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7)
- 2023(11628)
- 2022(10016)
- 2021(9881)
- 2020(7781)
- 2019(18454)
- 2018(18609)
- 2017(33692)
- 2016(19194)
- 2015(21756)
- 2014(22062)
- 2013(20882)
- 2012(18885)
- 2011(17079)
- 2010(17108)
- 2009(14928)
- 2008(14264)
- 2007(12459)
- 2006(10921)
- 2005(9480)
- 学科
- 济(64843)
- 经济(64777)
- 管理(49803)
- 业(45599)
- 企(38216)
- 企业(38216)
- 方法(30552)
- 数学(26071)
- 数学方法(25719)
- 教育(22973)
- 中国(22923)
- 农(18437)
- 学(16857)
- 财(15920)
- 理论(15703)
- 业经(15562)
- 地方(13811)
- 农业(12371)
- 技术(11977)
- 和(11519)
- 贸(11272)
- 贸易(11265)
- 制(10947)
- 易(10922)
- 环境(10558)
- 教学(10385)
- 发(10106)
- 务(10091)
- 财务(10028)
- 财务管理(10011)
- 机构
- 大学(259763)
- 学院(255733)
- 管理(99444)
- 济(89339)
- 经济(86950)
- 理学(86612)
- 理学院(85566)
- 研究(85219)
- 管理学(84010)
- 管理学院(83518)
- 京(56893)
- 中国(56628)
- 科学(53773)
- 范(44168)
- 师范(43906)
- 所(41885)
- 财(40615)
- 研究所(38422)
- 中心(37656)
- 江(37641)
- 教育(37379)
- 业大(37010)
- 北京(36761)
- 农(36285)
- 师范大学(35917)
- 财经(32951)
- 技术(31409)
- 院(31406)
- 州(30813)
- 经(29973)
- 基金
- 项目(177347)
- 科学(140163)
- 研究(138310)
- 基金(124206)
- 家(106510)
- 国家(105437)
- 科学基金(90276)
- 社会(82899)
- 社会科(78143)
- 社会科学(78121)
- 省(71111)
- 教育(69859)
- 基金项目(66217)
- 划(61418)
- 编号(59988)
- 自然(57382)
- 自然科(55981)
- 自然科学(55971)
- 自然科学基金(54912)
- 成果(50900)
- 资助(49994)
- 课题(43597)
- 重点(40462)
- 部(39935)
- 发(38785)
- 创(37294)
- 项目编号(37093)
- 年(36074)
- 教育部(34858)
- 规划(34728)
共检索到372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钟秉林 洪成文 李立国 周海涛 李枭鹰
深化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需要关注和发现重大现实问题,要增强问题意识,发现新问题,研究真问题。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强科研成果转化意识,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同时,应高度重视教育基本理论的指导、支撑和解释作用,重视研究方法的科学运用。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中,既要吸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与经验,更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优秀教育理念,筑牢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文化基石。统筹学理研究与咨政建言的关系、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学派塑造与国际互鉴的关系,从整体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系统化。高等教育研究者应该更多地关注实践问题,研究高等教育的全局问题和趋势,以更广阔的研究视野、更多元的研究方法来呼应高等教育的实践。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要为立德树人服务,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为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提供理性思维和行动依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阎凤桥 沈文钦 刘继安 李璐 张优良 方芳 王东芳 巫锐 刘进
2024年6月5日,应北京大学“大学堂”讲学计划邀请,牛津大学教育系教授、全球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西蒙·马金森(Simon Marginson)教授访问北京大学,并参加了“全球高等教育研究的未来”圆桌论坛。本次论坛深入讨论了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高等教育的未来展望与中国贡献、高等教育研究所需处理的三对关系等话题。西蒙·马金森教授作了主旨报告,来自北京、天津的多位高等教育研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等教育研究的未来进行了深入探讨。本刊特开设“全球高等教育研究瞻望”专栏,希望能激发更多的思想碰撞,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新视角、新思路,推动全球高等教育研究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德祥 别敦荣 周光礼 刘振天 刘国瑞 陈廷柱
2019年11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部印发的首个教育科研规范性文件,对做好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具有重大开创性意义。《意见》是指导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的同时,还为做好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为进一步学习好《意见》精神,推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不断提升教育科研质量和服务水平,《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与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邀请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六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为新时代加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贡献智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卢晓中 李望梅 黄福涛 陈廷柱 李立国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基于党的全面领导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基于国家需求导向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基于“人民至上”立场的高等教育分类体系构建、基于共同富裕思想的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特征。高等教育学者需要秉持学科独特的立场,解释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现象,探讨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构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模式和学说。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已具备“中国式”基本样态,仍需强化“中国式”基本遵循,更需注重“中国式”使命担当。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宜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科学研究规律,以国家战略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民群众的期待为导向,循序渐进地开展创新与改革,更加重视质量的提高和结构的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编者按: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我国民办教育快速发展,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为增加教育机会、满足多元需求、促进教育公平、激发教育活力、建设教育强国作出了积极贡献。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这为新时代我国民办高校内涵发展提供了理念遵循,体现了教育改革的本质追求,也
关键词:
民办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一帆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造就了大数据时代,其是数字化信息与互联网结合的新产物。大数据具有海量信息存贮、多样化分析、处理信息高效和信息时效性强等技术特点。在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应深刻意识到大数据对教育模式探索的价值,积极结合大数据技术进行教学创新。
关键词:
大数据 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卉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中国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对于高校教师和学习者来说具有重要影响。"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要求进一步挖掘互联网内在价值,改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变革应坚持决策科学化、管理精细化、学习个性化、教学信息化的价值取向,同时还要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变革机制,推进协同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党剑
