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01)
2023(5582)
2022(4648)
2021(4788)
2020(3684)
2019(8511)
2018(8450)
2017(12683)
2016(8394)
2015(9755)
2014(10070)
2013(9161)
2012(8370)
2011(7376)
2010(7836)
2009(6626)
2008(6721)
2007(5919)
2006(5263)
2005(4936)
作者
(19568)
(16012)
(15977)
(15678)
(10439)
(7799)
(7576)
(6504)
(6074)
(6017)
(5584)
(5386)
(5340)
(5265)
(5169)
(5039)
(4998)
(4826)
(4813)
(4663)
(4495)
(4097)
(3919)
(3861)
(3821)
(3722)
(3654)
(3554)
(3373)
(3340)
学科
(20725)
(20226)
经济(20209)
管理(20155)
教育(20101)
(15659)
中国(14310)
(13611)
企业(13611)
财政(11913)
(10439)
理论(10221)
(9603)
教学(8864)
(8299)
财务(8297)
财务管理(8253)
企业财务(7872)
(6720)
方法(6557)
地方(6420)
(5925)
(5464)
数学(5314)
数学方法(5179)
学法(5047)
教学法(5047)
(4989)
(4965)
制度(4963)
机构
大学(103116)
学院(99657)
研究(38304)
教育(29294)
(29171)
经济(28168)
管理(27394)
(25000)
师范(24887)
(24228)
(23376)
中国(23073)
理学(22643)
理学院(22230)
科学(22222)
管理学(21667)
管理学院(21432)
师范大学(20635)
(19217)
(18497)
职业(17264)
研究所(17036)
技术(16845)
中心(16036)
北京(15712)
财经(14605)
(13760)
(13654)
(13136)
(11993)
基金
项目(58263)
研究(52666)
科学(45645)
基金(36117)
教育(34350)
(30035)
国家(29576)
社会(28901)
社会科(26806)
社会科学(26798)
编号(25243)
(24996)
成果(24547)
科学基金(24154)
(22666)
课题(21715)
(19106)
基金项目(17795)
规划(15492)
项目编号(15308)
(15273)
重点(15267)
(14568)
资助(14290)
(13788)
教育部(13451)
(13423)
(13386)
(13371)
阶段(13335)
期刊
教育(52383)
研究(44566)
(36068)
经济(36068)
中国(34973)
(24555)
职业(14169)
学报(14021)
技术(13632)
大学(11958)
科学(10899)
(10325)
管理(9660)
技术教育(9466)
职业技术(9466)
职业技术教育(9466)
学学(9321)
财经(8097)
(7057)
农业(6907)
(6893)
金融(6893)
(6823)
财政(6823)
会计(6774)
(6724)
论坛(6724)
高等(6335)
图书(6160)
经济研究(6121)
共检索到175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樊丽明  石绍宾  李华  
财政学教育之变是我国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新时代要求财政学教育理念发生转变:面向专业学生,注重专业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交叉融合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专业教育的同时,更加重视通识教育;面向全体公民,普及高等教育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教育。因此,新时代财政学教育模式之变的总体思路是从专业教育拓展至"三圈层教育"。创新和加强财政学教育的重点有三个层次:改进和加强财政学专业教育,建议选择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更新升级、中国特色财政学理论体系构建和高质量教材建设作为重点进行攻坚;拓展和加强财政学通识教育,建议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和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作为主要任务;探索和加强财政学社会教育,建议将中小学生财税基础知识普及教育和志愿者专业服务作为试点,探索突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君洁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1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8500万人是文盲,其中大多数人在农村,可见,农村义务教育形势之严峻。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困难重重,主要是财政性投资不足。 一、义务教育的基本财政特征 从财政学的角度来分析,教育具有极大的外部效应。一方面,受教育的个人可以从中得到很大的收益,且收益水平通常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另一方面,会使整个社会因受教育者的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受益,一般来说,一国的受教育者越多,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熊进  林陈原野  
作为一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项目制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高等教育历史与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强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引进、学科建设等事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事项上发挥了巨大支持作用,由此也引发学界诸多讨论。检视现有研究文献,发现高等教育项目制研究因在总体上把项目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而强调其政策性、资源性、效率性、绩效性等特征,从而构建了一种财政学的研究范式与进路。然而,财政学式的研究进路聚焦于项目制本身而忽视了其与国家、大学、教师等主体间的关联机制所塑造的高等教育治理意涵等财政项目制之外的方法论议题,有可能会狭窄高等教育项目制研究的论域空间。因此,有必要实现研究从财政学向财政社会学的转变,让项目制成为一面理解高等教育治理中系列命题的透镜。高等教育财政项目制的完整诠释仰赖于财政学与财政社会学这两种研究进路能否合二为一:以财政学的论述为基础,迈向财政社会学的深度拓展,以达成研究的完整性与深刻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付敏杰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强调,注重财政的现代国家职能而非传统市场职能。国家是政治学的核心范畴,经济学只研究市场和市场视角下的政府,不研究国家。国家治理视角下的财政研究从以市场为中心转向以国家为中心,意味着财政学要逐步从经济学主导转变为政治学主导,从市场中的补充性职能转向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职能,从而改变以往经济学视域的财政学"只研究政府、不研究国家"的状况。与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国内的研究相比,本文强调了财政职能的国家化,并对财政学的政治学转向提出了设想,即必须摆脱经济学传统下对于市场效率的过度关注,逐步转向新时代对于国家治理政治的决定性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骁  李雪  
(一)从知识体系形成的视角:推动范式转换以构建财政学科理论基础体系在托马斯·库恩看来, "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我采用这个术语是想说明,在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统统在内的范例——为某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一方面,范式代表着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它指谓着那个整体的一种元素,即具体的谜题解答;把它们当作模型和范例,可以取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晔  
