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99)
2023(12741)
2022(10811)
2021(10260)
2020(8296)
2019(18469)
2018(18352)
2017(32203)
2016(18092)
2015(20562)
2014(19988)
2013(18734)
2012(17246)
2011(15716)
2010(16085)
2009(14530)
2008(14013)
2007(12568)
2006(11196)
2005(9832)
作者
(50490)
(42140)
(41982)
(39644)
(26809)
(20544)
(19252)
(16305)
(16086)
(15113)
(14703)
(14218)
(13383)
(13114)
(12989)
(12957)
(12890)
(12405)
(12199)
(12011)
(10546)
(10406)
(10103)
(9663)
(9623)
(9432)
(9125)
(9112)
(8659)
(8502)
学科
(66692)
经济(66609)
管理(44283)
(39387)
(30278)
企业(30278)
(24024)
方法(23390)
中国(20678)
地方(19840)
数学(19804)
数学方法(19413)
业经(16742)
农业(16391)
(15358)
(13671)
理论(13652)
教育(13648)
(11425)
环境(11304)
(11236)
贸易(11224)
(11201)
(11157)
教学(11027)
(10782)
地方经济(10606)
资源(9170)
(9150)
(9120)
机构
学院(244205)
大学(241957)
(86607)
管理(85440)
研究(85097)
经济(84241)
理学(73067)
理学院(71977)
管理学(70214)
管理学院(69755)
中国(61854)
科学(55925)
(53162)
(43840)
(43144)
(40108)
师范(39760)
研究所(39450)
中心(39362)
(39275)
(38759)
业大(37398)
农业(34225)
北京(32963)
师范大学(31757)
(31677)
(31138)
技术(30488)
财经(30361)
(27345)
基金
项目(166156)
科学(129314)
研究(125520)
基金(114937)
(101368)
国家(100073)
科学基金(84191)
社会(76537)
社会科(72093)
社会科学(72072)
(68437)
基金项目(60861)
教育(60191)
(57156)
编号(54278)
自然(52873)
自然科(51497)
自然科学(51482)
自然科学基金(50488)
资助(45414)
成果(44984)
课题(38916)
重点(38416)
(37665)
(35018)
(34802)
(32916)
创新(32190)
项目编号(31859)
大学(31498)
期刊
(103846)
经济(103846)
研究(70556)
中国(60205)
教育(45960)
(42115)
学报(41877)
科学(37543)
大学(31174)
管理(30387)
农业(29557)
(29430)
学学(28363)
技术(22722)
业经(18964)
(17535)
金融(17535)
图书(17262)
(15927)
经济研究(15319)
资源(15197)
财经(14113)
(13602)
职业(13541)
问题(13019)
(12450)
书馆(12404)
图书馆(12404)
(12212)
(12061)
共检索到374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岳雪萍  程丽云  
深入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新时代教育的必然要求,这一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则是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为主要表现形式。文章围绕依托乡土资源培养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这个中心进行探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叙述:首先,简要分析运用乡土资源培养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可行性;其次,强调依托乡土资源培养中学生家国情怀应遵循的原则;最后,从设置课堂情境、整合乡土资源和利用互联网络三个角度,对依托乡土资源培养中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进行探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武  
在我国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中,感恩一直被推崇为优秀的品质。在新时期的人才培养中,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感恩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修养,同时也是对现代社会文化风气风貌的展现。在新时代家国情怀视域下对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培养,也可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过去的传统知识教育中,高校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只停留于表面工作,教育主体对于学生感恩培养的工作不够重视。高校作为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主要阵地,应积极的发挥教育的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曹玉静  谭杰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为了适应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需求而提出的,历史学科教学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融合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渠道。文章立足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针对历史教学中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情境创设、合作探究倡导、情感体验实现等环节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和解析,以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许文茜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将"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并指出"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也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刁培俊  
介绍了作者在中国历史学科领域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推行的缩写名家名作和倡导"精读一本书"的教学指导模式。这种教学指导模式不但能教给学生知识,更能教给学生方法,提高其科研能力。与此同时,也借此激发了学生的学术兴趣,培养了其科研精神。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董小川  
认为教育硕士(历史学科)学位论文选题和写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并具有长期意义。历史学科学位论文选题主要包括课标与课改、教师与学生、教材与教法、教学模式与风格、意识与思维方式教育研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浩  张帆  
核心素养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为满足经济政治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提出的,反映了时代对大学生教育和培养的重要影响。核心素养旨在培养与学生终身相伴的必备品格和能力,其影响力具有持续性、长期性。文章对"为何"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提出追问,研究探讨大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方法、途径和培养模式,对积极引导大学生核心素养教育工作有序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萧早荣  
文章在分析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内涵的基础上,认为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应实现厚植爱国主义之魂、培养有竞争力的专业技能、注入工匠精神之魄、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体、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两翼等要求。具体来说,要探索科学有效的培养途径与方法,构建"四位一体"的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机制,实现社会、学校、学生"三方"合力共振,构建核心素养培养的"三全"模式。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张恒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的核心价值,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所提出的新的课程目标。具体到历史学科而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留涛  
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培养工作亟待重视和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培养工作未能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较好融合,存在忽略安全意识引导、体制机制建构不善、软硬件设施不完备等问题。开展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的培养工作,可以根据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需要,从执行、内容和保障三个维度创新进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晓堂  
高职大学生素质培养不仅要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还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核心能力,形成核心价值观、专业核心技能、职业核心能力"三核"为主体内容的综合素质。除专业核心技能培养指标体系外,构建一套培养核心价值观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合适的指标体系,合理认定素质学分,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程序环节、操作规则和规章制度,将二者有效贯彻落实,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学生素质培养运行机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健   李沐慧   徐斌艳  
数学建模能力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解决复杂问题的必备能力,也是我国普通高中与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重点关注的数学核心素养。新课标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分别提出“模型意识”“模型观念”“数学建模”三个关键词,为数学建模素养培育指明路径。在此背景下,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阶段数学建模教学与评价成为了一项紧急且艰巨的任务。本研究基于新课标理念与要求,设计测评工具,对全国5个城市1428名中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展开调查。基于三重编码体系,研究分析了我国八年级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整体水平及特征,为未来各学段的数学建模教学与评价提供实证依据。研究发现:学生尚不能适应开放且真实的数学建模问题;学生缺乏对数学建模过程的完整认知;学生建模能力的性别差异受建模过程的推进影响;学生具备创造性解决数学建模问题的潜力。基于此,研究对未来的数学建模测评与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玲玲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深受功利主义和技术主义影响,仅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其人文素养的培养。而人文素养对学生职业发展可持续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职业发展可持续性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必要性、当前高职人文素养培养的问题并提出了浅显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祥泽  喻徳琴  
最新出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我们的基础教育要怎样改革,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怎样培养,俨然已成为当下舆论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所以树立怎样的质量观,对义务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小学生综合学科的质量检测则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绪计  徐文娟  王庆瑾  林琳  林崇德  
健康素养是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采用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中学生健康素养的发展特点及其群体类型。结果表明:(1)编制的中学生健康素养问卷有较高的信效度。(2)中学生健康素养总体上无显著性别和城乡差异,但在自我管理分量表上,女生显著优于男生;低年级中学生的健康素养显著优于高年级。(3)中学生健康素养分为健康素养不良型(约11%)、一般型(约51%)和优秀型(约38%)三种潜在类别;优秀型中有37%是初一学生,初二到高二学生仅占14%-18%。要提高中学生的健康素养,应分年级实施不同健康素养教育内容和策略,重点关注高年级学生;重点突破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培育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积极心理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