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2)
- 2023(9049)
- 2022(7553)
- 2021(7022)
- 2020(5423)
- 2019(12650)
- 2018(12205)
- 2017(20377)
- 2016(12830)
- 2015(14748)
- 2014(14877)
- 2013(13445)
- 2012(12478)
- 2011(11503)
- 2010(12162)
- 2009(10356)
- 2008(10268)
- 2007(9586)
- 2006(8726)
- 2005(8102)
- 学科
- 管理(34834)
- 济(34668)
- 经济(34641)
- 业(32051)
- 企(27225)
- 企业(27225)
- 教育(23127)
- 中国(18295)
- 理论(13876)
- 农(12506)
- 财(12274)
- 教学(12200)
- 方法(10930)
- 策(10925)
- 业经(9772)
- 技术(8799)
- 学(8638)
- 数学(8525)
- 数学方法(8283)
- 地方(8262)
- 农业(8148)
- 制(8100)
- 务(7703)
- 财务(7682)
- 财务管理(7672)
- 贸(7614)
- 贸易(7605)
- 发(7577)
- 易(7457)
- 企业财务(7307)
- 机构
- 学院(168237)
- 大学(162951)
- 研究(58875)
- 济(58150)
- 经济(56423)
- 管理(56380)
- 理学(47294)
- 理学院(46686)
- 管理学(45859)
- 管理学院(45480)
- 中国(38080)
- 京(36531)
- 教育(34191)
- 范(32877)
- 师范(32727)
- 科学(32097)
- 财(30099)
- 江(29392)
- 职业(28603)
- 所(28553)
- 技术(28131)
- 师范大学(26251)
- 研究所(25424)
- 中心(25339)
- 北京(24191)
- 州(23236)
- 财经(22503)
- 院(21885)
- 农(20813)
- 经(20317)
- 基金
- 项目(99841)
- 研究(88150)
- 科学(79496)
- 基金(64421)
- 家(53537)
- 国家(52840)
- 教育(51316)
- 社会(49873)
- 社会科(46833)
- 社会科学(46823)
- 科学基金(44909)
- 省(43150)
- 编号(41812)
- 成果(37213)
- 划(37064)
- 课题(34048)
- 基金项目(31692)
- 年(29590)
- 资助(26493)
- 自然(25619)
- 自然科(24967)
- 自然科学(24962)
- 规划(24820)
- 重点(24594)
- 自然科学基金(24519)
- 项目编号(24418)
- 性(24100)
- 发(23605)
- 部(23509)
- 创(21636)
- 期刊
- 济(70132)
- 经济(70132)
- 教育(66517)
- 研究(62086)
- 中国(49620)
- 财(23708)
- 技术(23010)
- 管理(22804)
- 职业(21208)
- 农(19046)
- 学报(18111)
- 科学(17577)
- 大学(15714)
- 融(14582)
- 金融(14582)
- 技术教育(13887)
- 职业技术(13887)
- 职业技术教育(13887)
- 农业(13385)
- 学学(12736)
- 坛(12559)
- 论坛(12559)
- 业经(12080)
- 财经(11056)
- 经济研究(10767)
- 经(9601)
- 图书(8628)
- 发(8619)
- 高等(8266)
- 问题(8208)
共检索到275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茂波 刘冰清
依据应对产业结构升级、满足人民获得感提升、实现自身发展的使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应着重于道德素质、创新创业能力、岗位转换能力、获得幸福的能力。实现上述价值导向,需要强化高职教育相关主体对人才培养质量价值导向的认同度,聚焦国家开放发展战略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搭建开放融合的校企一体化平台,建立多元系统的院校管理体系。同时,需要多部门联动构建优化技术技能人才获得感的社会环境,突出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校企的主体地位,落实多元评价标准,推动高职走出去战略实施的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健
本文从高职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角度提出新兴产业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新要求;运用聚焦策略和跨国合作办学策略重组教育资源,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新路径,基于行动导向策略改革高职人才培养体制,引入政府力量破解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制度瓶颈,并以此角度提出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
新兴产业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定清 陈芹
高职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学导向,明确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更好地面向社会、市场和学生办学。在对目前高职教育中的各种办学导向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对"需求导向"的深入分析,提出以需求为导向是高职教育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切实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导向理论 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钟卫
我国高职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该在目标模式、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就业导向和素质就业等方面,紧紧围绕现代企业人才需求,反思和加大改革力度,用战略眼光办学,才能产生丰硕成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孟
文章首先提出了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分析。然后分析了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思想性歧视和制度性安排造成"非对接"性阻碍,财政投入不足产生"非对接"性制约,传统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需求之间不相匹配,师资队伍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需要之间存在落差。最后阐述了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策略:舆论导向上树立观念转变的"对接",外部保障上进行资金政策的"对接",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上形成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师资队伍上打造专职教师与兼职专家的"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策略 对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梦照 肖灵机 黎志华
