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92)
2023(3958)
2022(2984)
2021(2954)
2020(2084)
2019(4592)
2018(4682)
2017(6735)
2016(4046)
2015(4638)
2014(4414)
2013(3688)
2012(3083)
2011(2844)
2010(2974)
2009(2418)
2008(2314)
2007(2338)
2006(1961)
2005(1664)
作者
(8929)
(7516)
(7405)
(7402)
(4768)
(3475)
(3387)
(2868)
(2773)
(2738)
(2600)
(2504)
(2350)
(2256)
(2234)
(2221)
(2221)
(2209)
(2185)
(2182)
(1863)
(1844)
(1822)
(1783)
(1717)
(1709)
(1651)
(1643)
(1579)
(1546)
学科
管理(9392)
(8907)
经济(8903)
(5897)
中国(5333)
教育(5278)
(4667)
企业(4667)
(4119)
业经(3696)
工作(3694)
教学(3577)
理论(3273)
学校(3086)
农业(2899)
政治(2835)
思想(2745)
思想政治(2672)
政治教育(2672)
治教(2672)
德育(2646)
地方(2586)
研究(2263)
(2220)
(2220)
学法(2169)
教学法(2169)
(2057)
(1950)
建设(1905)
机构
大学(47697)
学院(46423)
研究(14238)
管理(14165)
(13134)
经济(12661)
理学(11682)
理学院(11539)
管理学(11166)
管理学院(11088)
中国(10263)
(9878)
(9432)
师范(9380)
科学(8380)
(7938)
教育(7731)
(7558)
师范大学(6940)
(6705)
中心(6570)
技术(6457)
北京(6322)
职业(6309)
(6148)
业大(6118)
(5717)
图书(5551)
研究所(5518)
(5460)
基金
项目(30418)
研究(28122)
科学(23176)
基金(18197)
社会(15786)
教育(14947)
社会科(14763)
社会科学(14758)
(14511)
国家(14290)
(13918)
编号(13627)
成果(13002)
科学基金(12163)
(11056)
课题(10588)
(10154)
基金项目(9288)
项目编号(8818)
高校(8213)
(7600)
规划(7483)
研究成果(7471)
(7462)
(7232)
重点(7141)
(7099)
大学(6851)
(6590)
(6573)
期刊
教育(17918)
(17827)
经济(17827)
研究(15699)
中国(15617)
图书(6748)
学报(6265)
(5990)
(5839)
管理(5708)
大学(5660)
书馆(5142)
图书馆(5142)
科学(4879)
职业(4770)
技术(4442)
农业(4199)
学学(4166)
高等(3964)
业经(3757)
成人(3545)
成人教育(3545)
(3265)
金融(3265)
高等教育(3233)
(2992)
论坛(2992)
经济研究(2648)
会计(2612)
(2593)
共检索到77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辉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明确高校党委"把方向过硬、管大局过硬、作决策过硬、抓班子过硬、带队伍过硬、保落实过硬"的职责内涵,以"立得牢、站得高、把得准、管得严、聚得紧、督得实"为目标导向,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形成相应制度体系,切实把高校党委的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锡康  
高校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内容。通过充分调研,深入了解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高校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的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缘由,从责任主体、组织体系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就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提出实施路径建议。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布局,是协调推进新时期高校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高校党委深刻认识和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化主体责任的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乔刚   王英杰  
地方高校的学科治理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不断提高治理成效。当前,地方高校学科治理面临着治理目标同质化、治理主体单一化、学科资源配置失衡化等现实困境。为此,必须采取转变学科治理理念、建立多元主体共治机制、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等措施,来提升地方高校的学科治理能力,进而推进地方高校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艳艳  
【目的/意义】针对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之间的融合性问题,厘清“大思政课”的本质内涵与教学逻辑,提出“大思政课”的实践路径。【设计/方法】立足理论大格局、历史大视野、时代大舞台、人生大智慧,阐明“大思政课”是思政课教学与社会生活有效对接、互动、融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立足主题逻辑、关系逻辑、供需逻辑和机制创新,阐明“大思政课”坚持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统一、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协调、知识供给侧与学习需求侧相对接、课程新内容与教学新方法相结合。【结论/发现】“大思政课”之“大”在于教育教学阵地之辽阔、视野之广博、格局之宏大、方法之前沿,要构建“三全育人”的育人格局、建立“多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优化“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创新“协同高效”的育人方式、营造“和谐良好”的育人氛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钟子才  
高校党委书记在高校的发展中担当着艰巨的使命,其领导方式与方法直接影响领导工作的成效。本文强调了高校党委书记应做勤学习的模范,做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模范,做艰苦奋斗的模范,做廉洁勤政的模范,做宽容大度、真抓实干的模范,做道德情操高尚的模范,做与时俱进的模范。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白永秀  宁启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体现,根据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也体现出不同的内涵。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我们的生产目的,其内涵表现为对经济生活的需要、对文化生活的需要、对生态环境的需要和对公平正义的需要。新时代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实现的根本路径是要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来达到,在实现方式上则要依靠"四位一体"的实现主体和以市场为主导的"计划与市场一体化"的实现机制来完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秋山  熊龙  
