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47)
2023(13571)
2022(11330)
2021(10809)
2020(8501)
2019(19301)
2018(18914)
2017(35785)
2016(18529)
2015(20360)
2014(19535)
2013(18832)
2012(16908)
2011(14964)
2010(14691)
2009(13066)
2008(12157)
2007(10786)
2006(9261)
2005(7570)
作者
(47128)
(40118)
(39710)
(37513)
(24911)
(19171)
(17817)
(15557)
(15169)
(13718)
(13486)
(13380)
(12084)
(12079)
(12066)
(11804)
(11727)
(11487)
(11418)
(11135)
(9581)
(9524)
(9481)
(9395)
(9107)
(8905)
(8590)
(8380)
(7891)
(7830)
学科
(77637)
经济(77461)
(56269)
(50584)
管理(45871)
(35719)
企业(35719)
农业(33852)
方法(32124)
数学(27534)
数学方法(27124)
业经(24156)
中国(20664)
(17610)
地方(16917)
(14826)
(13077)
贸易(13070)
(12783)
(12764)
农业经济(12508)
(11939)
理论(11896)
(11202)
技术(11038)
(11015)
(10702)
环境(10635)
发展(10512)
(10491)
机构
学院(249222)
大学(240789)
(103777)
经济(101807)
管理(98841)
理学(86879)
理学院(86066)
管理学(84555)
管理学院(84102)
研究(77021)
中国(59687)
(54117)
(47223)
科学(45229)
(44662)
农业(40674)
业大(40341)
中心(38908)
财经(36199)
(35854)
(35214)
(33236)
(33091)
师范(32830)
研究所(32036)
经济学(31222)
经济管理(29077)
(28564)
经济学院(28240)
北京(28188)
基金
项目(176829)
科学(141284)
研究(136389)
基金(128627)
(110146)
国家(109076)
科学基金(95431)
社会(89945)
社会科(83951)
社会科学(83925)
(70791)
基金项目(68655)
教育(62455)
自然(58446)
(57728)
编号(57613)
自然科(57113)
自然科学(57103)
自然科学基金(56061)
资助(49300)
成果(44593)
(39675)
(39585)
重点(39160)
课题(38093)
(37743)
国家社会(37109)
(35132)
创新(35041)
人文(34578)
期刊
(116957)
经济(116957)
研究(66731)
(59364)
中国(47731)
农业(40463)
学报(34452)
科学(34317)
(33120)
管理(31847)
大学(29023)
学学(27789)
教育(27236)
业经(26962)
(23512)
金融(23512)
技术(22237)
(18238)
财经(17018)
问题(16710)
经济研究(16362)
农业经济(14932)
农村(14702)
(14702)
(14663)
(14031)
世界(12301)
经济问题(12260)
资源(11655)
社会(11516)
共检索到354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裴新伟  
分化与整合是社会发展的双重逻辑。进入新时代以来,西部的农民阶层分化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农村转移人口的流向,以及农民群体的异质性等方面发生了新变化。在此背景下,西部农村的社会整合面临着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与岗位需求失衡、农村转移人口"融城困难"且"返乡无力"、农村的经济发展缺乏内生动力,以及传统的农村社会整合力量式微等问题。需要从"东西一体"与"城乡融合"的逻辑出发,通过大力发展西部的职业教育、破除阻碍农村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制度藩篱、优化西部农村的居住布局,以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措施,助推西部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整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洪彬  于桂娥  
在农村农民内部各阶层拥有土地情况是不同的,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导致了农民阶层分化为不同的农业阶层。流转障碍使得分散在不同农业阶层间的土地资源难以向强势农业阶层转移,同时城镇对农民非农化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使得非强势农业阶层掌握的土地资源被固化,从而限制了农民各阶层的市民化进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双良  秦玉莹  
宅基地流转与农民住房保障是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当前宅基地流转不畅与农民住房保障失配问题同在,但二者并不是孤立并行的。优化宅基地资源配置,保障农民居住安全,破除城镇化障碍,需要在理清宅基地流转与农民住房保障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精准施策。从对宅基地流转与农民住房保障面临的共轭困境出发,分析农民宅基地流转认知与住房保障选择的异化轨迹,推演宅基地流转与农民住房保障相互影响的逻辑机理与传导路径。据此,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需加强宅基地制度与农民住房保障制度的改革联动,面向对其他类型住房(非"宅基地+农房")有不同选择的农民提供差异化的宅基地流转补偿,建立健全宅基地流转与农民住房保障联动的法规体系、政策协同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文杰  李延平  
西部高职教育对促进西部产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新的历史时期,在"双高计划"背景下,西部高职教育需切实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明确发展定位,锚定职责使命;积极应对自身发展存在的资源供给受限、综合发展实力不强、专业群建设资源释能不足、各省市间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秉持内涵式发展的理念,加强东西协作缩小发展差距、深化产教融合提升自身竞争力、挖掘区域资源深化特色专业群建设、发挥地缘优势完善资源配置,充分实现西部高职教育的使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光裕  
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的关键环节,在精准扶贫开发过程中政府处于强势地位情况没有改变,扶贫群众主体地位缺失问题解决效果并不明显,社会力量对于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支持力度不够,这些不仅是精准扶贫中面临的难题,也是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为此,应重塑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格局,转变基层政府的角色,赋予贫困群众主体地位,融入社会力量以加速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秋娟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既面临着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从精准扶贫背景入手,梳理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瓶颈问题,提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社会治理合力最大化,效率最高化,真正地实现"精准扶贫"。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光旭   蒙慧   牛海  
