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56)
- 2023(15054)
- 2022(12796)
- 2021(12491)
- 2020(10009)
- 2019(23108)
- 2018(23443)
- 2017(42897)
- 2016(23593)
- 2015(26623)
- 2014(26186)
- 2013(24854)
- 2012(22461)
- 2011(20023)
- 2010(20403)
- 2009(18085)
- 2008(17508)
- 2007(15220)
- 2006(13324)
- 2005(11509)
- 学科
- 济(80176)
- 经济(80075)
- 管理(67843)
- 业(61020)
- 企(53021)
- 企业(53021)
- 方法(34204)
- 数学(28783)
- 数学方法(28357)
- 财(26371)
- 中国(25741)
- 农(23082)
- 业经(20941)
- 技术(19475)
- 制(19118)
- 理论(18575)
- 地方(18078)
- 学(17431)
- 教育(16430)
- 农业(15091)
- 教学(14973)
- 和(14403)
- 体(13925)
- 银(13793)
- 银行(13757)
- 行(13172)
- 技术管理(13085)
- 贸(13065)
- 贸易(13052)
- 财政(12872)
- 机构
- 大学(310299)
- 学院(308660)
- 管理(121064)
- 济(115204)
- 经济(112392)
- 理学(104475)
- 理学院(103320)
- 管理学(101465)
- 管理学院(100890)
- 研究(100839)
- 中国(74434)
- 京(66055)
- 科学(62312)
- 财(58618)
- 所(48936)
- 江(46529)
- 中心(45638)
- 范(45580)
- 师范(45201)
- 研究所(44297)
- 财经(43706)
- 农(43302)
- 业大(43175)
- 北京(42372)
- 经(39693)
- 州(38193)
- 院(37226)
- 师范大学(36137)
- 技术(35649)
- 经济学(33582)
- 基金
- 项目(210675)
- 科学(165103)
- 研究(163342)
- 基金(147708)
- 家(126511)
- 国家(125316)
- 科学基金(108341)
- 社会(99378)
- 社会科(93865)
- 社会科学(93841)
- 省(85056)
- 基金项目(78670)
- 教育(78015)
- 划(70358)
- 编号(69153)
- 自然(67712)
- 自然科(66114)
- 自然科学(66101)
- 自然科学基金(64905)
- 资助(58571)
- 成果(58270)
- 课题(49309)
- 创(47838)
- 重点(47083)
- 部(45627)
- 发(45034)
- 创新(43789)
- 项目编号(43190)
- 大学(41026)
- 年(40884)
- 期刊
- 济(129820)
- 经济(129820)
- 研究(97900)
- 中国(70723)
- 教育(57592)
- 管理(47158)
- 财(45659)
- 学报(45086)
- 科学(41346)
- 农(39494)
- 大学(35511)
- 学学(31780)
- 技术(30804)
- 农业(27517)
- 融(25672)
- 金融(25672)
- 业经(21642)
- 图书(21257)
- 财经(21051)
- 经济研究(20498)
- 经(17987)
- 科技(16732)
- 问题(15907)
- 职业(15543)
- 理论(15176)
- 书馆(14514)
- 图书馆(14514)
- 坛(14341)
- 论坛(14341)
- 业(14331)
共检索到466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真真 卞常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性课程,教学是办好思政课的中心任务,其实效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道德素质高、政治素养强的新时代大学生。当前,我们高校思政课教学还存在认知片面、模式固化、师资水平不齐、评价体制机制不配套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办好思政课要有清晰的认知,推动课堂大革命,加强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建设,配套教学评价标准,充分发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育人实效。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思政课 教学改革 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季君
当前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不尽如人意,普遍以大班化的理论课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环节的拓展和实施较少,这也是最终导致学生被动学习、思政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南京工业大学2020年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SZ20200312)调研中,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邹阿龙
<正>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创新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方法,将思政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焦点。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普遍存在着偏理论教育、轻知识实践与体验的情况,导致许多大学生认为思政课程枯燥乏味,对之缺乏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一书提出了多种实践式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围绕该书内容进行研读,从中获取相关启示,提出一些思政教育的新观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于彦宾
<正>高校思政课作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使命。它不仅承担着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还要求学生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当前高校思政课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社会变革的加速和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使得学生的思想观念更加多样化,对传统的思政课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昭
近年来,伴随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资料的重要方式",互联网+"思维已经深入到教育领域,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有了新的拓展渠道。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状,探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路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艳艳
【目的/意义】针对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之间的融合性问题,厘清“大思政课”的本质内涵与教学逻辑,提出“大思政课”的实践路径。【设计/方法】立足理论大格局、历史大视野、时代大舞台、人生大智慧,阐明“大思政课”是思政课教学与社会生活有效对接、互动、融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立足主题逻辑、关系逻辑、供需逻辑和机制创新,阐明“大思政课”坚持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统一、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协调、知识供给侧与学习需求侧相对接、课程新内容与教学新方法相结合。【结论/发现】“大思政课”之“大”在于教育教学阵地之辽阔、视野之广博、格局之宏大、方法之前沿,要构建“三全育人”的育人格局、建立“多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优化“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创新“协同高效”的育人方式、营造“和谐良好”的育人氛围。
关键词:
大思政课 大思政 高校 教育教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乔磊花 李敬
