 环境(17350)
- 和(16719)
- 制(16601)
- 贸(16492)
- 贸易(16476)
- 理论(16463)
- 易(15837)
- 技术(15565)
- 发(15384)
- 银(15189)
- 银行(15149)
- 融(14838)
- 金融(14836)
- 地方经济(14681)
- 机构
- 大学(339352)
- 学院(338901)
- 管理(134347)
- 济(132910)
- 经济(129811)
- 研究(118851)
- 理学(115714)
- 理学院(114309)
- 管理学(112047)
- 管理学院(111416)
- 中国(87722)
- 科学(75514)
- 京(75104)
- 所(60306)
- 财(58422)
- 农(55915)
- 研究所(54982)
- 中心(53548)
- 业大(51194)
- 江(50420)
- 北京(48245)
- 范(47748)
- 师范(47331)
- 财经(46598)
- 院(43505)
- 农业(43497)
- 经(42336)
- 州(42013)
- 经济学(38729)
- 师范大学(38272)
- 基金
- 项目(232931)
- 科学(182840)
- 研究(169340)
- 基金(167054)
- 家(145791)
- 国家(144543)
- 科学基金(124042)
- 社会(105596)
- 社会科(100043)
- 社会科学(100018)
- 省(91522)
- 基金项目(88879)
- 自然(81323)
- 自然科(79358)
- 自然科学(79343)
- 自然科学基金(77829)
- 划(77384)
- 教育(77371)
- 编号(69519)
- 资助(69163)
- 成果(56071)
- 发(53163)
- 重点(52013)
- 部(50361)
- 课题(48557)
- 创(47726)
- 创新(44445)
- 科研(43967)
- 教育部(42744)
- 国家社会(42702)
- 期刊
- 济(150634)
- 经济(150634)
- 研究(101563)
- 中国(69737)
- 学报(53402)
- 农(50843)
- 科学(50180)
- 管理(49657)
- 财(41249)
- 教育(40697)
- 大学(39662)
- 学学(36995)
- 农业(35698)
- 技术(30356)
- 融(29412)
- 金融(29412)
- 业经(25698)
- 经济研究(23426)
- 财经(21666)
- 问题(20818)
- 图书(20645)
- 经(18471)
- 业(18469)
- 资源(17821)
- 科技(16986)
- 技术经济(16753)
- 理论(16425)
- 现代(15820)
- 发(15679)
- 统计(15415)
共检索到508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云刚
本文通过对东北区资源型城市———伊春市的发展状态的分析 ,揭示了伊春正在走向衰退的现状 ,并指出国家发展政策的转变、城市本身的体制和机制的滞后、资源、区位和环境的变化等因素是造成伊春发展衰退的主要原因。基于制约因素的分析 ,提出了分解林业企业、发展森林生态经济、拓宽就业渠道、营造城市投资环境等促进伊春城市转型的调控对策。本文通过对伊春的个案分析 ,借以丰富东北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臧淑英 李丹 韩冬冰
随着人类对资源的不断利用,资源型城市大都面临着转型问题,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既是一个需要研究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伊春市经济资本和技术资本发展困境分析,采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了资源型城市伊春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得出此地区尚未出现生态赤字,但对它的转型却迫在眉睫,据此提出了伊春市应向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转型的思路及实现路径和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士陈
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地域经济系统———伊春市地域经济系统形成演化过程的分析,揭示了影响和制约其运行发展的机制和障碍性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调控思路与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迅
作为国有林区的典型代表,伊春市在全国率先试点探索林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国有林区改革之后,经济年均保持在11.8%的增长态势。但随着转型和改革的逐渐深入,资源性、体制性、结构性、社会性等矛盾叠加显现,城市发展重新深陷"两危"困境。2014年上半年,伊春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10.5%,转型和改革后首次出现负增长,如何破解并盘活现有经济要素实现以市场化方式引导和优化金融资源支持城市转型,是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华景伟
分析了伊春国有林区在资源、体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四大矛盾,以及接续替代产业支撑力度弱、创新企业少,优势珍贵树种面临消亡、育林基金严重不足等现状,认为通过实施“天保”工程、停伐红松林、规划四大经济聚集区等,伊春已具备国有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条件。为实现转型需采取对策: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施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林下经济,调减木材产量,发展替代产业,发展非国有经济,搞好对俄贸易等。
关键词:
城市经济转型 现状 内容 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洪山 吴天博 田刚
伊春市政府职能定位主要存在政企不分,对社会管理不到位,在文化宣传和教育方面投入力度欠缺和对教育不够重视等问题,鉴于此,首先提出政府职能定位应遵循生态文明建设优先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服务原则和林业产业适度发展原则;然后确定政府职能定位目标就是建立服务型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使政府的工作重心逐步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移;最后相应提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政府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切实解决居民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和加快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保障措施。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政府职能 定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臧淑英 吴相利 伊仙美
伊春市是以森林资源为主的资源型城市,是全国最大的林区之一,经过50年的超负荷开发,已面临“林竭城衰”的困境。保护好森林,发展区域经济,实现林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好接续产业。国家已把伊春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试点。文章在分析伊春市经济转型的结构性障碍、特有主导资源———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损益评价、接续产业发展优势基础上,提出了伊春市新时期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线路图。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黄凤