“国家功能作用”是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化的关键要素。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持续建设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成效显著。然而,伴随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加剧,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资源不足、法制建设滞后、多层次体系构建缓慢,监督及农民诉求机制不健全等难题愈发突出,制约着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建设。为此,要科学认知国家能动性作用,通过发挥相关功能职能推进农村社会保障资源调整优化,加快农村社会保障法治化建设,建立多层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深化管理监督机制改革,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以为新时代破解农村社会保障现实难题,建设体系化、现代化农村社会保障提供路径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华  
本文指出目前农民投资农业存在短期、盲目、分散、不稳定、非农化等困境,影响了新农村发展。文中总结了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和比较利益低是农民投资农业产生困境的原因。并提出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措施,激发农民投资农业的积极性,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华堂  王军  廖祖君  
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需要帮助农民增强致富本领,为农民创造更多致富机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战斗堡垒作用,发展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筑牢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基础,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振乡村振兴发展动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加快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进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绍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流出造成了"人口空心化",农村院落、房屋空置率上升造成"村镇空心化",扶贫工作面临巨大挑战。通过分析研究"农村空心化"的内涵及特征,揭示"农村空心化"现状,指出当前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有自然环境恶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重,贫困户文化水平不高、技能单一等,其主要原因是政策贯彻落实、后续服务工作开展、农业技术拓展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贫困村易地搬迁和贫困户房屋改造等问题未得到妥善处理。应结合党和政府解决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新思路和制度举措,从实施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产品加工业、支持乡村创新创业、发挥电商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服务业、鼓励高校和企业培养和吸收农村人口等几个方面精准发力,着力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文丰安  
农村生态治理的成果关系到农业、农村、农民的协同发展,是新时代实践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和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回顾新中国70年来我国加强农村生态治理的实践历程,发现当下农村生态治理过程中依旧存在治理意识不强、乡镇企业对生态环境的罔顾、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现实困境。基于此,多渠道提升我国农民生态文明意识、健全农村生态治理法规、变革农村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农业,走绿色发展道路,加强农村生态治理,才能切实提高农村生态治理能力,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苏昕  王可山  
农业生产的特点使农民合作成为必然。农民合作组织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和市场风险、共享组织优势与合作收益上具有制度优势,使其在应对小规模分散经营内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缺陷上具有效率。目前,从生产和消费双方来看都对分散的农业生产组织结构再变迁提出了要求。通过农民合作组织有效地融入农业生产之中,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源头的组织和治理,是破解农产品质量安全困境的一条现实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甘露  
应理性看待我国西部农村社会的阶层分化问题:已实际存在但分化相对不足,适度阶层分化有利于西部农村实现后发赶超。延展阶层分化空间、调整阶层分化瞄准机制、消除阶层分化的制度性障碍是提高西部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广度和深度的必要手段。阶层分化还具有策源性特点,要警惕其过度分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志强  刘玉花  
农村土地大田托管作为一种新型土地经营模式,是"三权分置"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农村土地大田托管仍面临农民需求与公司供给存在不平衡、前期投入与后期收益难保成正比、资金需求与资金扶持面临相脱节、实际操作与文本规定难以相契合等现实困境。为此,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土地托管保障体系;成立专业联合社,构建惠农服务平台;运用网络技术,推动产业有效融合;健全服务机制,引导托管服务规范有序;加大政策扶持,提升托管主体风险控制能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晓晴  
本研究基于江苏省嘉泽镇的实证调查,对农村社区发展存在的现实困境及其产生的深层原因进行实证层面的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以村民需求为重心、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网络化发展模式是农村社区发展的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