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75)
- 2023(8569)
- 2022(7321)
- 2021(6905)
- 2020(5597)
- 2019(12465)
- 2018(12582)
- 2017(21186)
- 2016(12610)
- 2015(14433)
- 2014(14388)
- 2013(12772)
- 2012(11563)
- 2011(10528)
- 2010(11029)
- 2009(9788)
- 2008(9584)
- 2007(8948)
- 2006(7839)
- 2005(7219)
- 学科
- 济(34785)
- 经济(34744)
- 管理(33664)
- 业(28267)
- 企(24649)
- 企业(24649)
- 中国(15707)
- 教育(14414)
- 理论(14079)
- 农(11564)
- 教学(11354)
- 财(11157)
- 方法(10996)
- 业经(10116)
- 学(9659)
- 制(8799)
- 务(7597)
- 数学(7581)
- 财务(7572)
- 财务管理(7546)
- 农业(7431)
- 贸(7354)
- 数学方法(7351)
- 贸易(7348)
- 学法(7337)
- 教学法(7337)
- 易(7113)
- 企业财务(7068)
- 和(6963)
- 银(6908)
- 机构
- 学院(165628)
- 大学(157724)
- 济(51734)
- 研究(51309)
- 管理(50693)
- 经济(50078)
- 理学(41814)
- 理学院(41211)
- 管理学(40077)
- 管理学院(39761)
- 中国(36650)
- 京(34113)
- 科学(31013)
- 范(29917)
- 师范(29715)
- 江(28814)
- 财(28602)
- 职业(27577)
- 技术(26961)
- 所(25959)
- 教育(24503)
- 州(23845)
- 中心(23135)
- 师范大学(22815)
- 研究所(22815)
- 北京(21868)
- 财经(21657)
- 农(20942)
- 业大(19803)
- 经(19284)
- 基金
- 项目(96197)
- 研究(83052)
- 科学(74400)
- 基金(61320)
- 家(51113)
- 国家(50431)
- 社会(46522)
- 教育(45960)
- 社会科(43491)
- 社会科学(43481)
- 科学基金(42581)
- 省(42368)
- 编号(40329)
- 划(35209)
- 成果(34552)
- 基金项目(31155)
- 课题(30980)
- 年(28296)
- 资助(24702)
- 自然(24396)
- 项目编号(24000)
- 自然科(23760)
- 自然科学(23756)
- 自然科学基金(23267)
- 重点(23127)
- 规划(22622)
- 性(22409)
- 发(21553)
- 部(20858)
- 创(20840)
- 期刊
- 济(68820)
- 经济(68820)
- 研究(53964)
- 教育(51646)
- 中国(44437)
- 财(25781)
- 学报(23071)
- 技术(22139)
- 职业(20451)
- 管理(20260)
- 农(20195)
- 科学(19317)
- 大学(18079)
- 学学(15830)
- 农业(13755)
- 融(13276)
- 金融(13276)
- 技术教育(13213)
- 职业技术(13213)
- 职业技术教育(13213)
- 业经(13159)
- 图书(12190)
- 财经(11843)
- 坛(11340)
- 论坛(11340)
- 经济研究(10779)
- 经(10379)
- 书馆(9363)
- 图书馆(9363)
- 版(8405)
共检索到266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蔡颖 王冬凤 罗洪保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职业院校学生价值观念如何会影响到他们今后人生的职业发展、人生发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工匠精神培养去探讨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将工匠精神内化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内在品质,有助于全面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春燕
在当前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担和责任。从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及培养现状出发,从营造氛围、课程改革、产教结合、加强师资、服务社会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为探索创新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白丽红 刘萍
工匠精神的内涵在于:精益求精,严谨,耐心坚持,专业敬业。职业教育是以技能为中心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更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而技术人才恰恰是工匠精神的最佳传承者,因此,重拾"工匠精神",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新诉求。世界技能大赛是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其评价标准不仅强调高难度、快速度,更重在制作产品过程中每一步的精度和质量,是"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文章通过对世界技能大赛项目的研究,探讨参赛学生训练方案,促进职业院校都能带着一颗"工匠"之心,培养优质毕业生,让学生在文化的传承中获得技能之外的职业素养和
关键词:
工匠精神 世界技能大赛 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贤明
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仅要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而且还需适应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生态价值观的继承和拓展。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具体包含高职院校教育的定位、"人"的全面终极发展和生态文明价值观。而生态文明价值观是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重要理念之一,具有普遍性、特殊性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般功能与特殊功能。而工匠精神的传承与拓新是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生态价值观的深化和丰富,有助于培育德艺并举的师道美德、严谨认真的职业风尚;有助于产品精益求精、赢得知名品牌,打造诚信机制;有助于培养创新型高端应用型技术人才;有助于博得职业盛赞,强化国格、树立人格和互利双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芬 袁奇林
高职院校作为工匠型人才的培养摇篮,有必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充分调动多方资源,融入“工匠精神”,创新思政课程建设,构建“德技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基于此,高职院校思政课应把握改革创新原则,持续推进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促进理论指导实践作用的发挥,让高职学生成长为新时代新征程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新时代 思政课 “工匠精神”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舒通
本文阐述了对"工匠精神"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提出的几个重要背景形成一条连贯的发展线。从国家战略需要、经济发展需要、社会价值需要等3个方面总结得出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诉求。从双创人才的培养等5个方面详细描述"工匠精神"培养的途径。关于"工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应当关注3个方面内容,指明未来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 诉求 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永明
