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0)
- 2023(10952)
- 2022(9308)
- 2021(9230)
- 2020(7600)
- 2019(17680)
- 2018(17891)
- 2017(31707)
- 2016(18360)
- 2015(20545)
- 2014(20643)
- 2013(18778)
- 2012(16844)
- 2011(14897)
- 2010(15000)
- 2009(12776)
- 2008(11948)
- 2007(10168)
- 2006(8980)
- 2005(7878)
- 学科
- 济(58732)
- 经济(58652)
- 管理(43353)
- 业(39368)
- 企(32329)
- 企业(32329)
- 方法(28659)
- 数学(25740)
- 数学方法(25301)
- 中国(23560)
- 教育(22566)
- 农(17004)
- 财(16678)
- 理论(15139)
- 制(14017)
- 学(12858)
- 业经(12746)
- 教学(12192)
- 农业(11121)
- 技术(10574)
- 体(10120)
- 地方(10000)
- 银(9610)
- 银行(9597)
- 贸(9570)
- 贸易(9564)
- 易(9330)
- 务(9289)
- 财务(9251)
- 财务管理(9227)
- 机构
- 学院(225130)
- 大学(224691)
- 济(85297)
- 经济(83423)
- 管理(81178)
- 研究(73160)
- 理学(69905)
- 理学院(69111)
- 管理学(67725)
- 管理学院(67263)
- 中国(50629)
- 京(47140)
- 财(41980)
- 科学(41132)
- 范(39110)
- 师范(38834)
- 教育(36241)
- 江(35707)
- 中心(34390)
- 所(33666)
- 财经(32854)
- 师范大学(31722)
- 技术(31399)
- 研究所(30395)
- 经(30111)
- 北京(29757)
- 农(29254)
- 职业(29085)
- 业大(28449)
- 州(27531)
- 基金
- 项目(150230)
- 科学(121422)
- 研究(121092)
- 基金(106378)
- 家(90038)
- 国家(89114)
- 科学基金(77983)
- 社会(74607)
- 社会科(70296)
- 社会科学(70282)
- 教育(66724)
- 省(60886)
- 基金项目(55297)
- 编号(53060)
- 划(52707)
- 自然(48127)
- 自然科(47069)
- 自然科学(47059)
- 自然科学基金(46189)
- 成果(44499)
- 资助(42628)
- 课题(39624)
- 部(35649)
- 重点(35370)
- 年(33611)
- 发(32636)
- 创(32499)
- 教育部(32355)
- 项目编号(32033)
- 规划(31579)
- 期刊
- 济(89961)
- 经济(89961)
- 研究(75195)
- 教育(65622)
- 中国(56652)
- 财(33399)
- 管理(30542)
- 学报(28739)
- 技术(27585)
- 科学(26626)
- 农(25196)
- 大学(24518)
- 学学(21083)
- 职业(20248)
- 融(19127)
- 金融(19127)
- 财经(16678)
- 农业(16476)
- 经(14484)
- 经济研究(14147)
- 业经(14047)
- 技术教育(13261)
- 职业技术(13261)
- 职业技术教育(13261)
- 坛(12234)
- 论坛(12234)
- 图书(11615)
- 问题(11577)
- 理论(10241)
- 发(10240)
共检索到343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潇潇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意识普遍薄弱、劳动价值观存在偏颇、劳动精神尚未养成。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为基础,变革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理念。具体来看,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理解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关系、全面把握劳动的目的性、全面认识劳动与劳动观的发展和变化、追求劳动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劳动教育 高职院校 教育理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文新华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发展了劳动范畴,丰富了劳动范畴的内涵。要坚持在教育体系中加强劳动教育,坚持培养学生正确劳动观。不断探索劳动教育的科学路径,培养综合索质高、劳动本领硬的高素质劳动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少辉
劳动教育是职业教育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活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需要进行前提性反思,即什么样的劳动才具有立德树人之功能。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以“真正自由的劳动”为逻辑前提,规制出“美”的劳动应具有创造性、社会性、实践性,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供给提供了科学的理论遵循。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职业院校需要重视劳动教育的人文价值,增加创造性、协作性的劳动供给,不断提升劳动教育供给质量。
关键词:
劳动美学 职业教育 劳动供给 文化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军
当前,高职学生的劳动精神缺失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佛系"文化在高职学生群体中蔓延,同时人工智能时代也需要学生具备新的劳动素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劳动价值观,劳动技能培养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途径全面建构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明确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顶层设计;探索"多课堂互动"的劳动教育机制;拓展各类培养平台,丰富劳动教育路径选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君进 檀传宝
马克思、恩格斯分别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教育学原理三个维度对劳动价值观进行过十分重要的理论解释。其中,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和劳动创造人本身;政治经济学强调,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剥削是资本主义的社会本性,按劳分配是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原则;教育学原理则强调,劳动形成人的本质,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劳动价值观决定了劳动教育观,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只能是促进学习者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价值观与劳动教育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钰婷 赵志群 郭云瑶
工作学习为本位的职业教育与劳动实践为载体的劳动教育具有实质联系,这种关联即工作是抽象劳动的具体形式。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劳动教育应以职业性的典型工作任务的专业实践为载体,开展职业性劳动教育。马克思的劳动思想为以专业实践为载体的劳动教育提供了学理依据,劳动是人类自我生成和创造的唯一推动力,基于劳动价值观、劳动主体论和劳动辩证法,以专业实践为载体的劳动教育尊重劳动价值、立足劳动实践、关注劳动关系。为了充分实现以专业实践载体的劳动教育,需要在指导思想上超越"适应导向"转向"设计导向",依托区域劳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探索符合职业学习规律的劳动教育内容,创新专业实践活动,实现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思光
