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85)
2023(16922)
2022(14491)
2021(13688)
2020(11277)
2019(26194)
2018(26130)
2017(48891)
2016(26837)
2015(30259)
2014(30450)
2013(29806)
2012(27011)
2011(24502)
2010(24901)
2009(22519)
2008(22176)
2007(19832)
2006(17615)
2005(15661)
作者
(76701)
(63729)
(62923)
(60347)
(40275)
(30547)
(28763)
(25102)
(24192)
(22911)
(21694)
(21419)
(20244)
(20200)
(19470)
(19429)
(19126)
(18601)
(18268)
(18191)
(15870)
(15802)
(15588)
(14850)
(14301)
(14243)
(14242)
(14087)
(12965)
(12560)
学科
(106198)
经济(106087)
(78002)
管理(74604)
(56893)
企业(56893)
(50218)
方法(46906)
数学(40422)
数学方法(39656)
农业(33023)
中国(27958)
业经(27321)
(25187)
(22436)
地方(21141)
(20834)
理论(19645)
(18908)
贸易(18891)
(18378)
技术(16066)
(16004)
(15844)
财务(15755)
财务管理(15709)
(15572)
银行(15524)
教育(15456)
环境(15236)
机构
学院(377175)
大学(373712)
管理(149096)
(144833)
经济(141509)
理学(129136)
理学院(127805)
管理学(125168)
管理学院(124519)
研究(122551)
中国(93540)
(80137)
科学(77156)
(76863)
(65072)
业大(61944)
(61750)
农业(59110)
中心(57469)
(57139)
研究所(55797)
财经(51600)
(50653)
北京(50281)
师范(50225)
(46942)
(46432)
(44024)
技术(41397)
经济学(41110)
基金
项目(253687)
科学(197739)
研究(188865)
基金(180545)
(156970)
国家(155556)
科学基金(132994)
社会(116114)
社会科(109565)
社会科学(109532)
(101235)
基金项目(94959)
教育(87475)
自然(85983)
自然科(83929)
自然科学(83914)
(83562)
自然科学基金(82367)
编号(80561)
资助(74967)
成果(65482)
重点(56677)
(55385)
课题(54993)
(54041)
(52163)
创新(48556)
科研(48077)
项目编号(47543)
大学(47480)
期刊
(165006)
经济(165006)
研究(108259)
中国(77728)
(76756)
学报(60638)
科学(55115)
管理(52716)
农业(52438)
(49236)
教育(49193)
大学(46848)
学学(43706)
技术(35394)
(32505)
金融(32505)
业经(32404)
(26281)
财经(23788)
经济研究(23704)
图书(22182)
问题(22182)
(20433)
(20216)
技术经济(18509)
科技(18150)
理论(17922)
现代(17095)
业大(16883)
统计(16812)
共检索到560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商存慧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愈发重视。由于治理手段的欠缺,目前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仍面临许多问题,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近日肖湘雄教授所著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研究》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网格化共治机制研究"的成果。该书主要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发展阶段、多元主体治理现状、国内外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秦利  
在市场经济发展充分的国家,食用农产品协会较为发达,在促进本国农业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美国食用农产品协会的发展概况,总结了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力图为构建中国新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机制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培武  张奇  丁小霞  白艺珍  
目前,威胁食用植物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污染物为农药残留、生物毒素和重金属等。从这些污染物检测技术看,在样品前处理技术、确证检测技术和快速检测技术3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样品前处理技术建立并改进了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和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等,其中免疫亲和吸附技术和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and Safe)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确证检测技术特别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因其具有灵敏、准确、可靠等优点,特别适合用作实验室仲裁检测,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并已列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生物毒素等污染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秦利  王青松  
食用农产品协会是非营利组织,其绩效评价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不同。本文通过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了黑龙江、重庆、浙江3地食用农产品协会的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绩效。结果表明:完善的组织制度、加强对协会会员产品质量监管、重视品牌化战略对改善食用农产品协会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绩效有重要影响。此外,生产过程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表明,食用农产品协会在绿色投入品统一采购、农产品安全生产标准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应用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梅星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梅星星  
本研究借用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中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监管体制演变进行分析。首先,将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制度演变总体概括为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分离与合一两个历史时期,监管体制变迁轨迹为"单部门监管—多部门监管—两部门监管",进而逐一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监管体制;其次,对食品安全法规制度的演变轨迹予以分析,认为法规约束的核心问题由食品卫生逐步向食品质量和营养转变;第三,政府监管的内涵演变表明,随着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平均值的不断降低,社会对食用农产品安全关注侧重点不同,政府监管内涵演变轨迹表现为"数量安全—卫生安全—质量安全—营养与质量并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谭立群  
