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0)
2023(8829)
2022(7088)
2021(6718)
2020(5177)
2019(11767)
2018(11330)
2017(19694)
2016(10951)
2015(12547)
2014(12564)
2013(11510)
2012(10342)
2011(9147)
2010(9748)
2009(8923)
2008(7898)
2007(7382)
2006(6544)
2005(6024)
作者
(27717)
(22435)
(22410)
(21889)
(14150)
(10793)
(10426)
(8698)
(8510)
(8443)
(7679)
(7621)
(7046)
(7034)
(7000)
(6895)
(6842)
(6608)
(6506)
(6471)
(5758)
(5464)
(5424)
(5390)
(5321)
(5215)
(5146)
(5071)
(4634)
(4573)
学科
(31777)
经济(31748)
管理(28188)
(24935)
金融(24933)
(24429)
(22566)
银行(22561)
(21935)
中国(20865)
(20580)
企业(20580)
(19336)
(12838)
地方(11627)
(11304)
中国金融(10927)
理论(10397)
财政(10351)
业经(10218)
方法(9867)
教育(8885)
(8640)
教学(8563)
(8467)
(8361)
财务(8338)
财务管理(8310)
数学(8183)
数学方法(7967)
机构
学院(137821)
大学(135450)
(48968)
经济(47448)
管理(43783)
研究(42229)
中国(39767)
理学(35874)
理学院(35488)
管理学(34595)
管理学院(34354)
(32474)
(27818)
科学(24047)
(23367)
中心(22305)
财经(22129)
(21642)
师范(21452)
(20318)
(20131)
(19844)
(18208)
北京(17976)
技术(17737)
研究所(17666)
银行(17574)
(17300)
职业(17096)
(16595)
基金
项目(82818)
研究(70591)
科学(62872)
基金(53334)
(43655)
国家(43126)
社会(41161)
社会科(38861)
社会科学(38848)
科学基金(36956)
(36278)
教育(35324)
编号(32515)
成果(29283)
(28439)
基金项目(27245)
课题(24373)
(22067)
资助(21401)
项目编号(20353)
自然(19623)
(19620)
(19234)
重点(19226)
自然科(19143)
自然科学(19141)
自然科学基金(18760)
(18462)
规划(17830)
大学(17472)
期刊
(59917)
经济(59917)
研究(48091)
中国(37921)
教育(32996)
(29678)
金融(29678)
(28649)
学报(17732)
管理(16797)
(16724)
大学(14804)
技术(14124)
科学(13925)
学学(12519)
图书(11643)
财经(11228)
农业(10394)
职业(10360)
业经(10146)
经济研究(9715)
(9674)
书馆(8735)
图书馆(8735)
财会(7673)
(7364)
论坛(7364)
理论(7216)
问题(6851)
实践(6639)
共检索到233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雪梅  周斌  
探索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模式,对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影响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集中在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两个方面。目前,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有待完善;部分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欠缺;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不健全;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缺失。通过对部分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协同育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我们提出完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全方位+融合”“全员+融合”“全过程+融合”以及“全评价+融合”的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即“四个融合”的独特模式,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育人实践的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亚蓉  
高校肩负着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大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无论是在量上还是质上都取得了突破性成就,高等教育不仅向学生传授先进知识、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而且承担起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塑造学生价值观的重要职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键是要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同时,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于成文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北京科技大学瞄准"课程思政"视角下制度设计、教师能力培育等基本问题坚持正确方向、整体推进等基本原则,搭建了公开课思政、学科思政讲坛、课堂思政"三个层次"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江颉  罗显克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通过对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现实意义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在未来,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可从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体系、协调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强化"课程思政"特色专业群建设、突出课程教学内容的"思政"功能以及打造特色校园文化5个方面进行路径探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萌梦  
高职院校的军事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我国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课程思政实施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以构建高职院课程思政军事理论课"64255"教学体系为研究主题,提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措施,重点分析以"课堂、实践、社团、网络、社区"军事理论课程思政"五育融合"实践路径的具体举措及实施效果,旨在强调把"课程思政"融入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激发教育合力,增强思政育人的实效性,以期为全国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案例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志国  金萍女  鲍婷婷  吴志军  