在"十三五"规划背景之下,提出了用开放发展理念推动教育开放与教育国际化。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为基础,简要分析了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之后分别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以及学生层面提出了一系列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的途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国际化 合作与交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先哲
"新时代高等教育"能否助推中国开创"高等教育新时代"是一个亟需探究的重大命题。"新时代高等教育"侧重于对高等教育外部环境的理解,并具有两种叙事语境:一种是中国语境的叙事,指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崛起推力下产生的高等教育"中国模式"初具雏形;另一种是全球语境的叙事,主要指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未来高等教育可能产生颠覆性变化。"高等教育新时代"则侧重于对高等教育内在本质的理解,乃将各国高等教育模式置于全球竞争的背景中讨论,完全是一种全球语境的叙事。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看,一国开创"高等教育新时代"必须贡献本土化和国际化价值兼备的思想体系。"新时代高等教育"背景下中国在开创"高等教育新时代"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语境的"新时代"赋予了中国高等教育本土价值和道路自信,但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阶段性问题仍较突出;全球语境的"新时代"则有利于抹平高等教育竞争中的文化差异,但中国高等教育能否贡献本土化和国际化兼备的思想体系仍待考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龚放 陈昌贵 梁克荫 袁本涛 眭依凡 赵庆典
1995年7月,在本刊与江西师范大学、爱德基金会、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高等教育研究》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高教研究中青年学者理论研讨会”上,与会者就“高等教育如何为贫困地区发展服务”的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本刊约请几位作者对他们的发言进行了补充,整理成文,现予发表,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炜 袁占亭 刘献君 卢晓中 马陆亭
经过近20年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高等教育质量显著提高,高校科研创新实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全面系统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既是党和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政方针,同时也是新时代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的基本要求。为此,本刊特开设"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专栏展开研究探讨,以期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解答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所面临的基本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夏泽翰 安德列亚斯·施莱歇尔 阿姆尔·埃扎特·萨拉马
2022年11月26日,“2022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武汉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国内外上百位高水平专家学者凝心聚力,在论坛年会上为中国的教育成就、教育方案、教育共识建言献策,为构建中国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格局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建议。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我们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高等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职能,在应对全球性挑战、破解时代性课题、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内生动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制定的17个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都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202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主题是“重塑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未来”,对全球高等教育提出了新使命、赋予了新内涵。为深入探讨全球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义,共议如何推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本刊开设“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专栏,邀请在本次国际论坛年会发言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撰写专题文章,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伟 姜斯宪 刘川生 陈骏 俞立中 许唯临 邬大光
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奋力谱写高等教育事业的新篇章,2018年11月3—4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2018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浙江宁波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特征,同时也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提出的新要求。"双一流"建设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适时之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标杆战略,旨在统筹高等教育结构、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双一流"建设需要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与评价体系,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丰富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方式与方法,促进高校学科发展良性化,拓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新渠道,等等。与会领导、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探讨、分享了"双一流"建设的理念与经验,剖析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特征及实现路径,勾画了"双一流"建设的未来图景。本刊选发部分发言人的观点摘编,供读者参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晓田 郑白玲 陈亮 龙洋 刘耀
在良法善治的治理语境推动下,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关切的热门话题。实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愿景,必然包括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同时,完善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结构也是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内在旨意。2018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规范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强化依法治校。在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应抓住高等教育内部发展的关键要素,强化学科发展,规范教师流动,深入推进学术治理进程,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推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在此基础上,从治理本身释放的"善意"能量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内生性规律出发,深入探究"治理"与高等教育内部要素间的耦合性,把握好高等教育治理内部要素的内容指向与发展方向,采取应有的措施,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实现高等教育善治愿景。本期笔谈呈现5篇相关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乔榛 肖金成 陈耀 王明利 宋冬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东北地区考察调研,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领航指向。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对新时代新征程东北全面振兴进行系统性谋划、作出战略性部署。东北地区如何抓住机遇、不负重托,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经济纵横》编辑部特邀请国内五位知名专家撰稿,针对新时代新征程东北全面振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开展研讨交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