本文从创造价值劳动的范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结论,以及价值规律的表述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创新。提出:应把创造价值劳动的范围拓展到人类的一切劳动;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着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科学发展度系数;应把价值规律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改为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着商品价值量,应该把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结论删除。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创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邹升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成果。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指出"自由的社会劳动"是人的本质体现,而"自由的社会劳动"必然经历一个由"劳动异化"和异化劳动向人的复归的发展过程。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人资本逻辑决定了劳动的异化逻辑,而劳动成果向人自身的复归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共享发展是实现劳动异化向劳动者复归的重要途径,而共享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异化 共享发展理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文富 赵秦
新时期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具有整体性、协同性、创造性等基本特征。文章提出高职院校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劳动教育合力,筑牢课堂教学阵地、增强劳动意识,创设多元教育实践平台、提升劳动技能,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科学评价体系,通过上述策略全面推动劳动教育,切实提升劳动教育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实施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红彬 曹刚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战略举措。高职院校承担着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深入探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石、价值意蕴、实践路径,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践体验、行为养成、师德风范、制度评价等方面持续推进劳动教育的常态化开展,既是高职院校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应然之举,也是德智体美劳教育本质的理性回归。
关键词:
新时代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扬帆 周婕
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形势下,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并取得了令人喜闻乐见的成果,我国的经济水平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同时教育事业也随之发展,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此种形势下,传统教学的方式面对当前日新月异的发展已经显得力不从心。由此可见,我们的实践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想使得人才体系的培养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就必然要在教学模式上积极探索创新,在依从教学实际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更新探索新的教育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郝天聪
加快落实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我国职业院校推进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主题。围绕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问题,形成涉及劳动教育内涵、目标、课程、教师、评价等要素在内的问题域丛。在劳动教育内涵方面,应该将体力劳动教育与脑力劳动教育充分结合起来,并重点开展蕴含丰富教育意义的体力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目标方面,应该在强化劳动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学生劳动精神、劳动观念、劳动习惯与品质、劳动能力等劳动素养的培养。在劳动教育课程方面,可通过开设必修课的形式实施专门的劳动教育,强化专业课程、素质拓展课程、讲座课程、活动课程等对劳动教育的渗透。在劳动教育教师方面,要打造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在劳动教育评价方面,要灵活运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方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曙东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所谓简单劳动就是指那些事先不需要经过培训和学习,只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从事的劳动;所谓复杂劳动是指那些事先需要经过培训和学习后,劳动者才有能力从事的劳动。马克思指出:“比重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间内,复杂劳动所创造的劳动价值量数倍于简单劳动。同时,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以简单劳动为标准,对复杂劳动进行量化,进而得出复杂劳动的价值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范婧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实现体面劳动奠定了理论基础,体面劳动体现以"劳动者为本"的全新理念与劳动价值论一脉相承。体面劳动既是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最新发展。实现体面劳动必须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础上,依靠政府、企业、工会以及劳动者个体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使创造价值的劳动活力全面迸发出来,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惠及我国的每一位劳动者。
关键词:
劳动 劳动价值 体面劳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斯扬
21世纪以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数字劳动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目前,学界从多种角度对数字劳动进行界定,但是一些观点之间存在冲突。化解冲突的关键在于回归马克思劳动观。马克思劳动观既包含他对劳动内涵的基本规定,又包含对劳动外延的科学阐述。基于马克思劳动观来界定,数字劳动仍遵循马克思对于劳动内涵的本体论、目的论和唯物论规定。但数字劳动作为一种人类劳动的新形式,发展出了劳动者运用数字劳动工具来改造数据劳动资料并使之符合需要的新内涵。数字劳动不是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颠覆,也不是概念创新,而是对人类劳动发展的拓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