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融通形成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育人合力,对于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大格局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立足于新时代工匠培育视角,在厘清内涵意蕴的基础上,剖析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双融双驱”的客观诉求与现实困境,并进一步刻画二者深度融合的应然图景,理性呈现其逻辑理路以及达成双向奔赴的内在契合点。为了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双融双驱”的理想状态,从一体化育人范式、立体式顶层设计、教师成长新生态、高质量评价新机制等层面全方位打造新时代工匠培育的实现路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夏晖  孔晓李  李平  白春光  
【目的/意义】遵循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和坚持主客观统一的认识论,倡导新型建构主义理论,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努力探索金融实验课程思政改革路径。【设计/方法】结合课程思政特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首先,把握“两个维度”,挖掘金融实验课程的思政元素,创设思政情境;其次,深化“三个阶段”,通过实验教学全过程实现意义建构;再次,从“三个方面”入手,打造高校金融实验课程思政教学生态。【结论/发现】以新型建构主义为指导,创设思政情境,把思政元素贯穿实验教学实现意义建构,通过强化师资德育、完善特色教材、采用多维度评价,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最后,分析了金融实验课程思政改革中尚存的一些问题。期望研究成果对高校金融实验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参考与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佳  
在新文科时代背景下,高校有必要坚持“以生为本”“三全育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在教学管理方面的融合,充分发挥教学管理引导作用,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内容、方法,打造教学管理平台,优化教学管理考评,从而提高思政育人的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德慧  
高职院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明确"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课教师的主体责任,积极推进"课程思政"试点工作,凝练好"课程思政"的德育目标、思政元素和教学技巧,系统设计"课程思政"递进教学路径,突出价值引领、工匠精神培育、企业文化融入等职业教育特色,构建理论课和专业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钞秋玲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创新教学体系,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理念为导向,探索“大心理”与“大思政”融合互通的教学模式,最大化地发挥出学科融合的价值以及对学生实践教学的提升,将思想政治、心理健康、学科课程所学习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全面发展、心理健康的青年大学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郝玉贵  
会计专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培养高质量的德才兼备的MPAcc人才,特色和思政融合教育是现实的选择。本文聚焦绿色会计专硕思政与特色融合教育,以马克思会计思想和习近平"两山"理念为指导,探究设计绿色会计专硕课程体系的"思政+基本+特色"融合教育目标和实现路径,对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德才兼备的MPAcc人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郝玉贵  
会计专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培养高质量的德才兼备的MPAcc人才,特色和思政融合教育是现实的选择。本文聚焦绿色会计专硕思政与特色融合教育,以马克思会计思想和习近平"两山"理念为指导,探究设计绿色会计专硕课程体系的"思政+基本+特色"融合教育目标和实现路径,对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德才兼备的MPAcc人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郝玉贵  
会计专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培养高质量的德才兼备的MPAcc人才,特色和思政融合教育是现实的选择。本文聚焦绿色会计专硕思政与特色融合教育,以马克思会计思想和习近平“两山”理念为指导,探究设计绿色会计专硕课程体系的“思政+基本+特色”融合教育目标和实现路径,对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德才兼备的MPAcc人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娜  
“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为学校教育工作带来诸多机遇。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思政与混合式学习的融合路径进行探究,探讨“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思政与混合式学习融合的意义,分析“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思政与混合式学习的融合措施。旨在通过混合式教学打破传统课堂师生之间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增强师生互动效果,实现课程思政。为从课程思政的角度设计线上教学,加快课程思政改革速度,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进程提供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小红   周阳  
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红色基因所承载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精神品质等与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相辅相成。红色基因融入高职课程思政,能够有力促进专业课程教学,同时引领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在育人元素的选择上,应重点融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坚定信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红色基因融入高职课程思政实施路径选择上,应从课程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维度开展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