高职教育具有校内理论性教学与校外实践性教学在时间和内容上几乎平分秋色的特殊性,校外实践环节面临着教学督导工作如何才能得以有效开展的挑战。要搞好高职教学督导以保障培养质量,首先要在质量观念上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内涵的着重关注方面"在职业技能、"质量形成的关键保障环节"在实践性教学;深刻理解健全和完善高职院校教学督导体系具有多层次动因,宏观上是国家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工匠型人才的需要,中观上是高职教育"提质增效"的现实选择,微观上是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督导延伸、质量确保"的具体措施。在分析了高职教学督导工作尚存制度缺乏"紧扣性"、机构缺乏"独立性"、队伍结构"不合理"、"督教"为要而"督学""督管"缺位、校外实践环节"难寻对象、无从下手"等问题的基础上,就适应强调学生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发展这一高职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在理论体系、机构设置、内容方式、队伍结构、实践环节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新的做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学督导 实践环节 质量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继红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办学定位以及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多元社会评价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多元社会评价机制,重点应解决如何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减少评价反馈信息使用过程的功利化倾向、加强评价方法论的系统化研究、建立常态稳定的评价制度等主要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晓明 张成萍
高职教育改革和管理模式创新是各高职院校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高职院校在改革和发展中,要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主动适应学校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使学校内部诸工作单元形成有机的整体。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寿广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专业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从人才培养方案出发,引入专业群这一概念并明确其内涵,通过对专业群规划与设置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提出了一套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具有普适意义的操作框架,力图解决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推进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明确的思路与方案。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专业群 专业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建
迅速崛起和蓬勃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在现代变革中凸现的一种文化景观。在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高职教育逐渐构建了较具特点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但仍未摆脱传统教育中那种"功利性实用教育"的影响。因此,应进一步从能力本位、人性提升、全面发展三个层面上认识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厚望 龚添妙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培养的基本方向,是高职院校一切教育活动的指南,规定着学生在知识、技能、素养等多方面要达到的标准,也是进行教育评价、评估的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经过了"技术型""实用型""应用型""高技能型""技术技能型"的发展,随着"工匠精神"正式的提出与获得高度的重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又在酝酿着新一轮的调整与改变,"工匠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进行新探索并对其解构与重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 工匠型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昆
文章从高职教育服务自贸区建设的必然性出发,阐明自贸区建设的人才需求导向,提出了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产教融合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结构和改革课程体系、搭建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产学研合作资源平台等高职教育服务自贸区建设的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
自贸区建设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明亮
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为核心,从分析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入手,总结了在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办学理念、产学结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培养目标的确立方式及实现路径、专业学科设置、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学内容调整和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建议。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转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关云飞 肖贻杰 徐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我们认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高等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 培养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家峰
高职教育的评价一般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核心在教育。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关于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讨论才具有重要价值。然而不少院校所构建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已偏离基本的教育轨道。对于此种问题的破解,不仅要深刻认识并正确把握构建科学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价值追求,而且要将科学构建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重点放在评价主体、目标定位、评价思路及方法讲求等方面。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评价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