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06)
- 2023(13046)
- 2022(11189)
- 2021(10395)
- 2020(8727)
- 2019(19681)
- 2018(19573)
- 2017(36056)
- 2016(20255)
- 2015(22904)
- 2014(22756)
- 2013(21303)
- 2012(19409)
- 2011(17590)
- 2010(18229)
- 2009(16760)
- 2008(16271)
- 2007(14636)
- 2006(13018)
- 2005(11894)
- 学科
- 济(69851)
- 经济(69757)
- 管理(61832)
- 业(55643)
- 企(48101)
- 企业(48101)
- 方法(28875)
- 数学(24876)
- 数学方法(24300)
- 财(21959)
- 中国(20786)
- 农(20556)
- 制(19159)
- 业经(17174)
- 理论(15431)
- 策(14439)
- 贸(13961)
- 贸易(13951)
- 学(13696)
- 易(13615)
- 务(13359)
- 财务(13311)
- 财务管理(13281)
- 体(13221)
- 地方(13207)
- 银(12847)
- 农业(12837)
- 银行(12827)
- 技术(12823)
- 企业财务(12562)
- 机构
- 学院(277943)
- 大学(268651)
- 济(106339)
- 经济(103819)
- 管理(101113)
- 研究(91742)
- 理学(86095)
- 理学院(85137)
- 管理学(83277)
- 管理学院(82754)
- 中国(68426)
- 京(56419)
- 财(54680)
- 科学(53982)
- 所(45709)
- 江(44555)
- 财经(41539)
- 中心(41468)
- 农(41040)
- 研究所(40736)
- 范(38632)
- 师范(38274)
- 经(37521)
- 业大(37206)
- 技术(35770)
- 北京(35596)
- 州(35312)
- 院(34043)
- 农业(31814)
- 经济学(31446)
- 基金
- 项目(178151)
- 科学(140804)
- 研究(137318)
- 基金(125207)
- 家(107614)
- 国家(106665)
- 科学基金(91831)
- 社会(83845)
- 社会科(79309)
- 社会科学(79294)
- 省(73264)
- 教育(68435)
- 基金项目(64381)
- 划(61027)
- 编号(59146)
- 自然(58266)
- 自然科(56936)
- 自然科学(56922)
- 自然科学基金(55838)
- 资助(52200)
- 成果(49576)
- 课题(43842)
- 重点(41434)
- 部(39517)
- 发(38708)
- 创(37827)
- 制(37191)
- 年(36749)
- 性(35832)
- 项目编号(35665)
共检索到427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海燕
高职教育是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也不同程度地展现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新时代背景下,探索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相关制度与培养路径,既是我国建设高素质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根本需要,也是促进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核心所在,更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有力保障。对此,我国应加快构建"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和准入制度,不断完善权益保障和激励制度,积极搭建产教融合的培养制度。与此同时,还要整合多方资源,推动利益主体参与,发挥好高职院校的主阵地作用,拓展兼职教师队伍,优化高职师资来源结构,通过"引""育"双施,打通师资人才的培养和聘用通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熊小渊 汪宇凤 张艳艳
在新时代推进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教师队伍的培育和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由于职业本科开设时间较短,学科建设不够成熟,“双师”培训体系有待完善,“双师”认定工作步伐有些缓慢,保障激励机制尚未健全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致使职业本科教师队伍还存在内部结构不优、数量不足、专业技能不够强、“双师”匮乏等问题。为了切实抓好新时代职业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育,应在“双师型”教师的品德与职业道德修养、相关评聘标准确立、引领机制构建等方面下大功夫,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原
自“双减”政策实行以来,部分教师通过消极怠工和情绪宣泄两种形式表达对于此次教育改革的抗拒。其部分原因在于,教育改革的制度环境往往会建构起教师身份的负面形象,会导致教师时常感受到身份认同危机,制造出教师与教育改革之间的紧张状态。在“双减”背景下,教师的身份形象呈现出“工具人”“万金油”“蜡炬成灰”的异化特征,进而引起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也给此次改革的成效造成潜在危机。因此,需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优化“双减”的制度环境,通过树立对于教师的基本信任以尊重教师的主体性、厘清教师角色的内涵边界以提升教师专业性、引导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师观以保障教师基本权益等方式纾解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进而保障这场教育改革的实效性。
关键词:
“双减” 教师身份 制度环境 身份认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德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其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也需要不断更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文章从分析入手,探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帮助高职院校更好地适应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和市场环境。
关键词:
新时代 高职院校 人力资源管理 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惧熊 何东 陈果
基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指出的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文章从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研究入手,分析当前电网公司在电价、供电质量、供电服务水平上存在的不平衡,以及当前电网公司的竞争态势;并进一步立足于广安地区售电侧发展现状分析,提炼出以"理顺电力体制、统一电价标准、促进用能价格降低、服务民生改善、实现开放共享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新时代背景下电力服务"四同"策略;从同价、同质、同服务三个方面深化其具体内涵,并以关键指标和参考指标为维度,细化形成新时代背景下电力服务"四同"策略指标体系,确定了以社会责任、电网发展、市场经营为主要方向的实现路径;最后,从组织协调、机制创新等方面设计保障机制,确保各项重大任务顺利实施和总体目标的全面完成。
关键词:
新时代 不平衡 “四同” 电力服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伶俐
