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0)
2023(6923)
2022(5425)
2021(5430)
2020(3924)
2019(9122)
2018(9094)
2017(14211)
2016(9258)
2015(10591)
2014(10644)
2013(9204)
2012(8364)
2011(7475)
2010(7846)
2009(6215)
2008(5881)
2007(5420)
2006(4695)
2005(4409)
作者
(20144)
(16469)
(16435)
(16067)
(10437)
(7747)
(7688)
(6602)
(6290)
(6229)
(5605)
(5554)
(5350)
(5286)
(5249)
(5107)
(5056)
(5029)
(4886)
(4800)
(4398)
(4080)
(4013)
(3950)
(3848)
(3764)
(3755)
(3725)
(3405)
(3368)
学科
教育(21333)
(20061)
经济(20041)
管理(17059)
中国(15466)
(14627)
理论(11147)
教学(10979)
(10610)
企业(10610)
(9107)
方法(7050)
学法(6495)
教学法(6495)
农业(6436)
(6090)
业经(6077)
数学(5732)
(5670)
数学方法(5613)
(5609)
学理(5602)
学理论(5602)
学校(5558)
(5321)
劳动(5304)
技术(5111)
发展(5108)
(4986)
思想(4930)
机构
学院(107381)
大学(102828)
研究(36582)
教育(30648)
(30584)
经济(29491)
管理(29256)
(26016)
师范(25882)
职业(24884)
理学(24482)
理学院(24089)
(23618)
管理学(23433)
管理学院(23198)
技术(22392)
中国(21325)
师范大学(21047)
科学(20185)
(19209)
职业技术(17646)
(17010)
技术学院(16442)
北京(15884)
中心(15845)
(15761)
(15334)
研究所(15263)
(13766)
财经(12048)
基金
项目(65373)
研究(62550)
科学(52413)
教育(40434)
基金(39743)
社会(34444)
(32266)
社会科(32102)
社会科学(32096)
国家(31717)
编号(31511)
(29683)
成果(28199)
科学基金(26604)
课题(26505)
(26210)
(24055)
基金项目(19473)
规划(19007)
项目编号(18072)
(17333)
重点(16973)
(16911)
(15903)
(15876)
研究成果(15529)
资助(15375)
(14974)
(14910)
阶段(14871)
期刊
教育(60629)
研究(41361)
中国(38586)
(36055)
经济(36055)
职业(19985)
技术(17971)
技术教育(13204)
职业技术(13204)
职业技术教育(13204)
(12414)
学报(11383)
(10847)
管理(10815)
大学(10716)
科学(10175)
(9115)
论坛(9115)
学学(8018)
农业(7710)
高等(7124)
(7100)
金融(7100)
业经(6650)
成人(6643)
成人教育(6643)
职教(6616)
图书(6478)
(6469)
高等教育(5921)
共检索到175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敦泽  
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升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进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家、校、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但一些高职院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劳动教育教师缺乏专业素养,开展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性,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不完善,学生劳动的自觉性不足,监督考评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安全保障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鉴于此,应进一步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合理设置劳动教育课程,科学编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教材体系,拓展劳动教育的场所和载体平台,广泛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优化劳动教育环境氛围,健全劳动教育考核激励制度,健全经费投入和安全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磊  
劳动教育既是"五育并举"育人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方式变革创新的重要路径,在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维的限制和束缚,很多高校未能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即便个别院校开展了劳动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机制不健全、形式片面化、观念边缘化、趋向功利化等特征,限制了劳动教育原有功能的发挥和学生的全面成长。文章结合劳动教育在新时期的现实意蕴,针对其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不足,从多个维度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改善措施和有效实践路径,为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效、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进行了有益探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刘文博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把握好劳动教育的原则,探索创新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高校应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完善管理机制,创新载体,促进融合,以生为本,优化评价体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与建设者作出应有贡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秋山  熊龙  
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在职业院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具有综合育人价值,能够加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建设,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在各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应该注重打造劳动特色课程,统筹协调职业院校、社会和家庭,广泛开展劳动社会实践,建立劳动评价机制,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价值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郑瑞强  胡军华  付仙兵  
劳动教育可以树德、增智、健体、育美,劳动育人是"五育并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支撑。高质量开展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工作,准确把握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价值蕴含与逻辑演进,系统思考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方面仍存在的设计碎片化、实践浅层化、评价简单化等问题,优化职业院校劳动教育顶层设计,实施劳动教育能力提升计划,丰富劳动教育形式,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全面推进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落实落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玉曼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地位的路径之一。新时代背景下重新诠释劳动教育的内涵是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前提,也是劳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及促进人性解放的关键。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培养学生的劳动行为和创造适宜的劳动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注重劳动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既要为活动设置清晰的目的,又要注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兴趣集中在劳动过程中;以创造性劳动为主要形式,明晰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刻意义,狠抓知识和技术技能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在劳动过程中坚持手脑结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扬帆  周婕  
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形势下,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并取得了令人喜闻乐见的成果,我国的经济水平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同时教育事业也随之发展,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此种形势下,传统教学的方式面对当前日新月异的发展已经显得力不从心。由此可见,我们的实践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想使得人才体系的培养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就必然要在教学模式上积极探索创新,在依从教学实际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更新探索新的教育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美华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高度重视生产劳动的作用,强调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了劳动的价值、歌颂了劳动的伟大,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但由于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劳动教育的实施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和短板,制约了劳动教育的普及发展和效能转化。因此,当前加强劳动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把劳动教育融入学生学习成长全过程,并完善统筹协同抓落实的制度机制,对于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东  邓昌大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途径。培养当代大学生劳动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对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人格塑造和社会责任感培育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的作用,文章重点研究了如何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并对构建实践教学育人体系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贺文静  
劳动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续传承,也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中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对促进中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都意义重大。加强理论教育、开展实践锻炼、建立协同机制是培育中学生劳动精神的重要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薄爱敬  
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五育并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劳动教育对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意义重大,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是构建现代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面对当前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课程理念滞后、课程规范缺失、课程资源困乏、课程保障不足、课程职责模糊等问题,建议高职院校遵循规范、特色、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四维度”逻辑路径,以期达到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实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东颖  
构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产生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经济社会建设进程中,生发逻辑既体现出明确的任务性特征,又体现出强大的内需性。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应主要围绕强化全社会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强化劳动教育功能保障,在劳动教育中突出职教价值导向等方面,全面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劳家仁  
劳动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理念、融合职业素养培育要求。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现实困惑是在认识层面把劳动教育等同于体力劳动,在实践层面把劳动教育等同于专业技能训练。据此,文章提出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实践理路:科学规划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打造特色校园劳动文化、发挥课程思政在劳动教育中的价值引领作用、突出工匠精神培育和产教融合的职业院校育人特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文富  赵秦  
新时期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具有整体性、协同性、创造性等基本特征。文章提出高职院校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劳动教育合力,筑牢课堂教学阵地、增强劳动意识,创设多元教育实践平台、提升劳动技能,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科学评价体系,通过上述策略全面推动劳动教育,切实提升劳动教育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红彬  曹刚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战略举措。高职院校承担着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深入探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石、价值意蕴、实践路径,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践体验、行为养成、师德风范、制度评价等方面持续推进劳动教育的常态化开展,既是高职院校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应然之举,也是德智体美劳教育本质的理性回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