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9)
- 2023(11971)
- 2022(10365)
- 2021(9982)
- 2020(8232)
- 2019(18367)
- 2018(18412)
- 2017(34101)
- 2016(18963)
- 2015(21325)
- 2014(21153)
- 2013(20131)
- 2012(17985)
- 2011(16181)
- 2010(16021)
- 2009(14236)
- 2008(13643)
- 2007(11874)
- 2006(10220)
- 2005(8624)
- 学科
- 济(66767)
- 经济(66696)
- 管理(53894)
- 业(48103)
- 企(40903)
- 企业(40903)
- 方法(31485)
- 数学(26941)
- 数学方法(26571)
- 农(18996)
- 中国(18535)
- 财(16745)
- 业经(16473)
- 学(14882)
- 地方(14250)
- 理论(13127)
- 农业(12534)
- 教育(12494)
- 制(12048)
- 和(12017)
- 贸(11492)
- 贸易(11484)
- 环境(11359)
- 易(11137)
- 务(11015)
- 财务(10944)
- 财务管理(10924)
- 技术(10819)
- 企业财务(10358)
- 划(10060)
- 机构
- 大学(256627)
- 学院(254097)
- 管理(102862)
- 济(91649)
- 理学(89910)
- 经济(89368)
- 理学院(88956)
- 管理学(87329)
- 管理学院(86892)
- 研究(80087)
- 中国(57128)
- 京(53953)
- 科学(51188)
- 财(42119)
- 业大(38472)
- 所(38413)
- 农(37404)
- 中心(36244)
- 范(36059)
- 师范(35791)
- 江(35444)
- 研究所(35325)
- 财经(34150)
- 北京(33956)
- 经(31062)
- 州(29969)
- 院(29854)
- 农业(29101)
- 师范大学(28549)
- 技术(27675)
- 基金
- 项目(180861)
- 科学(141241)
- 研究(136696)
- 基金(128092)
- 家(110261)
- 国家(109260)
- 科学基金(94201)
- 社会(83296)
- 社会科(78671)
- 社会科学(78647)
- 省(72075)
- 基金项目(68575)
- 教育(63873)
- 自然(60668)
- 划(60153)
- 自然科(59196)
- 自然科学(59186)
- 编号(58146)
- 自然科学基金(58093)
- 资助(51650)
- 成果(48091)
- 课题(40007)
- 重点(39990)
- 部(38996)
- 发(38307)
- 创(38024)
- 项目编号(36567)
- 创新(35204)
- 大学(34473)
- 科研(34260)
共检索到358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鹏
高校舆情治理关系到校园的安全和稳定,关系到学生的思想意识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本文探究当前高校所面临的问题,就如何优化路径促进舆情的发展,结合当前新时代的发展特点,使得舆情治理更加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
高校舆情治理 网络技术 优化路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赖凯声 付宏 晏齐宏 李辉
[目的/意义]已有的舆情研究主要以时间和事件视角为主,对舆情的空间维度及其背后的社会心理规律关注相对较少,“地理”视角成为弥补空间维度和社会心理分析的重要方向.同时,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为整合地理与心理视角提供了新的可能和机遇。[方法/过程]通过文献梳理与理论分析,提出了“空间维度—社会心理—地理舆情”关联模型以阐释地理舆情,总结了地理舆情的研究方法,归纳了地理舆情研究对于舆情治理的现实价值。[结果/结论]从方法论视角探讨了开展地理舆情分析的路径,并剖析了地理舆情对于舆情治理和区域政策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地理舆情 社会心理 舆情治理 大数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贺明华 贺超
鉴于网络舆情可能会给社会造成大范围的影响,文章重点针对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5G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相关策略,以期能够为高校更加有效地治理网络舆情和提升治理能力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网络舆情治理 高等院校 5G时代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丛靖怡 艾文华 胡广伟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情反转对社会安定和政府公信力带来极大挑战。以社交媒体为依托,信息交互已成为影响舆情走向和公众情感的重要因素。信息交互视角下舆情反转治理的有效性研究,为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下的舆情治理和控制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本文通过构建信息交互视角下的演化模型SFE_nI_nR,模拟不知情人群S、持有观点i的意见发表者I_i、持有观点i的潜在意见发表者E_i、持有观望态度的关注者F和对事件不感兴趣者R在社会网络中的竞争演化,并分析不同态度情景下系统演化特征以及解决策略及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把握公告发布时机,可有效影响网民观点的演化;提高信息透明度,客观报道,可加快网民回归理性状态;贯通舆论体系,积极引导,可有效减少极端化、激进化的舆论扩散。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秋雁
当前,信息环境、传播环境、舆论环境日益复杂,突发事件更加频繁,舆论形态更加多元,舆情回应需要重视,民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权益也亟需保障,舆情治理面临全新的挑战,社会舆情依法治理成为时代的重要课题。在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只有明晰"舆情为什么需要治理""谁是治理主体""应遵循什么治理原则和法律程序"等基本问题,才能探索解决社会舆情治理过程中面临的法律思维缺失、预警机制虚置、正面引导不力等关键问题,这不仅是执政合法性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秩序维护的迫切要求,还是言论自由保护的实现路径。社
关键词:
舆情 权利束 依法治理 协商民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于静 杨柏勤 田玉晶 秦世霞 朱翃 李洪伟
