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7)
2023(5511)
2022(4359)
2021(4248)
2020(2967)
2019(6740)
2018(6378)
2017(10046)
2016(5846)
2015(6833)
2014(6795)
2013(5969)
2012(5393)
2011(4751)
2010(4982)
2009(3811)
2008(3615)
2007(3212)
2006(2680)
2005(2543)
作者
(14256)
(11664)
(11470)
(11391)
(7462)
(5472)
(5350)
(4546)
(4466)
(4387)
(4052)
(3976)
(3802)
(3724)
(3681)
(3647)
(3614)
(3541)
(3467)
(3447)
(3012)
(2879)
(2871)
(2791)
(2711)
(2672)
(2644)
(2643)
(2388)
(2344)
学科
管理(15260)
(14219)
经济(14204)
(11386)
(9772)
企业(9772)
教育(7113)
教学(6908)
理论(6840)
中国(6773)
业经(5718)
(5639)
学法(4878)
教学法(4878)
(4422)
学理(4195)
学理论(4195)
学校(4040)
技术(4017)
农业(3959)
政治(3862)
(3813)
思想(3793)
(3787)
方法(3724)
思想政治(3619)
政治教育(3619)
治教(3619)
德育(3561)
地方(3348)
机构
学院(72767)
大学(62755)
管理(21508)
研究(21295)
(19999)
经济(19252)
职业(18737)
理学(17686)
理学院(17446)
管理学(17062)
技术(17000)
管理学院(16929)
中国(16439)
(14022)
职业技术(13587)
(13405)
技术学院(13336)
科学(13055)
(11590)
师范(11477)
(11228)
(11067)
中心(10234)
教育(10048)
(9977)
北京(8999)
研究所(8867)
师范大学(8866)
(8823)
(8369)
基金
项目(46006)
研究(41914)
科学(35404)
基金(27701)
教育(23393)
(23260)
国家(22933)
社会(22691)
(21575)
社会科(21079)
社会科学(21075)
编号(20993)
科学基金(19317)
(17331)
成果(16989)
课题(16673)
(15697)
基金项目(14024)
项目编号(11978)
规划(11545)
重点(11537)
(11279)
(10867)
(10804)
(10568)
资助(10209)
自然(10175)
(9935)
自然科(9872)
自然科学(9871)
期刊
(26761)
经济(26761)
教育(26341)
中国(23557)
研究(20835)
职业(12950)
技术(12093)
(9410)
管理(9267)
学报(8972)
技术教育(8379)
职业技术(8379)
职业技术教育(8379)
(8172)
科学(7867)
大学(7589)
学学(6552)
(6371)
论坛(6371)
图书(6105)
(5889)
金融(5889)
农业(5680)
业经(5625)
书馆(4654)
图书馆(4654)
职教(4112)
经济研究(4028)
财经(3789)
会计(3617)
共检索到117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新华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德育是新时代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举措。高职德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价值取向,如何将高职德育育人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起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效果,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此,提出新时代高职德育育人工作的实践路径:顶层设计,明确责任主体,完善德育育人运转机制;因地制宜,彰显时代特色,贯穿“三全育人”全过程;品牌建设,创新引领带动,实现德育育人标准化、规范化;资源共享,多元互动联合,建立健全德育育人平台载体,在深化高职育人使命中推进德育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薛向东  李树梅  王维国  
实践育人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和迫切性逐渐被人们所认知,通过在此背景下探索高校实践育人实践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树德育人、能力为本,结合专业、贯穿全程,全员参与、分类实施"的科学实践育人体系,探讨该体系实现途径,以期促进高校实践育人的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刘文博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把握好劳动教育的原则,探索创新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高校应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完善管理机制,创新载体,促进融合,以生为本,优化评价体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与建设者作出应有贡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敦泽  
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升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进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家、校、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但一些高职院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劳动教育教师缺乏专业素养,开展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性,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不完善,学生劳动的自觉性不足,监督考评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安全保障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鉴于此,应进一步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合理设置劳动教育课程,科学编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教材体系,拓展劳动教育的场所和载体平台,广泛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优化劳动教育环境氛围,健全劳动教育考核激励制度,健全经费投入和安全保障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昭  
在湖湘文化的背后,是感人至深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有着极强的震撼力与感染力,也具有超越时空的教育价值,为高校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湖湘红色文化又有了新的文化内涵,文章分析了湖湘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探讨湖湘红色文化育人体系中的问题,分析具体的育人改革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新革  
新时代产业发展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对高职产教融合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使命与要求。在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梳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高等职业院校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径,双师工作室共育路径、特色学院特色路径、专业学院多元路径及产业学院融合路径等不同类型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形成新时代高职深化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建设路径,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供有益经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邓建平  范紫婴  
