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44)
- 2023(9828)
- 2022(8754)
- 2021(8466)
- 2020(7070)
- 2019(16668)
- 2018(16989)
- 2017(30987)
- 2016(17642)
- 2015(20164)
- 2014(20257)
- 2013(19314)
- 2012(17381)
- 2011(15620)
- 2010(15576)
- 2009(13648)
- 2008(13114)
- 2007(11444)
- 2006(9754)
- 2005(8190)
- 学科
- 济(59855)
- 经济(59791)
- 管理(47453)
- 业(42787)
- 企(36105)
- 企业(36105)
- 方法(29789)
- 数学(25598)
- 数学方法(25294)
- 中国(16753)
- 农(16080)
- 学(14727)
- 财(14240)
- 理论(13773)
- 业经(13643)
- 教育(13323)
- 地方(12574)
- 和(10937)
- 农业(10693)
- 技术(10355)
- 贸(10321)
- 贸易(10315)
- 易(9997)
- 教学(9765)
- 环境(9673)
- 制(9548)
- 务(9403)
- 财务(9346)
- 研究(9345)
- 财务管理(9331)
- 机构
- 大学(238441)
- 学院(235139)
- 管理(93813)
- 济(82631)
- 理学(81819)
- 理学院(80916)
- 经济(80478)
- 管理学(79365)
- 管理学院(78974)
- 研究(74598)
- 中国(52505)
- 京(50844)
- 科学(49114)
- 业大(37305)
- 农(37134)
- 财(37072)
- 所(37024)
- 范(34323)
- 研究所(34197)
- 师范(34010)
- 江(33637)
- 中心(33377)
- 北京(32148)
- 财经(30213)
- 农业(29199)
- 州(28168)
- 技术(27690)
- 院(27602)
- 经(27485)
- 师范大学(26952)
- 基金
- 项目(166904)
- 科学(129187)
- 研究(125268)
- 基金(116739)
- 家(100890)
- 国家(99982)
- 科学基金(85632)
- 社会(73836)
- 社会科(69705)
- 社会科学(69684)
- 省(67567)
- 基金项目(63167)
- 教育(60091)
- 自然(56586)
- 划(56414)
- 自然科(55230)
- 自然科学(55218)
- 自然科学基金(54180)
- 编号(53522)
- 资助(48104)
- 成果(44361)
- 课题(37560)
- 重点(37232)
- 部(36050)
- 创(35120)
- 发(34867)
- 项目编号(33292)
- 创新(32451)
- 大学(32165)
- 科研(31968)
共检索到333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小军
培育新时代高校优良学风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高校要把学风建设作为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在充分认识加强学风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之上,以先进理论为指导,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拓宽培育思路,强化培育重点,提升培育实效。
关键词:
新时代 学风 高校 培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长喜 刘芳芳 邹佳莹
本文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视角审视学风建设,并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辅导员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角度提出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不失为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的尝试。
关键词:
学风建设 职业生涯规划 辅导员队伍建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薇
高校承担着人才教育培养的重要社会责任,不同社会发展时期对于高校的育人任务提出了不同的挑战,因此,高校教育在持续不断地改革与创新。学风是高校办学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治学读书风气,是教师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因此高校学风作为高素质人才教育培养的重要基础保障,新时期的高校教育工作要加强高校学风建设。高校学风建设质量不仅影响着高校自身建设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教育培养,高校在建设学风过程中要始终变成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创建优良学风,加强对学生素养的教育引导。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高校的学风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因此,通过阅读《高校学风建设与校园文化融合发展研究》一书,对当前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进行思考,研究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体系机制与培育路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效文 鲁翠云 曹顶臣 梁利群
根据性状相关分子标记的QTL分析结果进行品种培育是分子标记用于水产育种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利用镜鲤与体重相关的3个基因座(HLJ302,HLJ338,HLJ343)作为快速生长的标记,筛选出一批镜鲤亲本进行繁殖,对得到的子代进行基因分型,并将基因分型结果与检测的最大10尾个体与最小10尾个体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最大10尾具有优势基因型为每尾1.7个,最小10尾具有优势基因型为每尾0.7个,生长速度快群体与生长速度慢群体在体重相关基因型的富集上呈现显著性差异。同时选出具有富集体重相关优势基因型的子代且生长速度快的群体一个,2008年生产出子二代。综合性状好生长速度更快的镜鲤新品系正在培育之中。
关键词:
镜鲤 生长 分子标记 筛选 培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晓 朱巍
从"工匠精神"的时代变迁入手,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所具有的新内涵与新特质,立足学生、高校和社会发展需求,明确高职学生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重点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开展高职学生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思考:认识"工匠精神",提高职业认同感;弘扬"工匠精神",构筑文化大环境;体现"工匠精神",强化内容与价值取向;践行"工匠精神",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新时代 工匠精神培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铭钟 郝亚杰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新阶段,同时,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时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错之年,培育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容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具有深远而长久的意义。科学家精神就是体现科学精神的科学文化在科学家身上的集中投射,要以科学文化涵养科学精神,以科学精神铸造科学家精神,让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种子在祖国大地上深扎根、扎深根、结硕果。
