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70)
2023(8585)
2022(7200)
2021(6900)
2020(5386)
2019(12070)
2018(12391)
2017(19922)
2016(12170)
2015(13747)
2014(13791)
2013(12104)
2012(10778)
2011(9926)
2010(10397)
2009(9045)
2008(8576)
2007(8038)
2006(7098)
2005(6412)
作者
(29425)
(24249)
(23898)
(23150)
(15266)
(11678)
(11251)
(9370)
(9265)
(8961)
(8246)
(8082)
(7813)
(7617)
(7530)
(7356)
(7230)
(7204)
(7179)
(6858)
(6202)
(6087)
(5890)
(5686)
(5685)
(5483)
(5359)
(5290)
(4957)
(4858)
学科
(33347)
经济(33318)
管理(27245)
教育(22078)
(19818)
中国(17137)
(16161)
企业(16161)
地方(11830)
理论(11526)
教学(10627)
(10222)
方法(9727)
(9516)
(8312)
业经(8198)
数学(7684)
数学方法(7508)
地方经济(7309)
(7230)
农业(6763)
(6380)
(6380)
研究(6219)
环境(5986)
(5935)
贸易(5929)
学法(5917)
教学法(5917)
发展(5901)
机构
大学(149814)
学院(148054)
研究(50432)
管理(45810)
(44544)
经济(42943)
理学(38268)
理学院(37640)
管理学(36567)
管理学院(36257)
(33841)
师范(33666)
(33352)
教育(33036)
中国(32436)
科学(30839)
师范大学(26952)
(26043)
(24558)
(22835)
中心(22671)
技术(22594)
职业(22249)
研究所(21988)
北京(21770)
(21400)
(18889)
业大(17722)
(17708)
财经(17106)
基金
项目(92174)
研究(80118)
科学(72972)
基金(58822)
(49039)
国家(48400)
教育(45934)
社会(45653)
社会科(42789)
社会科学(42781)
科学基金(41073)
(40388)
编号(38471)
(34764)
成果(34741)
课题(30427)
基金项目(29928)
(27232)
项目编号(23125)
自然(23066)
重点(22704)
资助(22665)
规划(22566)
(22484)
自然科(22480)
自然科学(22476)
自然科学基金(21991)
(20983)
(20468)
(19785)
期刊
教育(61397)
(56131)
经济(56131)
研究(54736)
中国(43505)
(18816)
学报(18595)
技术(17889)
科学(16553)
管理(16552)
(16277)
职业(16223)
大学(15503)
图书(13123)
学学(11739)
农业(11428)
业经(11215)
(10083)
金融(10083)
(9942)
论坛(9942)
技术教育(9925)
职业技术(9925)
职业技术教育(9925)
书馆(9763)
图书馆(9763)
(8827)
高等(8619)
经济研究(8562)
成人(7814)
共检索到240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冷静  
高校作为培育新一代年轻人的文化土壤,如何让高等教育中的思政教育能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是当下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深入探讨"延安精神"的内在涵义与跨时代意义,以期达到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政工人员提供参考作用,更好地开展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目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莉  
延安精神孕育着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文化与优良传统,是对当代高职学生进行家国情怀培养与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财富。通过阐述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其融入高职思政理论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融入路径,以期能够实现延安精神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亚杰  
延安精神是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从严治党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随着历史方位的变化,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有了更严峻的考验,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仍是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当前,要把为民务实清廉这个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深深根植于全党的思想和行动中,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根本保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颖  张小莉  陈璐萌  杨娇  冯林郁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延安是一片红色热土,是万众瞩目的革命圣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延安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出发点。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了13年,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圆  王瑶  
延安精神内涵丰富,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承担国家发展重任的高素质人才研究生而言,延安精神可以继续发挥其思想的价值。文章旨在通过思考延安精神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延安精神在当代对于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作用,探索出延安精神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侯峻   魏岚  
延安文艺精神是为人民服务、忠实爱国、贴近群众、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人民性、爱国性、实践性、创新性。新时代发挥延安文艺精神,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深厚爱国爱党爱校情怀,有助于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大历史观,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俞传尧  
根据福建省委组织部的安排,去年金秋十月,我到延安干部学院参加了第十期正厅局长"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专题培训班。通过老师现场教学、课堂教学和自学,我感触颇深,收获很大。延安,是革命的圣地。延安精神,博大精深;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永远是共产党人也是中华民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岩  李新纲  齐文彬  
工匠精神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全面加强并扎实开展劳动教育势在必行。劳动教育是工匠精神培育的逻辑起点。目前,应用型高校对劳动教育和培育工匠精神重视不够,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功能与价值未得到充分彰显。鉴于此,应用型高校应重视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理顺劳动教育的时空逻辑,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加强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打造以崇尚"工匠精神"为内核的校园文化,构建多方协同的劳动教育支持系统。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根福  李焕  
延安《解放日报》因其具有动员民众团结抗战的使命、沟通党和民众的桥梁作用以及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功能而成为战时民众动员的重要载体。延安《解放日报》采取的"五位一体"的动员内容、灵活多样的动员方法、"三结合"的动员策略取得了明显成效,对战时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加深了民众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推动了陕甘宁边区社会的变革,提高了民众抗战信心,对当今新时代的舆论动员也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晓辉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职业教育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文章联系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思路,对当前开展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尝试从提高职业教育服务“三农”意识、构建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路径、校企协作优化完善课程体系、依托平台培养地方农业人才、打造涉农平台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入手,探索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显嵘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开展混合所有制职业学校改革,不仅是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创新,也是实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突破口。推动混合所有制职业学校改革首先应明确界定其内涵要义,其次要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力因素。同时,要科学把脉混合所有制职业学校改革中的问题,针对当前改革中法律支撑缺乏、产权界定不清和利益分配不均衡、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积极探索"如何混合",找准改革关键点。具体而言,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明确混合所有制职业学校的法人属性、资本权益以及产权结构,建立与混合所有制产权相适应的"权责一致、高效、激励"的内部治理结构,优化外部治理环境,加强高品质公共政策服务供给。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靳敏  何花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在五四运动以来的百年历史征程中,五四精神与时俱进、常讲常新,始终是广大青年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新时代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离不开五四精神的传承。理清五四精神新发展的逻辑理路,阐明新时代弘扬五四精神的重要价值,进而从丰富五四精神的内容、创新"五四"育人方式、完善"五四"育人机制三个维度探索新时代大学生五四精神的弘扬路径,对于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柴艳萍  
现今,国家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关注度与重视度与日俱增,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教育工作内容中最为关键的一大元素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管理时应致力于对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不断延展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思政教育中的融合度,促使我国大学生建立更加积极、健康的思想,提升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度与认可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娟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高校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心理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的高校心理学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当下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亟待创新与变革。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当前高校心理学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措施。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喻丽  
借鉴香港高校图书馆推行全人教育的经验,内地高校图书馆应克服学习共享空间协同效应欠缺、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及认知存在障碍等现实困难,采取全面、深入地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积极主导学习共享空间建设及主动参与校园第二课堂建设等策略参与高校全人教育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