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95)
- 2023(6438)
- 2022(5008)
- 2021(4582)
- 2020(3211)
- 2019(7137)
- 2018(6896)
- 2017(11010)
- 2016(5955)
- 2015(6561)
- 2014(6308)
- 2013(5851)
- 2012(5279)
- 2011(4641)
- 2010(4718)
- 2009(4066)
- 2008(3934)
- 2007(3414)
- 2006(2864)
- 2005(2548)
- 学科
- 济(20410)
- 经济(20390)
- 管理(14265)
- 业(13753)
- 企(11916)
- 企业(11916)
- 农(11016)
- 业经(9828)
- 农业(8006)
- 中国(7798)
- 理论(6741)
- 教育(6521)
- 财(6131)
- 方法(5843)
- 地方(5692)
- 发(5051)
- 农业经济(4862)
- 教学(4779)
- 产业(4602)
- 发展(4438)
- 展(4418)
- 和(4289)
- 制(4011)
- 学(3993)
- 文化(3817)
- 建设(3781)
- 工作(3605)
- 数学(3392)
- 数学方法(3319)
- 政治(3204)
- 机构
- 学院(78920)
- 大学(74455)
- 管理(25858)
- 济(25039)
- 研究(24385)
- 经济(24243)
- 理学(21945)
- 理学院(21652)
- 管理学(21207)
- 管理学院(21040)
- 中国(17832)
- 京(15419)
- 科学(14491)
- 范(13837)
- 师范(13734)
- 江(13109)
- 财(12785)
- 中心(11430)
- 职业(10898)
- 州(10833)
- 技术(10783)
- 师范大学(10774)
- 所(10751)
- 农(10683)
- 财经(9684)
- 研究所(9640)
- 北京(9619)
- 业大(9569)
- 院(9446)
- 教育(9318)
- 基金
- 项目(52418)
- 研究(45099)
- 科学(40613)
- 基金(34252)
- 家(28743)
- 国家(28342)
- 社会(27850)
- 社会科(26027)
- 社会科学(26020)
- 科学基金(24087)
- 省(22568)
- 教育(21878)
- 编号(20585)
- 划(18029)
- 成果(17505)
- 基金项目(17461)
- 课题(15238)
- 年(14166)
- 发(12673)
- 项目编号(12355)
- 重点(12305)
- 自然(12262)
- 自然科(11907)
- 自然科学(11906)
- 资助(11872)
- 创(11822)
- 性(11698)
- 自然科学基金(11669)
- 规划(11529)
- 国家社会(11159)
共检索到121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丽红
乡土文化自信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自信的底气,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支撑。新时代重塑乡土文化自信,发挥着乡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乡风文明建设的“导航灯”、和美乡村社会构建的“黏合剂”、城乡融合发展的“连心桥”的重要价值作用。目前乡土文化生成载体的缩减、多元文化价值的角逐、传承主体的断代等困境,使重塑乡土文化自信面临严重挑战。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乡土文化多样性生成,深度挖掘优秀乡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引育结合壮大乡土文化传承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重塑乡土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新时代 乡土文化自信 价值意蕴 重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惠惠 刘晓哲
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新时代对外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用好各类优秀人才,搭建新型媒体平台,为中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故事 治国理政 国际传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敦泽
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升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进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家、校、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但一些高职院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劳动教育教师缺乏专业素养,开展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性,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不完善,学生劳动的自觉性不足,监督考评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安全保障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鉴于此,应进一步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合理设置劳动教育课程,科学编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教材体系,拓展劳动教育的场所和载体平台,广泛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优化劳动教育环境氛围,健全劳动教育考核激励制度,健全经费投入和安全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磊
劳动教育既是"五育并举"育人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方式变革创新的重要路径,在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维的限制和束缚,很多高校未能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即便个别院校开展了劳动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机制不健全、形式片面化、观念边缘化、趋向功利化等特征,限制了劳动教育原有功能的发挥和学生的全面成长。文章结合劳动教育在新时期的现实意蕴,针对其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不足,从多个维度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改善措施和有效实践路径,为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效、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劳动教育 现实意蕴 实践路径 新时代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龙献忠 胡乂尹 陈方芳
