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16)
2023(7740)
2022(6224)
2021(6362)
2020(4627)
2019(11321)
2018(11457)
2017(18290)
2016(11550)
2015(13012)
2014(13535)
2013(11781)
2012(10575)
2011(9673)
2010(10220)
2009(8613)
2008(8512)
2007(7587)
2006(6956)
2005(6479)
作者
(27032)
(22313)
(22310)
(21742)
(14276)
(10882)
(10389)
(8915)
(8667)
(8273)
(7724)
(7649)
(7217)
(7172)
(7025)
(7007)
(6896)
(6574)
(6539)
(6456)
(6212)
(5460)
(5448)
(5360)
(5246)
(5160)
(5112)
(5019)
(4676)
(4529)
学科
(31664)
经济(31618)
管理(22738)
教育(22030)
(17465)
中国(16813)
(15728)
企业(15728)
理论(14253)
教学(12290)
方法(10475)
(10157)
(9678)
业经(9601)
(9301)
(8346)
数学(7854)
数学方法(7619)
(7360)
学法(7293)
教学法(7293)
(7124)
地方(7099)
农业(6602)
技术(6318)
学理(6184)
学理论(6184)
(6107)
发展(6082)
学校(5963)
机构
学院(139985)
大学(137492)
研究(51594)
(44041)
管理(42664)
经济(42539)
理学(35169)
理学院(34648)
管理学(33816)
教育(33555)
管理学院(33533)
中国(33348)
(31976)
(30864)
师范(30707)
科学(29473)
职业(26528)
技术(25274)
(25039)
师范大学(24996)
(24664)
(24506)
研究所(22485)
中心(21712)
北京(21613)
(19633)
(19407)
职业技术(18723)
技术学院(17735)
财经(17337)
基金
项目(83905)
研究(76432)
科学(66195)
基金(51435)
教育(46067)
(42543)
社会(42193)
国家(41893)
社会科(39314)
社会科学(39302)
(37578)
编号(37099)
科学基金(34875)
成果(33543)
(32471)
课题(31091)
(27361)
基金项目(25427)
规划(22074)
项目编号(21376)
重点(21363)
(20712)
资助(20185)
(20137)
(19699)
(19655)
研究成果(18213)
(18199)
自然(17988)
(17763)
期刊
教育(65409)
(56865)
经济(56865)
研究(54755)
中国(46842)
技术(21261)
职业(20796)
(19358)
管理(16497)
学报(15867)
(15562)
科学(14879)
大学(14024)
技术教育(13676)
职业技术(13676)
职业技术教育(13676)
学学(10935)
(10915)
金融(10915)
农业(10584)
(10292)
论坛(10292)
业经(8952)
财经(8654)
经济研究(8359)
高等(8103)
图书(8045)
(7774)
(7648)
成人(7183)
共检索到235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夏涛  赵秦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颁布与实施开启了教育评价系统性综合改革的新征程。高职院校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评价改革的精神,调整评价内容,改革评价机制,创新评价手段,构建富有时代特征的学校、教师、学生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努力通过改革实践着力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评价体系,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进与实践提供有效经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阿莉   郭社军   李士森  
改革目标绩效评价体系、提高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能力,对落实新时代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对高职院校组织管理特征和工作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探讨了高职院校团队工作和多任务工作特征对激励效果的影响,论证了学校内设机构的最优行为选择及其应对措施,进而阐述了高职院校目标绩效评价改革的思路和ABC目标绩效评价模式实践,以期为高职院校目标绩效评价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敦泽  
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升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进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家、校、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但一些高职院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劳动教育教师缺乏专业素养,开展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性,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不完善,学生劳动的自觉性不足,监督考评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安全保障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鉴于此,应进一步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合理设置劳动教育课程,科学编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教材体系,拓展劳动教育的场所和载体平台,广泛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优化劳动教育环境氛围,健全劳动教育考核激励制度,健全经费投入和安全保障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正华  
以计划行为理论、SIT创新思维等理论为指导,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在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实训、创新创业师资培训方面开展广泛的探索和实践,使高职学生感受到创新创业典型示范性作用,培养创新精神,并使之与创业就业技能成长相融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宁   符刚  