对每一个个体而言,其思想层面的观念受到其内心深处价值观的左右,又直接对其各方面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对于社会整体而言,每一个个体的价值观念及外在的行为表现,又会直接对社会之发展、环境之稳定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钢涛 卫梦思
培育农民科技素质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农民收入和工作性质、农村金融发展、培育途径是培育农民科技素质的制约因素,要从激发农民主体的内生动力,优化外部培育环境、发挥各要素的合力作用,创新培育模式、综合提升农民科技素质等方面着力构建培育农民科技素质综合体系。
关键词:
新时代 农民科技素质 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芬 袁奇林
高职院校作为工匠型人才的培养摇篮,有必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充分调动多方资源,融入“工匠精神”,创新思政课程建设,构建“德技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基于此,高职院校思政课应把握改革创新原则,持续推进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促进理论指导实践作用的发挥,让高职学生成长为新时代新征程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新时代 思政课 “工匠精神”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红
非学历成人教育是我国继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可借鉴经济学中的博弈理论。根据博弈论中"智猪博弈"的结论,政府应打破传统博弈格局,构建现代政育关系。而"精炼贝叶斯博弈"则启示,只有在政策目标、责任目标与执行人员自身利益相挂钩条件下,才能推动其加强管理。基于理论分析,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非学历成人教育政策体系建设,完善政府激励政策,加强市场监管,并积极推广非学历成人教育线上新技术。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苏德 张良 江涛
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有序推进为双语教育发展提供了新契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双语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双语教育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同时,新时代的双语教育也存在潜在的挑战: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计划推行中少数民族语言将会面临工具属性逐渐弱化的挑战,"一带一路"倡议推广中国家通用语言将会面临语言安全威胁的挑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社会主体将会出现双语教育认知偏差的挑战。因此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双语教育的发展策略:构建城乡共同体过程中应注重民族语言保护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应加强语言认同教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应提高语言安全意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文娟
当前高职课程改革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最紧迫的问题,高职课改对我们教师的"双师型"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就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来看,无论是政策制度还是学校操作层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策略是加快建立职教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逐步形成"双师型"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并在扎实推进高职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有效拉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各项举措的实质进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代波
分析1+X证书制度出台的背景发现,国家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支撑能力,职业教育内部需要构建新的人才培养生态,职业教育学习者自身对多元化发展提出了要求是1+X证书制度出台的根本原因。透析职业教育1+X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发现,1+X证书制度具有沟通功能、引导功能、保障功能和发展功能,是职业教育生态的整体升级支撑制度。要实现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落地,需要以资历框架建设为抓手,建成纵向能级清晰的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以行业企业为主导,设计横向边界清晰的职业技能内容体系;以学校为主体,将职业技能证书标准融入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以学分银行为载体,实现证书与课程的沟通,促进校内外资源的合理流动;借助第三方评估,实现职业技能证书的进入与退出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林山 王强
新时代背景下,优化人才供给结构是高职教育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与内容,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当前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全面,难以适应变化的需求,校企双主体的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和现代学徒制推进缓慢,这些已成为高职教育优化人才供给结构的掣肘。究其原因,校企合作制度化不完善、政策执行失效、信息不对称、创新性不足是主要原因。为此,应强化落实校企合作制度,提升校企合作政策的执行效力,建设校城融合信息化交流平台,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从而推动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
新时代 高职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 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孟圆
通过对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英语交流中出现的典型语用错误进行分析,并针对新时代高职英语学习和教学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提高学生和教师对语用知识能力的重视,提高当代中国高职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于馨洁
行政许可具有先天的优势,其目的在于敦促政府加快职能转变,对政务服务的流程进行优化,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动,这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一种行政探索模式。但是,新成立的行政审批局在"放管服"改革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放管服"改革大背景,更好地提高行政许可效率和质量,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行政许可 “放管服” 改革 行政审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