关键词:
新时代 科学家精神 培育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郝金莹
在21世纪的世界文化争辉里,中国文化鹤立鸡群。大国文化悲壮了曾经的中国人,也树立了新时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是无条件的,任何中国人都有资格在文明的国度里高举文化自信旗帜。教育承载着树立高度文化自信的统一任务。不论在何种教育阶段都需要将文化自信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在中职教育中,文化自信对思政教育来说尤为重要。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一关键时期,内心十分脆弱敏感,加上学业成绩不理想,更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中职思政教育具有心理健康指导作用,其中,增强中职学生文化自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内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瞳
红色文化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历史性、革命性、教育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蕴含着强烈的爱国奋斗精神,是激发家国情怀,焕发奋斗精神的宝贵资源。红色文化蕴含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奋斗精神培育的思想资源,是滋养大学生新时代爱国奋斗精神的文化土壤和重要载体。将红色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爱国奋斗精神培育融合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红色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丽丽 章政
大学生群体诚信价值观养成需要制度性建设,以“硬约束”为抓手构筑诚信管理“高压线”,形成诚信价值观培育的常态化机制。基于20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借鉴市场信用监管和社会信用治理领域所形成的信用管理理念、机制,对高校诚信管理推进大学生诚信价值观培育建设所存在的信用记录与评价原则、校内校外信用信息互联共享、大学生信用评价与否等三大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数据管理和隐私保护、高校诚信价值生态培育、大学生信用修复体系建设等政策进行了展望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熊小渊 汪宇凤 张艳艳
在新时代推进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教师队伍的培育和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由于职业本科开设时间较短,学科建设不够成熟,“双师”培训体系有待完善,“双师”认定工作步伐有些缓慢,保障激励机制尚未健全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致使职业本科教师队伍还存在内部结构不优、数量不足、专业技能不够强、“双师”匮乏等问题。为了切实抓好新时代职业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育,应在“双师型”教师的品德与职业道德修养、相关评聘标准确立、引领机制构建等方面下大功夫,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世海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带来了农村人口结构和经营结构的深刻变化,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面临新挑战。好在这一局面已经呈现向好趋势,一批创新创业人才纷纷返乡创新创业,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乡村建设的主力军。只有加强新时代乡村创新创业主体培育研究,直面他们在创新创业中的各类难点、痛点问题,才能真正为乡村产业升级改造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
创业主体 培育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文静 马秀峰
在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进程中,加强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既是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促进应用型大学内涵式发展、实现应用型大学学生自身价值的应然路径,更是助力企业生存和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应用型大学在工匠精神培育方面存在课程内容缺位、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活动匮乏、文化氛围低迷等问题。为此,应当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育人、教师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全过程,以培养大学生的匠心、匠品、匠技和匠魂,激励其成为勇于创新、坚毅进取的新时代工匠。
关键词:
新时代 应用型大学 工匠精神 培育路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熊焱生 彭园园 高玄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不适应、不符合的现实困境。推进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适应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和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在理念、机制和方法上加以创新。
关键词:
党支部书记 “双带头人” 基层党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海涛 张鑫蕊 张春龙 栾宇
[目的/意义]数智化时代背景下,更要求情报学学科融入新时代,积极探索数智化人才培育路径。[研究设计/方法]从认知到应用全方位策划“情报学+”数智化人才的培育理路,明晰育人体系,重点描述人才核心素养模型的搭建以及对人才培育路径的思考,展现情报学育人的本土化、特色化、智慧化。[结论/发现]情报学学科未来应致力于培育服务新时代各工作领域和研究情境的复合应用型情报学人才,不断探索更完整的人才培育闭环。[创新/价值]以中国哲学思想赋能新时代情报人才培育的理论遵循和实践路径,体现哲学思想现实价值的同时,为情报学学科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新进
职业使命感培育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品质,如对个体职业使命的感知、理解、认同,并付诸实践,把为社会谋福利和自我实现作为内在动力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职业使命感培育的理论逻辑、文化逻辑、现实逻辑构成了严密的逻辑基础。职业使命感培育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拼搏奋斗的动力,是激励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源泉,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