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9)
- 2023(9662)
- 2022(8220)
- 2021(7440)
- 2020(5969)
- 2019(13642)
- 2018(13102)
- 2017(23670)
- 2016(13158)
- 2015(15203)
- 2014(15456)
- 2013(14800)
- 2012(14258)
- 2011(13289)
- 2010(13590)
- 2009(12155)
- 2008(11921)
- 2007(10882)
- 2006(9989)
- 2005(9485)
- 学科
- 济(56239)
- 经济(56146)
- 管理(34119)
- 业(32407)
- 企(25028)
- 企业(25028)
- 中国(20352)
- 地方(18357)
- 农(16578)
- 方法(15585)
- 业经(14454)
- 学(12906)
- 制(12533)
- 数学(12506)
- 数学方法(12311)
- 财(11898)
- 农业(11327)
- 融(11052)
- 金融(11052)
- 银(10945)
- 银行(10913)
- 行(10680)
- 发(10571)
- 地方经济(10299)
- 理论(10167)
- 贸(9759)
- 贸易(9747)
- 技术(9633)
- 易(9356)
- 教育(9099)
- 机构
- 学院(193391)
- 大学(184748)
- 济(73866)
- 研究(73743)
- 经济(72117)
- 管理(62848)
- 中国(55438)
- 理学(51889)
- 理学院(51157)
- 管理学(50150)
- 管理学院(49805)
- 科学(46117)
- 京(42408)
- 所(39259)
- 农(36156)
- 财(35789)
- 研究所(35244)
- 江(32518)
- 中心(32270)
- 技术(28525)
- 范(28241)
- 业大(28212)
- 农业(28194)
- 师范(27885)
- 北京(27711)
- 院(27020)
- 财经(26579)
- 州(26516)
- 省(24632)
- 经(23935)
- 基金
- 项目(119760)
- 科学(92773)
- 研究(90699)
- 基金(81613)
- 家(72317)
- 国家(71587)
- 科学基金(59232)
- 社会(54508)
- 社会科(51235)
- 社会科学(51225)
- 省(50358)
- 教育(43556)
- 划(42314)
- 基金项目(41953)
- 编号(38890)
- 自然(36981)
- 自然科(36019)
- 自然科学(36006)
- 自然科学基金(35360)
- 资助(33529)
- 成果(32374)
- 发(32322)
- 课题(30187)
- 重点(28765)
- 发展(25591)
- 部(25399)
- 创(25198)
- 展(25120)
- 年(24968)
- 创新(23361)
共检索到316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泽寰 詹杏芳
高职德育的价值取向存在局限性、模糊性。德育概念的范畴变迁表明,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受不同时期上层建筑的主导意识、价值需求与社会导向等影响。高职德育面临价值定位被弱化、概念内涵被窄化、实施途径乏力等问题。新时代高职德育的价值维度是回归人本价值、重视个体生命价值、彰显职业教育特色性、树立可持续发展人才质量观,在根本遵循是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在理念思路上围绕涵养人文气质、培育科学精神、拓宽职业素质来重塑开放的"大德育观",在方法路径上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程焕文 潘燕桃 张靖 肖鹏 陈润好
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尤其是图书馆事业持续高速发展,然而,图书馆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滞后于国家文化事业发展,课程体系未能适应国家重大文化发展战略需求,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专业认同感不足。针对上述问题,中山大学图书馆学教学团队秉持"文化遗产是根源、文化设施是根基、文化人才是根本"的"三根"人才培养理念,采用"多层次的课程体系结构、多类型的课程资源建设、多维度的教学支撑机制"的"三多"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早科研、早实践、早服务"的"三早"人才培养方式,创建面向国家文化需求,融合"教学、实践、科研、服务"的"四位一体"图书馆学教育模式,为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向。表2。参考文献27。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袁海英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相关事业单位若想更好地适应发展趋势,则应投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并将工商管理作为相应的切入点,明确其未来发展方向。针对工商管理的具体情况,有关事业单位应该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提高工商管理的有效性及实效性,以此促进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 事业单位 工商管理 未来发展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高冰洁 姚晓霞
新时代高等教育由规模化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对高等教育文献保障提出了创新馆藏资源体系、变革图书馆评估方法、消除图书馆发展不平衡的新要求。文章在总结以3C为代表的国家级文献保障项目成就,分析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高等教育文献保障应朝全面填补资源体系的空白与短板、构建协同协作的学术信息服务平台、筹建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公共基础设施、拓展开放的跨界协同协作体系方向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野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提出,举国上下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关注进入了一个新维度。新时代加强思想引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是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内生式可持续成长的重要举措,更为乡村产业向多维度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关键词:
新时代 思想引领 乡村产业 多维度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新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清晰界定了国有经济在新时代的功能定位,明确指出了国有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并指明了国有经济进一步改革发展的方向。要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必须结合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结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特别要明确,在不同发展阶段,国有经济发挥政治、经济、社会功能的重点有所差异,实现这些功能的具体方式也不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有经济应该继续与国家重大战略保持一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国有经济 功能定位 发展原则 发展方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俊
