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50)
- 2023(4085)
- 2022(3359)
- 2021(3368)
- 2020(2405)
- 2019(5452)
- 2018(5243)
- 2017(7553)
- 2016(5214)
- 2015(6460)
- 2014(6708)
- 2013(5361)
- 2012(4723)
- 2011(4244)
- 2010(4504)
- 2009(3237)
- 2008(2857)
- 2007(2752)
- 2006(2314)
- 2005(1962)
- 学科
- 教育(9433)
- 教学(8635)
- 管理(8340)
- 济(8111)
- 经济(8108)
- 理论(6839)
- 中国(6194)
- 业(6173)
- 学法(5835)
- 教学法(5835)
- 学理(5045)
- 学理论(5045)
- 农(4892)
- 学校(4505)
- 企(4429)
- 企业(4429)
- 政治(4169)
- 思想(4117)
- 思想政治(4033)
- 政治教育(4033)
- 治教(4033)
- 德育(3992)
- 业经(3523)
- 技术(3342)
- 农业(3295)
- 高等(2994)
- 研究(2953)
- 学(2649)
- 地方(2554)
- 职业(2447)
- 机构
- 学院(63360)
- 大学(52066)
- 职业(19238)
- 研究(18998)
- 技术(17660)
- 职业技术(13930)
- 技术学院(13829)
- 管理(13537)
- 济(13135)
- 科学(12816)
- 经济(12489)
- 教育(12335)
- 范(12233)
- 师范(12105)
- 京(11699)
- 江(11386)
- 中国(11276)
- 理学(11181)
- 理学院(10948)
- 管理学(10394)
- 管理学院(10308)
- 农(9910)
- 州(9684)
- 所(9617)
- 师范大学(8891)
- 业大(8769)
- 研究所(8768)
- 中心(8140)
- 农业(7766)
- 院(7566)
共检索到96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琦
随着中国进入了新时代,培育新青年的奋斗精神有着重大的价值意蕴。高职生作为新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奋斗精神的培育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如高职生对奋斗精神的认识不足、认可度不高、意志薄弱、有效实践欠缺等,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培育奋斗精神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 奋斗精神 培育 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陆颖龙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奋斗精神,以实际行动建功新时代。培养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可以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品德修为、担当时代责任、练就过硬本领。高校要把握关键抓住根本,引导大学生勇担奋斗使命,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激扬奋斗热情,拓展奋斗路径。
关键词:
奋斗精神 大学生 时代新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瞳
红色文化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历史性、革命性、教育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蕴含着强烈的爱国奋斗精神,是激发家国情怀,焕发奋斗精神的宝贵资源。红色文化蕴含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奋斗精神培育的思想资源,是滋养大学生新时代爱国奋斗精神的文化土壤和重要载体。将红色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爱国奋斗精神培育融合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红色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俊
高职院校是培育工匠精神的主阵地,肩负着培育新时代工匠人才的重要职责。新时代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要以树匠心、立匠德、砺匠技、成匠才为目标,为此,文章提出要共建政校企协同机制,协同培育工匠精神;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贯通培育工匠精神;建设职业化校园文化,涵养培育工匠精神;深化三大类课程改革,渗透培育工匠精神,以期提升工匠精神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工匠精神 目标维度 实现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春玲
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底色。工科院校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以及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此,需要工科院校更新教育理念,整合教育资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把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
新时代 工科院校 工匠精神 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青春 桂德怀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工匠人才培育的使命。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专心致志的品格、一丝不苟的品行、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淡泊名利的敬业精神。本文从校园工匠文化、校企深度合作、教学做合一、全面素质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等5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 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珂
习近平总书记近300字的回信,内涵深刻、意义重大,是一个载入劳模教育史册的里程碑。将劳模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可以为大学生德育提供生动形象的案例。引导大学生培育深厚的劳动情怀,塑造"崇尚劳动崇尚创造"的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让劳动模范有更多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是党和国家对劳模群体的关怀和厚爱。日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的全体在校学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会,表达了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的决心。4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芮明珠
社团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大学生社团文化与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所需要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紧密相连,具有独特社会、实践和主体价值意蕴。从实践层面来看,社团在"工匠精神"培育中,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引领功能、载体功能和激励功能。时代赋予了"工匠精神"全新的内涵与价值,高职院校承担着重要的职业人才培养功能,需要全面认识大学生社团在高职生"工匠精神"培育中的地位,优化相应制度环境,营造"工匠精神"文化氛围,充分利用专业社团培育"工匠精神"。
关键词:
高职生 “工匠精神” 社团文化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晓光
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被赋予新内涵。高职院校要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针对办学理念、教师素质、校企合作、学生素养等困境,科学做好顶层设计、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学生德育、强化专业实训、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关键词:
新时代 工匠精神 高职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晓 朱巍
从"工匠精神"的时代变迁入手,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所具有的新内涵与新特质,立足学生、高校和社会发展需求,明确高职学生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重点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开展高职学生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思考:认识"工匠精神",提高职业认同感;弘扬"工匠精神",构筑文化大环境;体现"工匠精神",强化内容与价值取向;践行"工匠精神",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新时代 工匠精神培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友力
培养"工匠精神"和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是新时期对职业院校的新要求,需要将两者有机融合,找寻其价值实践路径。培养"工匠精神"要走出误区,"工匠精神"与"立德树人"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路径,要树立一种理念,"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注重两个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引导的统一;构建三全模式,形成立德树人合力;设计四大模块,构建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五大机制,营造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
大国工匠 工匠精神 立德树人 职业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铭钟 郝亚杰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新阶段,同时,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时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错之年,培育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容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具有深远而长久的意义。科学家精神就是体现科学精神的科学文化在科学家身上的集中投射,要以科学文化涵养科学精神,以科学精神铸造科学家精神,让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种子在祖国大地上深扎根、扎深根、结硕果。
关键词:
新时代 科学家精神 培育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卉
"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社会、企业、学校等方面对工匠身份、工匠文化及"工匠精神"的认识偏差,是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为此,文章从开展职业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培育路径,以期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 现实困境 培育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志红
“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升级提质的精神支柱,培育“工匠精神”是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内在发展的迫切要求。但当前学校育人对“工匠精神”缺乏整体培养计划及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通过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校园文化,优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等培养路径来滋养工匠行为。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 路径探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冯宝晶
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是履行立德树人使命任务的需要,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思政课融入"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观教育,开展工匠精神情感体验式专题教学,构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强化教师队伍的工匠精神培育能力来加强工匠精神培育。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 工匠精神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