"工匠精神"对职业院校培养高水平专门技能人才提出了时代要求,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使命。职业教育效果的提升,有赖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明确有的放矢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路;有赖于联合企业,依托行业,走稳因材施教的思想政治教育路线;有赖于丰富校园文化,结合社会实践,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有的放矢的路线设计、充分有效的课堂教学、丰富多样的课外实践,明以"修身立德",功以"精艺致远",形于"文化成人",形成合理的价值引导,为着力培养敬业、钻研、创新型高水平专门人才提供思想保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阳 姚丽梅
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为全面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英语文化修养,应当积极探索网络与课堂结合的教育新模式。在探究其教学新路径时,需对当下网络与课堂结合的教学问题,以及问题生成原因进行剖析,进而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工作改进,探索初中英语教书育人培养新模式。文章基于新时代网络教育背景,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网络与课堂结合的教育新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鲍风雨 杨科举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大国工匠"培养,是时代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责任。结合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可以从三个层次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一是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学生学业评价 工匠精神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童隆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中提出我们中华民族要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而奋进,中国梦像一道曙光给正在探索前进的中国开辟了新的坦途。本文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深入探索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为实现人才兴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中国梦 大学生价值观 培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子妍 牛昱 吴云飞 张海丰
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学方式也在变革。人们不断地探索多种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而在诸多教学方式中,课堂提问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核心素养的提出,学生的主体性也备受关注。对此,在教学中贯穿提问策略,不但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课堂探究学习,真正实现学生从教学的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过渡。对于物理这门学科而言,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注重物理能力、物理素养的培养。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提问策略是提高学生在课堂中参与性、互动性的重要措施,还是活跃学生思维、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课堂提问 有效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云河 王靖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育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是孵化制造业急需的大国工匠的重要渠道。基于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工匠人才培养,主要可依凭三条路径:内发型实践进路、外发型实践进路及综合型实践进路。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工匠人才 职业素质 培养进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寨平
分析了职业院校在产教结合中建立学生职业养成性培养模式,提出了职业养成性培养模式设计方案,探讨了其评价体系,并针对目前实施难点提出了具体实施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鹤
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既要继承传统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要考虑产业文化和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主要包括精益求精、专注执着、勤奋努力、致力创新的精神。针对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存在主体意识不强、缺乏规范化设计、价值取向忽视人文性、校园文化没有形成等问题和困境,职业院校要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针对性和专业性,要把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塑造以工匠文化为特征的学校文化体系,加强专兼结合的"工匠之师"团队建设,探索校企合作工匠精神培养体系,多途径激发学生内化工匠精神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职业院校 人才培养 实现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旭刚
重拾"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2025、"双创"等战略的现实需要。将工匠精神引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贯穿于高职"双创人才"培养全过程,对高职院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等产生革命性影响。要使"工匠精神"真正转化为"双创"人才的人力资本、职业素养和价值追求,需要高职院校重新厘清和审视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推动价值转向、理念革新,构建政、校、企、行四方联动的体制机制,建设支撑工匠精神培育与弘扬的制度和文化。通过"双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双创"实训实战、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等,将"双创"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耦合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双创人才 工匠精神 耦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