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87)
- 2023(6441)
- 2022(5161)
- 2021(4916)
- 2020(3724)
- 2019(8624)
- 2018(8750)
- 2017(14521)
- 2016(8366)
- 2015(9613)
- 2014(9801)
- 2013(9004)
- 2012(7987)
- 2011(7076)
- 2010(7425)
- 2009(6394)
- 2008(6440)
- 2007(6098)
- 2006(5190)
- 2005(4626)
- 学科
- 管理(21896)
- 业(21444)
- 济(20606)
- 经济(20579)
- 企(13308)
- 企业(13308)
- 中国(11945)
- 农(9441)
- 工作(7747)
- 教育(7686)
- 业经(7212)
- 农业(6800)
- 财(6759)
- 服务(6732)
- 制(6630)
- 理论(6579)
- 教学(6534)
- 方法(5968)
- 贸(5661)
- 贸易(5653)
- 易(5519)
- 地方(5239)
- 服务业(5112)
- 银(4898)
- 银行(4895)
- 行(4631)
- 学(4405)
- 数学(4398)
- 度(4324)
- 制度(4321)
- 机构
- 学院(104952)
- 大学(103339)
- 管理(35498)
- 济(33841)
- 经济(32547)
- 研究(31106)
- 理学(28889)
- 理学院(28573)
- 管理学(27931)
- 管理学院(27732)
- 中国(24739)
- 京(22065)
- 财(19324)
- 江(18858)
- 科学(18245)
- 范(17634)
- 师范(17504)
- 州(15798)
- 中心(15533)
- 所(14816)
- 技术(14657)
- 北京(14356)
- 职业(14000)
- 财经(13917)
- 师范大学(13135)
- 农(12983)
- 研究所(12784)
- 业大(12666)
- 经(12394)
- 教育(12142)
- 基金
- 项目(63802)
- 研究(56100)
- 科学(48309)
- 基金(39812)
- 家(32630)
- 国家(32214)
- 社会(32068)
- 社会科(30014)
- 社会科学(30004)
- 教育(27952)
- 省(27701)
- 编号(27429)
- 科学基金(27290)
- 成果(24975)
- 划(21931)
- 基金项目(20389)
- 课题(19793)
- 年(18166)
- 项目编号(17132)
- 资助(15092)
- 性(15090)
- 发(14755)
- 重点(14464)
- 规划(14139)
- 自然(14097)
- 研究成果(14008)
- 创(13922)
- 自然科(13711)
- 自然科学(13710)
- 大学(13448)
共检索到175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希玲
精准化是新时代高校开展就业工作的指导思路。高校应创新服务理念,以精准服务实现个性化就业;创新教育模式,以精准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创新工作体系,以精准对接打造就业服务新局面,以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
高校 精准就业 服务路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淑珍
高校"多困生"是指兼具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扰或就业困难两类困难及以上的学生群体,探究"多困生"产生的主导因素,探索建立高校"多困生"精准帮扶的路径,更好地促进"多困生"健康成长成才,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多困生 帮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江颉 罗显克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通过对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现实意义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在未来,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可从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体系、协调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强化"课程思政"特色专业群建设、突出课程教学内容的"思政"功能以及打造特色校园文化5个方面进行路径探究。
关键词:
新时代 “课程思政” 建设路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珺 张峻琦
作为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公共文化机构,图书馆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方面责无旁贷。文章在总结公共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面临服务形式单一、服务效能不高、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及缺乏规范性文件支持等现实问题,探析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进而提出增强数字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能;构建多元服务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把握文化需求,推进精准服务;完善立法,推动服务规范化发展等策略,以期能更好地助力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汪俞辰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同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新时代,高校就业工作重心和方式呈现出新境遇和新挑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部门联动与协调推进不匹配、就业指导与精准服务不匹配、就业定位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等现实困境。应对这些挑战,需要从就业主体、就业客体、就业介体、就业环体等方面入手,精准匹配好人和岗,构建"精准培养、精准施策、精准指导、精准对接"四位一体的就业工作机制,形成促进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
关键词:
新时代 精准就业 新境遇 新作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亦平 滕秀梅
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目标与农业发展的不同态势,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依次经历了产业发展政策的外部"解困"、行业发展政策的成本"减负"与经济发展政策的助力"推进"等过程;现实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农民主体结构的多向性、土地载体功能的多样性与服务功能的社会性的要求;精准农业支持政策需要在"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农"的经营主体结构、"与劳动力流动方向保持一致"的土地指标配置与"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的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形成与建立对应性的措施。
关键词:
农业政策 支持体系 精准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亦平 滕秀梅
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目标与农业发展的不同态势,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依次经历了产业发展政策的外部"解困"、行业发展政策的成本"减负"与经济发展政策的助力"推进"等过程;现实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农民主体结构的多向性、土地载体功能的多样性与服务功能的社会性的要求;精准农业支持政策需要在"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农"的经营主体结构、"与劳动力流动方向保持一致"的土地指标配置与"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的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形成与建立对应性的措施。
关键词:
农业政策 支持体系 精准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俊显
农稳则天下安,农兴则国家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中国特色农业强国建设的关键之年。迈上新征程,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农业强国并非容易之事,必须深刻把握好农业强国内在的特色表征,从特色表征出发探索推进农业强国向上向善发展的长效路径。具体表现在要立足本国国情,澄清“一变”“两不变”的新时代内涵,把握“大国小农”的基本特征;要以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优势解决“谁来养活中国”的现实性问题;要深入挖掘农耕文明中蕴含着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历史底蕴;要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关系等四个方面,为扎实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可行之策。
关键词:
农业强国 中国特色 新征程 农业 农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灵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随着我国进入"十四五"时期新发展阶段以及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强化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并科学界定其职能定位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分析新时代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认识公立医院开展内部审计的意义,探讨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特点与实现路径,以期给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为本组织统筹发展和安全发挥增值作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内部审计 职能定位 实现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东南 李其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情况,关系到学生本人及家庭的利益,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前景,影响着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就业与创业问题,是个全球性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创业不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存在的就业与创业问题,采取了完善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一体化策略、强化高校毕业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与打造高校就业与创业的精品教师团队等相应的对策,并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确保高校毕业生有效就业与创业。
关键词:
毕业生 就业与创业 职业素养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洁
文章在阐述精准化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认为高校精准化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学生充分就业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的有效路径。对此,文章提出精准化思想认识、精准化就业指导、精准化就业服务、精准化就业帮扶四条实施路径,以期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
高校 就业指导 服务精准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彩华
高等教育要完成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人才的历史使命,就需要以矛盾论、主体意识、终身学习理念为基础,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监督升华,将外在教育融合到自我教育中,促进自我教育升华以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微时代 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维国 马翌祯 权小虎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指农村党组织对农村社会和农民群众进行领导、引领、组织、号召和整合的能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号召力的重要来源,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弱化、组织功能淡化、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新时代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应以强化政治领导力为统领,加强自我管理,致力于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关键词:
农村基层党组织 组织力 党员干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邵广盛 李逸依
通过比较传统观念下和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不同特点与方式,分析新时代下读者服务的需求,指出新时代下读者服务个性化的必要性,及读者服务个性化创新的一些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读者服务 个性化服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秦海雷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这一背景下,由黄丽娟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研究》一书深入研究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全书共包括六个章节:首先对高校思政课程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概述,并从新时代“立德树人”理论、“以学生为本”教育模式、抗疫精神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四个方面探究了高校思政课程的理论创新;其次,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体系、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和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最后,从思政教育体系、思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思政教育的专业建设和实践创新四个方面阐释了成人思政教育模式的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