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在职业院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具有综合育人价值,能够加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建设,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在各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应该注重打造劳动特色课程,统筹协调职业院校、社会和家庭,广泛开展劳动社会实践,建立劳动评价机制,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价值观。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书楼  陈蔷薇  
实现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幸福也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不仅表现为物质生活的富足,而且体现为政治生活的健全、精神生活的丰富、社会生活的和谐以及生态环境的优美。人民性、实践性、共享性与开放性是新时代人民幸福所具有的内在属性。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新时代人民幸福的现实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理连  邢清华  
协同育人是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再延伸和着力点,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新一轮内涵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基于目前高职院校"特高计划"项目建设,从校企等办学主体如何协同的视角,探讨了协同教育理念的认知、推进协同育人的影响因素等高职院校协同育人建设的理论问题,并立足当前高职院校发展实践和现实诉求,有针对性提出了"五个根据"的高职院校协同育人建设的实现路径:即根据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进行专业结构布局、根据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开发、根据专业结构布局进行师资资源与学训资源的配套、根据"学习参与度"成效进行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开发、根据重点专业(群)的建设需求进行校企协同创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敏  薛二勇  皮家胜  李健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有必要深入探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涵、功能与发展路径。从内容、目标、对象三个角度,可以基本明确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理论内涵。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容包括中华各民族的民族问题、民族关系、民族文化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目标包括"团结"和"进步",二者互为倚靠、不可偏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受教育者,而不仅仅是少数民族受教育者。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当强调国家观念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而不应仅仅针对某个或某些特定的民族。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化""德化""教化"三个方面。"文化"功能是指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科学理性水平的提升;"德化"功能是指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各民族情感、信念和意志的变革;"教化"功能是指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的自立自强和自我创新。随着形势的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面临"文化"相对薄弱、"德化"有待加强、"教化"有待提升等挑战,应从解决语言问题、物化问题和普遍问题三方面着手和用力,有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诚  宗诚  
职业教育教材是职业院校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力保障。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是积极回应国内外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内涵提升的新要求。为此,从编者首负责制、统编校本互为补充、激励保障监督机制等方面探讨其内涵要求,从坚持立德树人贯穿始终、坚持类型特点准确定位、坚持信息技术支撑改革等方面探索其建设路径,对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惠惠  刘晓哲  
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新时代对外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用好各类优秀人才,搭建新型媒体平台,为中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怡   张炜  
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但关于素质教育概念与内涵的认识并不一致。目前,素质教育实践中存在以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为主的素质教育和以通识教育为基的素质教育两种模式,但似乎还难以涵盖高校素质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需要从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动能上赋予其新的内涵,从教育目标、过程和本质上深入辨析,将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有机融入中国特色素质教育体系,基于素质教育框架有效集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素质教育在保留素质教育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要强化家国情怀的价值导向、注重数字素养的培养、运用增值评价的方式、实现多元模式发展。高校应面向需求,完善体系;准确定位,因校制宜;动态调整,持续推进,避免盲目攀比和“一刀切”,为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超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党的作风建设迈入了"新常态"。新形势下,高校党委必须落实精神、把握方向、大胆探索、敢于担当,直面发展思路不清、行政色彩浓厚、办学模式趋同、高水平人才匮乏、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发展空间不足、重物轻人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从决策和宏观管理的角度加强领导,不断优化党委职能,推动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职能优化,是对个体及组织机构既有职能的改进和完善。高校党委职能优化绝不是职能的转移和变化,而是要提高领导素质、改进领导方法、优化运行机制、促进领导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