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9)
- 2023(9521)
- 2022(7927)
- 2021(7387)
- 2020(6152)
- 2019(14047)
- 2018(13848)
- 2017(25196)
- 2016(13937)
- 2015(15169)
- 2014(14949)
- 2013(13711)
- 2012(12663)
- 2011(11516)
- 2010(11924)
- 2009(10976)
- 2008(11028)
- 2007(10404)
- 2006(9249)
- 2005(8581)
- 学科
- 济(46076)
- 经济(45985)
- 管理(43279)
- 业(40380)
- 企(34324)
- 企业(34324)
- 中国(15777)
- 制(15603)
- 农(15171)
- 财(15026)
- 方法(14719)
- 业经(12662)
- 数学(11814)
- 数学方法(11609)
- 体(10818)
- 农业(9911)
- 地方(9730)
- 贸(9355)
- 贸易(9347)
- 银(9271)
- 银行(9261)
- 易(9151)
- 学(9138)
- 体制(8920)
- 理论(8899)
- 行(8888)
- 教育(8753)
- 融(8734)
- 金融(8732)
- 划(8704)
- 机构
- 大学(189440)
- 学院(185671)
- 济(73834)
- 经济(72103)
- 管理(68606)
- 研究(63541)
- 理学(58107)
- 理学院(57415)
- 管理学(56326)
- 管理学院(55953)
- 中国(47747)
- 京(39620)
- 财(38744)
- 科学(35781)
- 所(30632)
- 江(29490)
- 财经(29384)
- 中心(28399)
- 范(27464)
- 研究所(27367)
- 师范(27256)
- 经(26445)
- 农(25894)
- 北京(25168)
- 业大(23715)
- 州(23563)
- 院(23555)
- 经济学(22540)
- 财经大学(21660)
- 师范大学(21581)
- 基金
- 项目(119733)
- 科学(94728)
- 研究(93743)
- 基金(85407)
- 家(73854)
- 国家(72788)
- 科学基金(62242)
- 社会(59626)
- 社会科(56329)
- 社会科学(56314)
- 省(46570)
- 教育(44913)
- 基金项目(44139)
- 编号(39368)
- 划(39036)
- 自然(37363)
- 自然科(36460)
- 自然科学(36452)
- 自然科学基金(35825)
- 成果(35216)
- 资助(33723)
- 课题(28403)
- 制(28282)
- 重点(27306)
- 部(26882)
- 发(25799)
- 创(25421)
- 性(25072)
- 项目编号(24691)
- 国家社会(24539)
共检索到297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祁占勇 桑晓鑫
振兴西部高等教育是新时代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使命,新时代西部高校优化学科布局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赋能西部经济转型发展、发挥传统学科区位优势的国家方略。然而,当前西部高校学科发展面临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性不强、学科的辐射引领作用发挥不足、学科自身优势与特色尚不突出等现实困境。西部高校学科建设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的激发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供给,着力激活学科队伍的内驱动力,推进高校和学科专业集群化发展,建设学科创新平台深化产教融合机制,依托地域优势引导学科特色化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乔刚 王英杰
地方高校的学科治理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不断提高治理成效。当前,地方高校学科治理面临着治理目标同质化、治理主体单一化、学科资源配置失衡化等现实困境。为此,必须采取转变学科治理理念、建立多元主体共治机制、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等措施,来提升地方高校的学科治理能力,进而推进地方高校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 地方高校 学科治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燕 张龙林 付春光
转型国家向市场经济的制度转型过程中面临困境与危机,转型期间的执政秩序、公民社会与市场交易的综合性作用造成转型国家的治理混乱。对转型困境的分析表明,造成这一困境既有来自于客观的历史约束的原因,也有来自于转型国家政府转型战略选择失误的主观原因,同时也有特权阶层干扰的影响因素存在。中国的改革绩效表明了保持政府主导在制度体系转换过程中的重要性。中国采用渐进式转型战略,通过适时调整的改革目标、切实决策与积极的公共政策保证了制度转换的秩序与稳定,有助于消除转型困境,增进变革动力。
关键词:
转型国家 制度困境 中国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武建鑫
世界一流大学以拥有若干门一流学科为标志,而一流学科的形成往往以恰切的学科布局和发展战略为前提。基于学科功能和属性的分类标准,以10所全球顶尖年轻大学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学科分布结构、发展模式、特色战略和绩效特征四个方面,反映年轻顶尖大学在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学术战略。研究表明,年轻大学有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学术上的跨越式发展,但前提是具有适切的学科布局及战略选择;促成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并非是"自古华山一条路",更可能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学术制度的创新是大学走向卓越的永恒理念;后发型国家切勿盲目模仿成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杰华 郭芳慈 陈继华 陈迎港
农村养老制度设计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养老问题,并从顶层制度设计的角度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进入新时代以来,农村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基数大、速度加快、城乡倒置、家庭空巢化加剧、女性老人占比高、未富先老等新特征。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养老制度设计和政策变迁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推进和形塑五个特点明显的不同阶段;农村养老制度设计在构想、法制法规体系、养老保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并初显成效。不过,农村养老制度设计在超前应对、城乡分治、政策碎片化、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短板。今后农村养老制度设计应在创新思路的基础上,重点在超前应对、关注重点群体、加大财政投入、构建多元主体、推动专业化服务方面做好整体框架设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杰华 郭芳慈 陈继华 陈迎港