进入网络云时代,社会舆情呈现传播快、数量多、规模大的态势,大学生作为信息敏感人群,必然使高校成为网络舆情失控的重灾区。本文以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10所省属大学的图书馆作为调研对象,通过认知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载体、高校网络舆情传播中主体的行为表现、高校图书馆网络舆情防控的困境,对高校图书馆进行网络舆情应对提出策略性建议。尽快搭建起相应的管理框架,通过多元化的读者服务形成全方位舆情危机应对覆盖面,把网络舆情有效应对渗透到图书馆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我国现阶段高校网络舆情危机治理主体提供帮助,助力高校网络舆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同时,网络舆情这一时代性产物为高校图书馆工作拓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图书馆要抓住机遇。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网络舆情 应对机制 云时代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柯宁
网络舆情问题已成为影响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问题。高校需要主动把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征,积极开展网络舆情治理。适应舆情事件的多元动态演变特点,建立具有公信力的、直面事件和问题的新型媒体发言人制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付姝姣
书名:网络舆情监测:基础与应用作者:曹蓉出版社:时事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定价:98元书号:9787519502690网络的发展,使得公众思想观点表达变得更加畅通。鼓励公众发声,允许公众通过网络就不同的事件现象发表看法,体现了对公众表达意愿的充分尊重与支持,符合我国当下法治的理念与要求。但与此同时,不受约束和控制的网络表达,也会带来负面的、不理性的,甚至是错误的、有害的网络言论,形成不当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单晓红 齐家艺 曹羽 陈华熠
[目的/意义]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对信息扩散速度的影响,使得上市公司面临网络舆情事件时更容易引发舆情危机,进而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基于组态视角探索网络舆情危机形成路径有助于掌握危机形成的复杂因果关系,帮助公司采取主动和积极的策略应对和化解危机。[方法/过程]从公众、媒体、话题、政府和公司5个维度出发,采集24个具有代表性的微博话题数据,运用fsQCA方法,对上市公司网络舆情危机形成路径进行探究分析。[结果/结论]网络舆情危机的形成是多个主体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公众、媒体、政府和公司的相互作用共形成两种产生舆情危机的路径,即公司主导型危机和多元主体联动型危机,其中公司主导型危机更具代表性。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彭知辉
当前网络舆情研究已进入饱和阶段,应积极探索新的研究路径:"维权"新理念使网络舆情研究视角由以政府为主体的维稳转向以公众为主体的维权,"维安"新角度使网络舆情研究拓展至社会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经济安全等领域,大数据将促使网络舆情研究转向全数据、多向维度、舆情预测等方面,网络传播环境的变化(如微信的出现)将为网络舆情研究提供新的课题,新理论(如社会沟通理论的移植)可为网络舆情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
网络舆情 舆情研究 研究路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天雪 张冉
教育舆情研究已由萌芽阶段进入到兴起阶段,但规范的教育舆情研究尚未形成。教育舆情研究要从研究主体、研究对象和研究手段等方面加以规范,规范的教育舆情研究会提升舆情效度。教育舆情的有效性来自于信息采集和舆情分析两个环节,需要专业的研究主体和研究手段,逐步形成相应的研究范式。这是教育政策决策的需要,也是教育治理过程中关注民生,体恤草根意愿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教育舆情 教育舆情研究 研究效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青
在经济金融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银行业风险事件和负面舆情频发,对商业银行品牌价值形成侵蚀。论文基于对央视"3.15晚会"负面舆情案例的分析,剖析了国内银行在品牌和舆情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商业银行需要构建应急性舆情应对和常规化品牌管理相结合的机制,实现突发事件危机公关策略和能力全方位提升。
关键词:
新媒体 舆情管理 危机公关 品牌价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冯爱惠 李范坤
新时代下,由于网络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媒介的广泛应用,大学生越来越喜欢在互联网上展现自身的感受与看法,高校网络舆情呈现越来越多元化和不易防范的特征,加大了高校不安定因素以及对日常管理工作的难度。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是社会发展和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行为的引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未来融入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网络舆情行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思宇
全媒体时代,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与思想表达的重要渠道。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是贯彻落实党的指导方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对于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然而,网络信息的复杂与多样性也给互联网舆情治理带来了极大困难。一些辨别意识与独立思考能力较淡薄的大学生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会发布或传播不实信息,给网络舆论和社会治理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教育与引导工作的缺位。结合全媒体时代背景,明确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含义,探究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与治理的现状及其改进的必要性。以某高校“鼠头鸭脖”事件为例,提出多元共治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规范大学生网络使用,畅通高校舆论表达渠道,提升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与治理能力。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 大学生网络舆情 多元共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