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89)
- 2023(3934)
- 2022(3030)
- 2021(3140)
- 2020(2449)
- 2019(5780)
- 2018(6138)
- 2017(8372)
- 2016(6265)
- 2015(7278)
- 2014(7385)
- 2013(5983)
- 2012(5456)
- 2011(5033)
- 2010(5337)
- 2009(4311)
- 2008(4095)
- 2007(4057)
- 2006(3653)
- 2005(3349)
- 学科
- 教育(20305)
- 中国(12664)
- 济(9495)
- 经济(9486)
- 管理(8216)
- 教学(7352)
- 理论(7090)
- 业(5821)
- 劳(4931)
- 劳动(4914)
- 学校(4738)
- 农(4729)
- 研究(4437)
- 思想(4311)
- 方法(4261)
- 学(4252)
- 政治(4205)
- 思想政治(4004)
- 政治教育(4004)
- 治教(4004)
- 德育(3972)
- 数学(3850)
- 数学方法(3775)
- 发(3682)
- 革(3615)
- 学法(3557)
- 教学法(3557)
- 发展(3488)
- 改革(3444)
- 工作(3421)
- 机构
- 大学(74837)
- 学院(66114)
- 教育(28468)
- 研究(25082)
- 范(22497)
- 师范(22433)
- 师范大学(18310)
- 京(17307)
- 济(17068)
- 经济(16365)
- 管理(15951)
- 理学(13328)
- 科学(13317)
- 理学院(13060)
- 管理学(12471)
- 职业(12391)
- 管理学院(12317)
- 江(12058)
- 北京(11957)
- 所(11631)
- 中国(11623)
- 技术(11520)
- 教育学(10988)
- 研究所(10525)
- 中心(10024)
- 州(9348)
- 财(9118)
- 院(9063)
- 职业技术(8479)
- 教育学院(8152)
- 基金
- 研究(39412)
- 项目(38937)
- 科学(31517)
- 教育(28864)
- 基金(22716)
- 社会(21199)
- 成果(21000)
- 编号(20173)
- 社会科(19689)
- 社会科学(19684)
- 课题(17878)
- 家(17523)
- 国家(17174)
- 省(17032)
- 划(16352)
- 年(16256)
- 科学基金(14112)
- 规划(12720)
- 项目编号(12419)
- 研究成果(11803)
- 度(11555)
- 性(11225)
- 基金项目(10788)
- 部(10620)
- 一(10496)
- 重点(10290)
- 高校(10290)
- 年度(10270)
- 教育部(10268)
- 阶(10154)
共检索到117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尧骏 张志萍
新时代劳动教育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面对“育人育才”相统一的时代要求和“既劳动又教育”的现实需要,高校应进一步明晰劳动教育的建构路向,不断开辟劳动教育的新境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具有较高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新时代 劳动教育 时代新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绍明 扈中平
新时代劳动教育肩负建设新时代教育发展道路、治理劳动教育异化的历史使命和任务。首先,新时代劳动强调非生产性劳动、交换价值和多元矛盾关系,劳动教育成为自主的教育活动,而中国劳动教育有自身发展的逻辑,激发了各级各类劳动主体的活力。其次,新时代劳动教育关系需要从劳动教育分别与自由教育、对话教育、生态教育的对立转化为辩证的统一,综合表现其生态理性、工具理性和交往理性。再次,非物质劳动和数字劳动给劳动教育的主体、内容、形式和效用同时带来巨大发展和挑战,需坚持存在论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探究其产生的超巨剩余价值、新的剥削形式和时空异化等内容。总之,新时代仍需坚持和弘扬正确的劳动教育价值观。
关键词:
新时代 劳动教育 唯物辩证法 数字劳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磊
劳动教育既是"五育并举"育人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方式变革创新的重要路径,在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维的限制和束缚,很多高校未能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即便个别院校开展了劳动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机制不健全、形式片面化、观念边缘化、趋向功利化等特征,限制了劳动教育原有功能的发挥和学生的全面成长。文章结合劳动教育在新时期的现实意蕴,针对其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不足,从多个维度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改善措施和有效实践路径,为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效、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劳动教育 现实意蕴 实践路径 新时代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孟国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当前做好高校劳动教育工作的重要遵循。扎实推进高校劳动教育的着力点在于:强化思想引领,凸显劳动教育的导向性;激发学生活力,强化劳动教育的认同度;凝聚教育合力,强化劳动教育的协同性;丰富教育形式,强化劳动教育的亲和力。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大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诚 华章琳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贯彻教育强国战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社会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蕴。但是,当前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应面临劳动教育理念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劳动教育资源整合配置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相脱节、劳动教育内容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劳动技能发展相脱节、劳动教育方式方法与应用技术型人才个性化发展相脱节、劳动教育效果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发展预期相脱节等诸多难题。因此,需要从更新劳动教育理念以契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新目标、整合劳动教育资源以满足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现实需要、优化劳动教育内容以满足应用技术型人才劳动技能发展、丰富劳动教育方式方法以适应应用技术型人才多元化化成长、聚焦劳动教育成效以达到应用技术型人才发展预期五个方面精准发力,提升劳动教育实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曲霞 刘向兵
劳动教育是"关于劳动"的教育和"通过劳动"的教育的有机统一。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既要看到"通过劳动"的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又要看到"关于劳动"的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正确处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与独立设置的关系。基于这一认识,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明确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专门一部分,以全面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为核心,建构了"五大目标体系""三大任务体系""1+8实施体系"和"3+1保障体系"环环相扣、有机融入与独立设置相结合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劳动教育 内涵 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兰州财经大学劳动教育研究课题组 庞庆明