农村养老制度设计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养老问题,并从顶层制度设计的角度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进入新时代以来,农村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基数大、速度加快、城乡倒置、家庭空巢化加剧、女性老人占比高、未富先老等新特征。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养老制度设计和政策变迁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推进和形塑五个特点明显的不同阶段;农村养老制度设计在构想、法制法规体系、养老保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并初显成效。不过,农村养老制度设计在超前应对、城乡分治、政策碎片化、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短板。今后农村养老制度设计应在创新思路的基础上,重点在超前应对、关注重点群体、加大财政投入、构建多元主体、推动专业化服务方面做好整体框架设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朝霞 张安平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自2006年实施以来,在政府、见习基地、高校等教育机构、见习高校毕业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目前还处于建设初期,其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使其积极作用不仅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甚至一度停滞不前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而陷入困境。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力图找到解决途径从而走出困境,使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持续有效运行。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 见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光旭 蒙慧 牛海
“国家功能作用”是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化的关键要素。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持续建设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成效显著。然而,伴随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加剧,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资源不足、法制建设滞后、多层次体系构建缓慢,监督及农民诉求机制不健全等难题愈发突出,制约着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建设。为此,要科学认知国家能动性作用,通过发挥相关功能职能推进农村社会保障资源调整优化,加快农村社会保障法治化建设,建立多层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深化管理监督机制改革,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以为新时代破解农村社会保障现实难题,建设体系化、现代化农村社会保障提供路径选择。
关键词:
国家功能作用 农村社会保障 破解路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霞 周旭海
日本的耕地撂荒现象是诸多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在不同农业地区各类因素的影响程度也存在着差异。基于维护粮食安全和推动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日本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撂荒防治工作:一是通过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和农地中间管理事业,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二是通过土地改良事业和鸟兽害防治工作,解决"地可否种"的问题;三是通过农业高附加值化策略和农福联合政策,解决"地怎样种"的问题。
关键词:
耕地撂荒 防治政策 粮食安全 乡村振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坚
通过国家主义技能形成制度中高职院校发展的现状及经费来源,分析高职院校自身在社会中的定位以及其在体制机制中的困境。一方面,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当放在努力提升企业在多元利益相关者博弈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当协助企业提高校企合作中的收益和影响力。通过现代学徒制等新的办学形式,逐步推广办学成本较高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高职院校通过深度校企合作中获得的收益,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政府、家长和学生期望的通用教育功能的目标。通过以上的发展战略研究,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在优质院校建设中制定符合其自身发展的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炳超
产学研结合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自上而下的科技体制改革和系列政策法规大力促进了产学研合作,产学研政策演变历程分为起步探索、跨界联合、协同结合和创新融合四个阶段,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面成效明显。新时代,我国应逐步克服产学研政策体系不健全、机构合并、群体合作不力和环境因素不足等方面的制度困境,加强政府资源配置及完善产学研结合政策体系,健全产学研结合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技术平台和服务体系,优化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言庆 寇敏
一、旅游制度创新的理论内涵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是人为设计的、形塑人们互动关系的正式或非正式约束(诺思,1990)。制度创新一般是指制度主体通过建立新的制度以获得更多收益的活动。从内容看,制度创新既包括根本制度的变革,也包括具体运行体制和模式的转换。从模式看,制度创新分为强制性制度创新和诱致性制度创新,前者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实行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调整,后者则是追求利益最大
关键词:
旅游业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志峰
从制度演变的内在逻辑看,长聘教职制度是由教师群体自发形成的内生型制度,其不仅是高校教师聘任和激励制度,而且是一种市场筛选和选拔制度、资源配置制度、社会分层制度、职业安全制度。中国高校长聘教职制度的当下困境主要表现在:政府对高等学校单位属性的规定以及教师身份定位把长聘教职制度的推进锁定于"编制管理"的路径依赖之中,不完全学术劳动力市场内部缺乏竞争性、外部缺乏独立性和开放性,传统制度的保守性、排他性形成强大改革阻力等。深化高校事业单位编制改革,营造长聘教职制度改革的外部环境,建立完善的学术劳动力市场,形成多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倬 邓伟
产权是界定主体利益的边界,清晰完整的产权体系是民办高校实现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基础,也是保障民办高校有序运转的前提。我国民办高校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产权在举办者、管理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争议。我国民办高校产权治理存在主体模糊、边界不清晰以及分割不公平等现实困境。要化解这些现实困境,产权治理的话语体系应该从法律层面转向经济层面,同时完善学校产权制度体系,厘清民办高校的产权归属,建立民办高校资产监管体系,规范民办高校产权流转。
关键词:
民办高校 产权治理 制度创新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振江
新时代人民民主已经处于制度定型阶段,要将"人民当家做主"的价值维度做深、做实,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强化其参与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文明发展的实践指向。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可以更加凸显人民民主合法性与有效性有机结合的时代面向,可以为其多样性的实现形式提供更高层次的制度供给,也将拓展人民民主的日常政治生活领域。提升人民民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实践指向,就是要发挥人民民主在调节政治关系、建构政治秩序以及确保国家稳定和发展三个方面的独特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