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32)
- 2023(15871)
- 2022(13783)
- 2021(13222)
- 2020(10822)
- 2019(24622)
- 2018(24953)
- 2017(45920)
- 2016(25080)
- 2015(28121)
- 2014(27574)
- 2013(26067)
- 2012(23583)
- 2011(21274)
- 2010(21608)
- 2009(19785)
- 2008(19026)
- 2007(16667)
- 2006(14739)
- 2005(12869)
- 学科
- 济(88482)
- 经济(88367)
- 管理(74387)
- 业(67872)
- 企(60280)
- 企业(60280)
- 方法(38284)
- 数学(31477)
- 数学方法(31008)
- 中国(26098)
- 财(24079)
- 农(23744)
- 业经(22914)
- 理论(21020)
- 学(20330)
- 制(20244)
- 技术(19889)
- 地方(17268)
- 教育(17260)
- 和(15907)
- 农业(15398)
- 银(15050)
- 银行(15013)
- 贸(15004)
- 贸易(14989)
- 体(14838)
- 教学(14730)
- 务(14590)
- 财务(14523)
- 易(14511)
- 机构
- 大学(340211)
- 学院(337124)
- 管理(132247)
- 济(127089)
- 经济(124059)
- 理学(114217)
- 理学院(112954)
- 管理学(110876)
- 管理学院(110247)
- 研究(109465)
- 中国(80072)
- 京(72188)
- 科学(66918)
- 财(61459)
- 所(52962)
- 江(49851)
- 范(49636)
- 师范(49238)
- 中心(49018)
- 财经(48105)
- 研究所(48056)
- 农(46588)
- 业大(46467)
- 北京(45988)
- 经(43620)
- 州(40932)
- 院(40073)
- 师范大学(39489)
- 经济学(37578)
- 技术(37231)
- 基金
- 项目(227223)
- 科学(178589)
- 研究(174590)
- 基金(160923)
- 家(138015)
- 国家(136737)
- 科学基金(118304)
- 社会(107671)
- 社会科(101659)
- 社会科学(101634)
- 省(90551)
- 基金项目(85245)
- 教育(83152)
- 划(75238)
- 自然(74474)
- 编号(73567)
- 自然科(72722)
- 自然科学(72708)
- 自然科学基金(71404)
- 资助(64260)
- 成果(61958)
- 课题(51811)
- 创(50986)
- 重点(50853)
- 部(49626)
- 发(47920)
- 创新(46767)
- 项目编号(46206)
- 大学(44143)
- 教育部(43511)
- 期刊
- 济(143676)
- 经济(143676)
- 研究(105163)
- 中国(71748)
- 教育(58925)
- 管理(51526)
- 学报(49800)
- 财(47735)
- 科学(45882)
- 农(42559)
- 大学(39071)
- 学学(35137)
- 技术(31712)
- 农业(29598)
- 融(27100)
- 金融(27100)
- 业经(23951)
- 财经(23674)
- 经济研究(22809)
- 图书(22212)
- 经(20390)
- 科技(17668)
- 问题(17426)
- 理论(16080)
- 技术经济(15481)
- 坛(15393)
- 论坛(15393)
- 职业(15313)
- 业(15304)
- 版(15287)
共检索到502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芳
自国家教育部门将思政理论课程地位提升至专业教育学科以来,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专家与学者对思政理论课程进行了全面且深入地研究,并从中获得颇多学术研究成果,对各高等院校推动思政理论课教学在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有机渗透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深究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实践是时代发展必然趋势。对此,笔者将结合李雅茹主编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分析当今社会对思政理论课教学所提的全新优化改革发展要求,思考如何促进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实践,以助力强化思政理论课整体教学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金祥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快实践教学创新,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是实践教学的导向,也是高校德育的回归。本文基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视角,以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为例,探讨了新时期如何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养成教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波
高校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关键一环,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为祖国伟大复兴事业培养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离不开高校思政课程的教育作用。自新中国成立至今70余年,我国已形成了独具自身特色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课程设置科学和完整。在此基础上,我国思政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向外部探究,试图通过一系列探索获取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实质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思政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由李雅茹编著、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一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戴海东
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紧密结合和切实依托地方资源,研究地方经济社会实际,结合区域大学生思想特点,以理论研究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强调教学方法创新,把理论教学与学生党建、社会实践等青年工作相结合,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以富有地方特色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理论魅力感染学生、说服学生,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
温州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新华
文章指出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进而剖析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路径: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和内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制度保障;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全面领导。
关键词:
新时代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志宏
运用系统论整体性视野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问题,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因应时代的呼声,在与时代同步中"活"起来。联合校内外多学科开展"课程思政"的协同研究和实践协同,提高全员育人水平。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从理念、内容、定位、规律、主体、方法等维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要求新举措。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来看,呈现出多种教学方法改革模式。然而,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仅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淳
自近代提倡"民主"与"科学"以来,中国人的思想在封建之中逐渐开放。在民主革命完成后,国人内心深怀革命精神。在全民族抗战的历程中,中国教育就将大无畏的爱国精神融入教学内容。新中国之初,中国人对国家的稳定和和平深感不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进
目前,我国各地高校都在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方法,尤其是新冠疫情的影响,“互联网+思政课”建设,成为思政课程教学创新的主要形势。《互联网+视域下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一书不仅对“互联网+”教育的功能、定位、内涵等进行了详细阐释,更指出了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办法。本文围绕着该书内容进行研读,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措施,更好地发挥出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星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发挥着育人教化重要功能。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给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特点,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增强政治课教学的理论性、时效性和实效性,是新时期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核心。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政治课 教学改革 思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治东 黄明元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注重引领和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基于价值观念引导内在机理,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有三重维度:立足“五大范畴”,深入把握思政课改革创新理路;深化“四大体系”,明确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进路;实施“三项融合”,积极拓展思政课改革创新思路。
关键词:
思政课 改革创新 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剑新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学"式向"导学"式转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研究,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和构建,力求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及其评价的新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龙丽波
思政教育是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结合历年来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相关文件,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升思政教育理论课教学工作实效性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部分高校结合自身生源质量、教师队伍、教育资源等实际情况,展开相关尝试与探索,可为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政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参考。由董前程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究》一书,是一本系统研究当前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的专著。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爱琴 王世海
研究工学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是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现实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本质诉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由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转向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把企业精神融入课堂理论教学;把企业文化融入校内实践教学;以企业为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的独特路径,帮助学生增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早完成向职业人和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建效
通过了解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认清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理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思路。对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进行研究探讨,以期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卓有成效地提高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关键词:
高职高专 思想政治理论课 改革与创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胜 周润
新媒体新技术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的变革演进与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也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媒体新技术在提升教学实效性、优化教学考核和评价机制、完善资源库建设和推进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有其优势,在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点、技术依赖问题和成本投入等方面要避免不足。为此要更新教学理念、加强师生培训和完善硬件建设,扬长避短,使新媒体新技术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