劳动教育体系是关于劳动体验教育、劳动关系教育、劳动价值观教育的总和。构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事关党和国家命运及其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新时代高校要坚持问题意识,着眼于大学生劳动教育特定目标,并以劳动教育课程化为根本路径,努力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劳动教育体系。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劳动教育体系 构建维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向兵
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彰显了"尊重劳动者"的人本关怀,指出了"实干兴邦"的现实路径,明确了"创造伟大"的发展动力,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注入了新内涵:在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中,要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培育积极劳动态度中,要格外强化辛勤劳动的意识与态度;在培养优良劳动品德中,要强化诚实劳动、人本关怀、家国情怀;在掌握必备劳动知识技能中,要加强劳动科学知识的教学,为大学生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打好基础。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劳动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德智体美劳的辩证关系、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崭新意蕴以及高校劳动教育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
习近平劳动论述 高校 劳动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党印 李珂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有利于引领青少年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全面提升劳动技能水平,从而培育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大军。
关键词:
劳模精神 劳动精神 工匠精神 劳动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文富 赵秦
新时期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具有整体性、协同性、创造性等基本特征。文章提出高职院校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劳动教育合力,筑牢课堂教学阵地、增强劳动意识,创设多元教育实践平台、提升劳动技能,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科学评价体系,通过上述策略全面推动劳动教育,切实提升劳动教育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实施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长发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界定和认识劳动教育的基石,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价值观的逻辑起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需要劳动教育的奠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重要特征。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劳动教育的多元性,劳动教育是五育融合的起始点和凝结点。新时代新实践对劳动教育再发展提出新要求,加强党对劳动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化政策保障,确立劳动教育的独立学科地位和课程地位,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和管理体系,加强劳动教育的科研、教研活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不断提高劳动教育的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向劳动教育开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红彬 曹刚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战略举措。高职院校承担着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深入探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石、价值意蕴、实践路径,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践体验、行为养成、师德风范、制度评价等方面持续推进劳动教育的常态化开展,既是高职院校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应然之举,也是德智体美劳教育本质的理性回归。
关键词:
新时代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德慧
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是基于党和国家关于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优良传统,根据当前我国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和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生成的。习近平劳动教育观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以树立劳动意识、培育良好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为主要内容,以坚持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有机统一为原则,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互为一体为本质要求,以塑造劳动精神,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为目标取向。新时代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劳动教育观应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对劳动者的技术技能培训,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体制机制,把劳动教育融入国家教育行政规划和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关键词:
劳动教育观 生成逻辑 时代内涵 实践理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秋山 熊龙
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在职业院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具有综合育人价值,能够加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建设,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在各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应该注重打造劳动特色课程,统筹协调职业院校、社会和家庭,广泛开展劳动社会实践,建立劳动评价机制,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价值观。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劳动教育 立德树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扬帆 周婕
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形势下,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并取得了令人喜闻乐见的成果,我国的经济水平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同时教育事业也随之发展,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此种形势下,传统教学的方式面对当前日新月异的发展已经显得力不从心。由此可见,我们的实践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想使得人才体系的培养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就必然要在教学模式上积极探索创新,在依从教学实际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更新探索新的教育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素质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