文章以典型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伊春市为例,分析了林业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增长、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公共服务水平低和社会负担沉重等问题。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伊春市应通过优化产业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等实现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林业资源型城市 经济转型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黄凤
文章以典型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伊春市为例,分析了林业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增长、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公共服务水平低和社会负担沉重等问题。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伊春市应通过优化产业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等实现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林业资源型城市 经济转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国飞 赵丹 王玉芳
通过参考相关的研究文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别从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4个方面提出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措施。结果表明:伊春市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不断上升的,其中经济支持系统上升较稳定,社会支持、环境支持和生态供给系统较波动,且木质产业、科技与收入、污染治理、水资源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较大。因此,要向非木质产业转型,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节能减排,合理利用水资源等,从而进一步推进林业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世瑛
对伊春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在分析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伊春林区个体私有经济跨世纪发展的基本框架与走势,提出了措施。目前全市非国有经济占全市总产值的比重达53%,个体私营经济占非国有经济的产值为11%。个体私营经济这种自我发展、产权明晰的所有制形式,在进入成长发展阶段后已成为大有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相利 庄海燕
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伊春市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关系进行仿真模拟,得到伊春市未来20年的发展趋势。目前伊春的发展态势未达到良好或优质水平,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仍存诸多问题,工业、林业的发展还需进一步巩固与稳定;基于持续发展取向,依据仿真结果设定了伊春市持续发展的常规发展模式、适度发展模式与经济高速发展模式三种方案,筛查选取了适度发展模式作为伊春市未来20年发展的最佳方案,为实现方案顺利实施,研究从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伊春市发展战略设计,有效调控发展走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朝辉 耿玉德
结合林业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格局与经济社会现状,构建区域系统耦合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考察分析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生态与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发展度。结果表明:第一,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发展运行呈现整体上升态势,生态与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发展度显著增强;第二,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经历严重失调发展-轻度失调发展-低级协调发展-良好协调发展阶段,并呈现为生态损益-同步发展-生态导向的动态发展特征;第三,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生态与经济社会系统良性协调发展,但经济社会系统略滞后于自然生态系统发展水平。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壮 赵红艳
文章以伊春市作为个案研究,探讨了森林生态旅游的战略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伊春市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经过近些年的强力推进,已经成为中国著名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健康养生福地和夏季最佳避暑胜地。但是,森林生态旅游产业作为伊春市的龙头产业,还存在对外宣传力度弱、准度差,各景区垄断性优势不明显、与文化艺术耦合联动不足等问题。未来伊春市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要在大力开展多角度精准营销、深度开拓目标客源市场、打造强势节庆品牌等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关键词:
森林 生态旅游 产业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高玉娟 李丽
文章在界定了国有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以伊春市为例,从环境资源、监管力度、产业结构及生活方式和生态意识四个方面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由此发现目前伊春市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仍存在资源形势严峻、信息公开时效性较弱、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和公众生态责任与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并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 政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