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的现有财政学理论,本质上是一种物本范式,由此在逻辑起点、核心概念、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相应的缺陷与偏差。而通过财政学逻辑起点和研究对象"由物到人"的转变,以人为分析对象,以制度分析为框架来构建人本范式的财政学,既可以解决物本范式财政理论现存的缺陷,又能在不同社会科学间建立起可通约的研究范式。"人本范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构建要以马克思主义人本主题和共同体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实践的时代命题与时代特征,在对古今中外学术资源兼容并蓄、继承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整合创新。本文选择财政学若干重要问题对其在人本范式下进行了分析,由此表明"人本范式"财政学具有较强解释能力和良好的应用基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祥云  
一、费税改革后义务教育投入及其平衡效应实证分析 (一)费税改革前后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对比分析。 在原有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安排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基本格局是:财政投入基本保工资(部分靠收费),收费和附加保运转(包括偿还“普九”债务),危房改造和教育发展靠集资。无疑,在原有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制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山东财政学院是由财政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的高等财经院校,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1998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不到10年时间,学校便已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财政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统计学、数量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国防经济学、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社会保障、计算机应用技术、外国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孙建军  成颖  
当今的情报学教育改革应遵循学生利益优先、满足社会需求、进行专业整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和开放、发展的原则。改革必须以情报学的科学内核为基础,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并采取与之配套的措施和策略。参考文献15。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金夫  
本文对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就图书馆信息工作的个性、图书馆学与相近学科的界限、单纯职业培训的倾向、专业教育的人才市场、图书馆学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等议题,作了基本阐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傅娟  
本文研究财政学主流从德国范式到美国范式的演变史。文章通过对不同语言的“财政”一词进行文献研究,认为财政学产生于德国而非英国;然后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还原经济学如何一步步取代财政学的历史过程。本文的研究表明:第一,财政学并非经济学的分支,二者产生的土壤与哲学根基都不相同;第二,经济学的几次变革反映出其内在逻辑的不一致,无法作为财政学的理论基础;第三,当代主流财政学与现实脱节的原因在于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方向是矛盾的,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的财政实践在向德国学习,而英美的公共经济学却取代德国财政学,成为财政学的主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祖超  刘欣  
通过对2004-2008年中等职业教育教育经费投入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公共财政学的视角来对其探析,提出若干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改革措施。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有着久远的历史,但又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英国的纽曼,都倡导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注重培养一种探索求知与优雅高尚的心智。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出现,教育日益承担起为社会和经济培养专门人才的任务,专业化的教育(specialized educa- tion)遂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总体性特征。在崇尚实用主义的美国,工业和经济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面对美国这种专业化的高等教育实践,有识之士在19世纪初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思想,借以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从20世纪中叶以来,通识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在美国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艳艳  陈晓敏  
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逐渐成为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中国企业的ESG实践、金融机构的ESG投资、监管机构的ESG披露指引都在迅速发展。本文探究融合ESG的《财务报告分析》教学改革,通过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双重目标的整合,开发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资源,引入案例行动学习法,形成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以培养学生掌握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与传统的财务分析相结合的专业知识,激发学生在商业活动中履行社会责任和践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旦悦   刘丹平   汤燕   王佳霖  
当前网络社交“圈层化”现象突出,需引起足够重视。网络社交“圈层化”具有在圈层传播中圈内开放与圈际分离、圈层群体话语权中平等性与层级性并存、圈层表达上圈内同质与圈际异质等特征,成因主要有社会思潮多样化、媒介服务精准化、认知结构碎片化。通过研究网络社交“圈层化”背景下圈层传播封闭性、圈层群体极化和圈层表达脱序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提出高校要增强互动参与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价值引领,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从而引导网络社交“圈层化”影响下的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交价值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