高校党建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须准确把握党建工作规律,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科学化水平。本文紧紧围绕高校党建工作的使命、责任、队伍、成效四大核心要素,探索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峰森  
个性化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型教育理念,对于弥补班级授课制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抑制、满足创新创业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实现市场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高要求具有重要意义。但高校对于个性化教育认识不足、大学生去个性化严重、教师教育理念传统化严重、高校开展个性化教育形式单一等因素,阻碍高校开展个性化教育的顺利进行。因此,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给予全方位支持,提高大学生参与度,发掘学生优势潜能,教师应立足立德树人,树立开放式教育理念。同时,高校应围绕荣誉学院,探索个性化教育模式,全方位发力助力高校个性化教育的开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丽红  
乡土文化自信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自信的底气,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支撑。新时代重塑乡土文化自信,发挥着乡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乡风文明建设的“导航灯”、和美乡村社会构建的“黏合剂”、城乡融合发展的“连心桥”的重要价值作用。目前乡土文化生成载体的缩减、多元文化价值的角逐、传承主体的断代等困境,使重塑乡土文化自信面临严重挑战。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乡土文化多样性生成,深度挖掘优秀乡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引育结合壮大乡土文化传承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重塑乡土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吴遵民  
近年来,我国已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处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老年人的需求结构也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教育攸关生命的质量,因此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尊重老年生命价值、使老年人获得幸福感的重要路径。构建新时代老年教育服务体系是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因此首先需要读懂新时代对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并由此确立以服务为本位的高质量老年教育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与基本框架。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为价值基础,以提升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为导向,让老年人回归其本应具有的生命价值与社会地位,则是体系构建的根本目标。最终通过对集聚温度、提高精度、提升效度和拓展宽度的关注,实现服务老年群体、助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功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峰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更能聚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更能充分体现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更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实践路径包括:确立服务国家战略理念,深化学科育人,统筹专业建设,优化教学模式,彰显文化治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惠惠  刘晓哲  
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新时代对外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用好各类优秀人才,搭建新型媒体平台,为中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理连  邢清华  
协同育人是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再延伸和着力点,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新一轮内涵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基于目前高职院校"特高计划"项目建设,从校企等办学主体如何协同的视角,探讨了协同教育理念的认知、推进协同育人的影响因素等高职院校协同育人建设的理论问题,并立足当前高职院校发展实践和现实诉求,有针对性提出了"五个根据"的高职院校协同育人建设的实现路径:即根据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进行专业结构布局、根据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开发、根据专业结构布局进行师资资源与学训资源的配套、根据"学习参与度"成效进行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开发、根据重点专业(群)的建设需求进行校企协同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天昱  
高校教育作为文化传播与思想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文化育人的发展优势。大学学习期间是学生行为习惯,人生观,价值观等重要思想养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将文化教育融入进高校的各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更完善的思想品格,以文化的形式对学生起到思想启迪熏陶的作用,并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帮助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对于文化育人也有了全新的认识与认知。食堂是高校实施文化育人最容易忽略的育人场所,但实际上食堂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日常饮食需求,同时也具有极大的育人价值。在高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教育发展下,高校要不断地将育人工作渗透到各个环节,更好的挖掘学校食堂所蕴含的育人价值。如何将文化育人发展要求落实到食堂的经营管理中,由王大伟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高校后勤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给了相关的参考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建平  
新时代背景下,加快高职教育形态变革,必须牢牢以产教融合为发展主线。在当前高职产教融合实践中,面临政府与市场关系失衡、治理模式滞后、校企资源共享薄弱以及缺乏完善的系统支持等问题。据此,建议通过建立政府清单机制,保障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平衡;推动赋权增能,发挥行业协会等中间性组织在产教融合中的作用;以职教集团为平台,深化产教融合资源的共享程度,促成资源双向流动;建立健全高职产教融合的保障体系;改进治理模式,推进高职产教融合治理的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