从历史视域上来说,思政教育的发展往往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产生新理念。传统思政教育主要体现在个人德行教化和建功立业理念之中,因此在教育上主要围绕儒学教义来展开,直至现在,传统思政教育观念中的德育教化仍然是思政教育的重点。在新时代特性之下,高校思政教育呈现出许多与传统思政教育不同的新生态教育表现,这种新生态表现同时也是推动高校思政教育迎合新时代主流思想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金晶
应用型本科院校承担了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社会功能。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帮助学生实现思政课“知、情、意、信、行”有机融合的关键途径。文章通过分析思政课实践教学之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意义与研究过程中存在不足,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三点建议:从过程性视角,把握实践教学的建设逻辑;从主体间性出发,丰富价值取向;立足“大思政”格局,增进科际整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原
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已经连续多年呈下滑趋势,加强基础教育中的体育建设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时代、新背景、新要求下,相关工作者需要解决校园视域下尤其是高等教育环境中的体育教育发展问题,并推动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从而为后续体育工作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丽丽
随着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大学生思想素质及思政教育成效得到显著提升。但关于思政课作用发挥、高校立德育人的职能实现等问题还未得到解决,尤其是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政课的获得感相对较低。由罗军强编著、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程》一书,基于国内外思政课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经验理论,对于思政课的实践及理论教学展开深入探讨,同时指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指导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具备相对稳定的活动程序和结构框架。除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大致范畴,本书还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引入国外优质的思政课教学案例,为我国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提供借鉴。全书共包括十一章。第一章简要叙述新中国成立前后思政课程教学及其教育实践的发展变迁,并着重分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第二章探讨国外高校德育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模式及相关启示。第三章介绍思政理论课的几种实践教学模式,包括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及课堂实践教学。第四章至第八章对不同类别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展开探讨,涵盖“形式与政策”“中国近代史纲要”等。第九章从课堂、校园和社会等层面阐述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第十章分析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涉及到基地建设、制度保障、师资保障及组织保障。第十一章探究思政课在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内容,包括实践教学评价及具体实施方案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兵
一方面是高校毕业人数增加,就业压力增大;一方面是知识经济时代适用人才匮乏。根据先进国家经验,开展创业教育是破解这一困局的有效办法。本文通过对创业教育和高校思政教育的分析研究,发现二者在教育目的上存在一致性。根据我国创业教育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提出面向创业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问题,并就此进行探索研究,以期弥补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缺失。
关键词:
面向创业 高校 思政课教学 改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芳
自国家教育部门将思政理论课程地位提升至专业教育学科以来,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专家与学者对思政理论课程进行了全面且深入地研究,并从中获得颇多学术研究成果,对各高等院校推动思政理论课教学在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有机渗透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深究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实践是时代发展必然趋势。对此,笔者将结合李雅茹主编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分析当今社会对思政理论课教学所提的全新优化改革发展要求,思考如何促进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实践,以助力强化思政理论课整体教学质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卫东
2019年8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文章对照意见精神,分析了中职学校思政课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的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思政课 意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进
目前,我国各地高校都在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方法,尤其是新冠疫情的影响,“互联网+思政课”建设,成为思政课程教学创新的主要形势。《互联网+视域下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一书不仅对“互联网+”教育的功能、定位、内涵等进行了详细阐释,更指出了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办法。本文围绕着该书内容进行研读,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措施,更好地发挥出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望
新时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成熟、国家政策的倾向和社会环境的支持,都为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带来新机遇,但传统教学理念、课程和机制等维度的滞后,带来了许多现实挑战和困境,如何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高等院校如何实现体育教学向立德树人、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维度的诉求转向,已经成为当前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对此,高等院校应立足当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有针对性地从教学理念、师资队伍、教材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等方面入手,强化立德树人理念,培养终身体育素养;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新时代大学体育教学体系;优化大学体育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时代想结合;大力引进各种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增加大学体育资金投入,加快体育场馆、器材和设施更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