高职院校是培育工匠精神的主阵地,肩负着培育新时代工匠人才的重要职责。新时代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要以树匠心、立匠德、砺匠技、成匠才为目标,为此,文章提出要共建政校企协同机制,协同培育工匠精神;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贯通培育工匠精神;建设职业化校园文化,涵养培育工匠精神;深化三大类课程改革,渗透培育工匠精神,以期提升工匠精神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工匠精神 目标维度 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龙海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我国继续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继续教育领域还存在着人民继续教育需要的广泛性、多样性和高质量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开放共享、服务终身学习的办学理念,明确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目标,加强"互联网+继续教育"平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产学研、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继续教育。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志强 范建刚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重要部署。基于系统论观点,城乡融合发展是城市和乡村两个包含不同功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演进的一种新发展形态,城乡经济融合、政治融合、文化融合、社会融合和生态融合等五大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多维有机整体,来自城乡五个子系统的内部融合推力和外部环境压力共同形成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要通过健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完善城乡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建立城乡文化互哺机制,健全城乡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机制,健全城乡一体绿色治理机制,推进新时代城乡深度融合发展。
关键词:
系统论 城乡融合 维度 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红彬 曹刚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战略举措。高职院校承担着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深入探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石、价值意蕴、实践路径,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践体验、行为养成、师德风范、制度评价等方面持续推进劳动教育的常态化开展,既是高职院校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应然之举,也是德智体美劳教育本质的理性回归。
关键词:
新时代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医疗卫生需求和医学科学技术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医科院校发展面临重要的机遇,包括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健康"发展以及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带来的多重机遇。医科院校需要抓住机遇,依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特别是实现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从生物医学教育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教育模式转型、从传统的医学教育向"大健康"需求背景下的医学教育转型,以及从按部就班办学模式向战略管理办学模式转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熊淳
日本教育学家大田尧先生提倡"教育的前提就是要尊重人的内在价值,承认人的内在发展可能性"。他认为当前日本存在的种种社会危机,归根到底皆源于人的危机,"要克服这种危机,就必须加强与中国等国家的交流,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唯有这样才能为和平社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因此,作为中日教育研究交流会名誉会长,现年90高龄的大田先生仍孜孜不倦的热心于中日间教育学术交流。时值中国新年之际,笔者有幸造访大田先生府邸参加了小规模的交流聚会,并就其多年从事教育研究的经验和体会,围绕"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的使命和发展方向"一话题对其本人进行了采访。
关键词:
教育使命 学习能力 发展方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涛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通往成才之路的重要途径。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都是我国职业教育所肩负的重要职责。进入新时代,面临新变化,担负新使命,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广泛汲取世界各国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优秀经验,切实考虑我国实际,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沿着健康、快速、持续的正确道路稳步前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玉静 林淼
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也迈进了新的历史时代,面临人民日益增长的品质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暂时落后之间的矛盾,着力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努力打造旅游业之幸福产业建设、积极开创"旅游+"新时代,是解决旅游业发展主要矛盾的历史新征程,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深化改革、精品意识和创新建设成为迈入旅游业新方向的新思维。
关键词:
现代旅游业 新时代 新方向 新思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龙丽波
绿色发展理念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又是五大发展理念的组成部分,更是反思黑色发展之后提出的一种创新型发展模式。我们要正确认识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对资本价值观和货币价值观的变革,深刻分析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蕴含着生态资源价值观、节约型经济价值观、科技创新和科技向善的价值观,以和谐共生的制度安排、绿色生活方式、绿色文化观念实现绿色发展,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推进人类生态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绿色发展理念 价值维度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