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考察当前河北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构建政府监管与食用农产品供应链各参与者质量安全保障措施相协调的河北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模型。结果表明,河北省应逐步完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优化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机制;改进物流技术,使用冷链物流;整合共享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强化可追溯体系;引导建立产地批发市场;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系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淼  王家铭  
随着政府管理措施的加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我国农业的小规模家户分散经营模式下,经营者为了稳定家庭收入、获得更多利益片面追求农产品产量增加和成本节约,而不关心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农户的这种经营策略选择,直接导致化肥、农药、兽药等化学品滥用,甚至国家明令禁止的药品也被非法使用,使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处于高风险状况之中。要有效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必须建构基于农业家户经营格局的治理体制,通过完善农业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强化过程管理以及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等措施,使我国农产品生产走向科学化、规范化,逐步消除化学品的滥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梅  茅宁  
食用农产品是食品加工企业的战略性原料,确保其质量安全是企业选择其投资交易治理模式的首要目标。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由两类不确定性因素造成:一是交易方机会主义行为不确定性;二是客观环境不确定性。因此,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期权交易治理理论,探讨了影响质量安全的这两类不确定性因素对战略性原料投资治理模式选择的综合影响,构建了一个食用农产品战略性原料投资治理的实证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对中国乳制品企业的调查问卷,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这两类不确定性因素共同作用于农食战略性原料投资治理模式的选择,但作用方向相反。而且,客观环境不确定性对治理模式选择主效应更为明显。(2)对于我国乳制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敏  
本文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对现有农产品供应组织模式进行逐一分析,指出农产品供应组织模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密切相关,并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目前普遍采用的"农户+企业"模式所面临的制度难题,进而提出组建"农协+企业"的供应组织模式,实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保护农民收益的双重目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罗明  陈勇  
"农超对接"模式减少了流通的中间环节,为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创造了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仍然不尽如人意。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监管体系、质量追溯体系等六个方面,对"农超对接"模式下如何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提出建议,以期推动"农趣对接"模式的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刚  张晓林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当前我国农业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给农产品质量控制带来了较大困难,农民合作社可以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源头的组织和治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从本质上看,农产品的内在属性和农产品市场结构是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农民合作社内部的利益共享机制、重复博弈机制、关系嵌入机制及权力约束机制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控制农户生产行为。农民合作社通过组织标准化生产、为农户提供安全生产服务、加强质量监督控制以及建立质量激励机制,既可以保障农户利益,强化其质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红岩  李娟  
政府规制的介入对于纠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市场失灵有重要作用。为探究"安丘模式"奥秘,本文构建并假设了政府规制重塑农户生产行为的逻辑框架。基于框架的分析发现,安丘以源头控制为着力点,对农户实施了规范性、激励性、服务性多重规制政策,这些政策直接或通过嵌入到市场环境和农户收益中间接发挥了推拉力的驱动作用,促发了农户的安全生产行为,提升了治理绩效,验证了本文假设。因此,政府主导的政府作为—社会支持—公共价值"的协同治理和"强力规制—行为重塑—自觉行为"的行为逻辑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指导理念和有效途径;政府强大的规制力度和源头控制的着力点是"安丘模式"成功的关键,亦是其经验价值所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钟真  孔祥智  
本文从食品质量安全的内涵出发,定义了将质量安全按经济学特征差异划分为"品质"和"安全"两个方面的"全面质量安全观",并从生产和交易两个维度构建了产业组织模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对奶业抽样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尽管生产模式和交易模式对食品品质和安全都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在控制了其他条件的情况下,生产模式更为显著地影响了品质,而交易模式更为显著地影响了安全。这为解释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有效治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纪良纲  
当前我国多种农产品流通模式并存,既有"农户+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的传统模式,也有"合作社+零售商+消费者""家庭农场+超市+消费者"的现代模式,还出现了"农业公司+会员(消费者)""农场+消费者"的定制模式。农产品流通模式不同,流通环节多少与流通渠道长短存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