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对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明确了总体要求,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应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亲和力、感染力。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应从理想信念、精神力量、行为准则三个层面准确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深刻理解其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构建“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把握知信行循序渐进的内在转化逻辑,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法与载体,推动爱国主义与技能教育融合共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潘思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颇受关注。新时期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的关键途径。由蒋新革等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高职产教融合路径研究》一书,基于案例分析的方法,从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史出发,讨论市场机制发挥的决定性作用,并提出从制度保证的角度解决对外开放的实施问题。本书选题新颖且有较强实践性,论述了新时代产教融合的内涵特征和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类型,对现代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校企文化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及治理体系等改革内容加以探究,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及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磊  
新时代教育评价类型化改革的目的是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轨并行,有条件融合”的现代化教育评价体系。首先,以类型评价导向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进程;其次,纠偏社会大众对技术技能的固有偏见,加速迈进技能型社会;最后,尊重不同类型知识的习得规律,助推不同禀赋学生健康成长。然而,在教育评价类型化改革进程中却存在如下困境:一是教育评价体系改革难度与社会影响力过载的“结构性”困境;二是高考文化惯性与精英主义双重评价桎梏的文化再生产困境;三是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导致评价筛选功能过强的资源分布困境。为保障新时代教育评价类型化改革的效果,应该走差异化发展路径:第一,学校教育贯彻差异化教育理念,树立类型化评价观;第二,考试改革坚持培养差异化人才,建立类型化评价机制;第三,多主体落实差异化用人评价,营造类型化评价社会文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丽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高职院校教育帮扶是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和农村发展需要的重要行动。高职院校在"三农"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应根据现实需求、自身特色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到现实的路径,在改变"去农化"教育现状中展现自身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建平  
新时代背景下,加快高职教育形态变革,必须牢牢以产教融合为发展主线。在当前高职产教融合实践中,面临政府与市场关系失衡、治理模式滞后、校企资源共享薄弱以及缺乏完善的系统支持等问题。据此,建议通过建立政府清单机制,保障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平衡;推动赋权增能,发挥行业协会等中间性组织在产教融合中的作用;以职教集团为平台,深化产教融合资源的共享程度,促成资源双向流动;建立健全高职产教融合的保障体系;改进治理模式,推进高职产教融合治理的现代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薛金增  张丽娜  祝国仓  
应用主体教育的理论,通过对道德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分析,探讨在青年教师师德教育活动中发挥其主体性、增强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新华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德育是新时代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举措。高职德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价值取向,如何将高职德育育人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起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效果,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此,提出新时代高职德育育人工作的实践路径:顶层设计,明确责任主体,完善德育育人运转机制;因地制宜,彰显时代特色,贯穿“三全育人”全过程;品牌建设,创新引领带动,实现德育育人标准化、规范化;资源共享,多元互动联合,建立健全德育育人平台载体,在深化高职育人使命中推进德育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小娃  
治理改革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改革与研究中的焦点话题。高职院校治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关注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在此理论框架之内,高职院校治理存在政府干预过度、行业企业参与不足及内部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不合理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治理改革的方向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政府、行业企业等主体的角色定位,完善董事会下的治理机制,推进学术权力制度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真真  卞常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性课程,教学是办好思政课的中心任务,其实效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道德素质高、政治素养强的新时代大学生。当前,我们高校思政课教学还存在认知片面、模式固化、师资水平不齐、评价体制机制不配套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办好思政课要有清晰的认知,推动课堂大革命,加强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建设,配套教学评价标准,充分发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育人实效。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苑骅  
研究保险理论指导保险实践中国保险学会副会长苑骅国内保险业务停办20年之后,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首先遇到的难题之一就是保险理论的缺乏,科学的理论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并经过检验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正确反映。《保险研究》一创刊就肩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