树立文化自信需要一个持续学习和提升的过程,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对于新时代国家、民族和个人发展都有深远的价值意蕴。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存在弱化之"困",这主要源于西方文化渗透下社会文化生态的不良发展,高校文化育人功能的淡化和缺失,以及学生自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弱化。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需要主体着力,不断强化各教育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和交互性;需要占领相关场域,发挥好课堂主渠道、校园主阵地和网络主战场的作用;需要完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软激励、硬约束并重的文化育人制度。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文化自信 文化育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兴成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历史使命,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客观审视自身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准确把握“对上与对下”“内化与外化”“主责与主体”“所需与所能”“当下与长远”等多重关系,通过凸显专业优势、锚定以人为本、强化产业支撑、坚持变革重塑,在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载体、提升服务能级中创新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乡村振兴 时代意蕴 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郝万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一主题,向世人宣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总要求,是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吹响的前进号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常态 社会主义建设者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贺文静
劳动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续传承,也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中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对促进中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都意义重大。加强理论教育、开展实践锻炼、建立协同机制是培育中学生劳动精神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劳动精神 价值意蕴 实现路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文涛 胡建
新时代生态文明增进民生福祉以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指导,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利益立场,立足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利于指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路径,有利于把美丽中国建设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有利于统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与清洁美丽世界建设。新时代实现生态文明增进民生福祉的存续和强化,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坚持用最严格制度和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文涛 胡建
新时代生态文明增进民生福祉以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指导,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利益立场,立足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利于指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路径,有利于把美丽中国建设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有利于统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与清洁美丽世界建设。新时代实现生态文明增进民生福祉的存续和强化,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坚持用最严格制度和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蒋浒
校企协同育人是贯彻落实国家产教融合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是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需要。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还存在职业院校自身吸引力不够、企业参与育人积极性不高、相关制度机制适应性不强的现实困境,需要职业教育各参与主体汇聚合作共识,凝聚价值目标、找准角色定位、服务学生成长;共促资源融通,促进师资互融、聚焦教学共融、推动文化交融;健全制度机制,完善制度保障、共建协同平台、形成共评机制,以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协同育人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轶舫
推进乡村振兴是国家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而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魂”,为“点亮”农民的精神世界注入了持续动力。然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长期存在,使得乡风文明的建设步伐明显滞后于城市,乡风文明建设面临着基层政府行动逻辑出现偏差、传统规范日渐式微、乡村文化载体作用欠缺等现实困境,因而需要明确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村规民约以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以文化嵌入作为重要抓手等实践路径,进而为乡村振兴奠定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扬 乐晶
在中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特殊阶段,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升农村人口技能素质、促进乡村内生发展的根本途径。基于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本文将"资本"引入到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中,提出"技能资本"的概念:技能资本的在体化、集体化和象征化过程从本质上构成了农村职业教育对于丰富农村内生资源、提升农民内在参与以及重构乡村社会认同的价值意蕴,形成"资源—参与—认同"的乡村内生发展逻辑理路。最后,从技能资本视域出发,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二威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发展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是助推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着发展困境,表现为:农业现代化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素质不高,农业现代化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不符合现代市场发展要求等问题。据此,要找准症结所在,靶向发力,从顶层引领、内在动力和外部驱动三方面着手,完善好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培育好发展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构建好发展现代农业的共享机制,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农业科技 现代农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巍巍
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蕴,事关"三个培养"根本问题,事关"四个伟大"全面推进,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顶层设计不突出、精准施策不突出、问题意识不突出、内涵建设不突出、地位待遇不突出等问题,必须抓好顶层设计、加强党的领导和师德建设、增强内涵素质培养、提高地位待遇、强化各方保障,多措并举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实现思政课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 新时代 教师队伍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