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34)
- 2023(12003)
- 2022(9799)
- 2021(9225)
- 2020(7322)
- 2019(16269)
- 2018(16069)
- 2017(28189)
- 2016(16297)
- 2015(18165)
- 2014(17834)
- 2013(16617)
- 2012(14851)
- 2011(13208)
- 2010(13898)
- 2009(12767)
- 2008(12691)
- 2007(11860)
- 2006(10589)
- 2005(10087)
- 学科
- 企(70973)
- 企业(70973)
- 业(68381)
- 管理(61455)
- 济(54848)
- 经济(54761)
- 财(23952)
- 业经(23186)
- 教育(21376)
- 中国(19936)
- 方法(19568)
- 务(18862)
- 财务(18836)
- 财务管理(18817)
- 企业财务(17794)
- 理论(17661)
- 技术(16123)
- 农(15393)
- 制(14870)
- 和(12769)
- 策(12679)
- 划(12385)
- 企业经济(12030)
- 体(11998)
- 数学(11693)
- 数学方法(11415)
- 经营(10759)
- 贸(10663)
- 贸易(10653)
- 技术管理(10398)
- 机构
- 学院(217968)
- 大学(213158)
- 管理(80744)
- 济(78871)
- 经济(76818)
- 研究(70003)
- 理学(67589)
- 理学院(66865)
- 管理学(65784)
- 管理学院(65339)
- 中国(50511)
- 京(45949)
- 财(41589)
- 科学(38824)
- 范(36952)
- 江(36878)
- 师范(36775)
- 教育(34135)
- 所(34039)
- 财经(31648)
- 中心(31448)
- 北京(30019)
- 研究所(29939)
- 师范大学(29387)
- 州(29318)
- 经(28371)
- 技术(28360)
- 职业(27501)
- 农(26158)
- 院(25838)
- 基金
- 项目(131087)
- 研究(109108)
- 科学(105990)
- 基金(90404)
- 家(75839)
- 国家(74850)
- 社会(66783)
- 科学基金(65458)
- 社会科(62830)
- 社会科学(62811)
- 教育(57933)
- 省(54856)
- 编号(48981)
- 划(46387)
- 基金项目(46153)
- 成果(42251)
- 自然(39057)
- 自然科(38158)
- 自然科学(38144)
- 自然科学基金(37463)
- 课题(36865)
- 资助(35409)
- 年(31634)
- 重点(30664)
- 项目编号(30660)
- 创(29919)
- 部(29707)
- 发(29679)
- 性(29470)
- 规划(29014)
- 期刊
- 济(101000)
- 经济(101000)
- 研究(74260)
- 教育(59810)
- 中国(53564)
- 财(37560)
- 管理(35994)
- 技术(25826)
- 农(25386)
- 科学(25107)
- 学报(24590)
- 大学(20616)
- 融(19529)
- 金融(19529)
- 业经(19168)
- 职业(17829)
- 学学(17795)
- 农业(16920)
- 财经(16086)
- 经济研究(14632)
- 经(14074)
- 财会(12418)
- 坛(11993)
- 论坛(11993)
- 问题(11820)
- 技术教育(11678)
- 职业技术(11678)
- 职业技术教育(11678)
- 会计(11215)
- 贸(11047)
共检索到351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祖旭 贾少华
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仅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现实所需,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破解社会发展新矛盾,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各方主体对于校企合作缺乏一致的认知,校企合作中的文化价值割裂与冲突,校企合作中的"壁炉"现象,校企合作相关的地方政策和法律不完善。破解校企合作困局,更好地面向新时代、适应新时代、引领新时代,应加强文化嵌入,夯实校企合作育人的文化基础;实施共同治理,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保障;推动院校变革,建立"观念、机制、培养、队伍"四环联动的协同机制;加快制度建构,夯实校企合作制度基础。
关键词:
新时代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文化割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诚 宗诚
职业教育教材是职业院校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力保障。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是积极回应国内外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内涵提升的新要求。为此,从编者首负责制、统编校本互为补充、激励保障监督机制等方面探讨其内涵要求,从坚持立德树人贯穿始终、坚持类型特点准确定位、坚持信息技术支撑改革等方面探索其建设路径,对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教材 教材建设 建设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茂波 王思言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发展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公民,积累匹配产业结构调整的技能资本。我国职业教育面临校企合作主体内生动力不足、全面育人功能缺失、相关利益主体权责不清、合作领域单一的发展困境。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需要社会转型、产业升级、政策引导、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等动力驱动,从建设校企一体化育人平台、明晰相关利益主体所需承担的权责利、扩宽校企合作领域、构建多元融合的评价标准四方面来加以实施。
关键词:
新时代 职业教育 校企深度合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盛煌
职业教育校企融合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推动职业教育校企融合发展,需要从宏观设计、中观控制以及微观实践三个层面来夯实基础,其中,对接产业调整专业结构是前提、"企赢为先"是粘合剂、职业院校"主动出击"是突破口、政府"搭台牵线"是保障。目前,在我国职业教育校企融合发展进程中,面临着职业院校吸引力不足、企业存在一定忧虑、政府职能定位不清以及行业组织缺位等问题。对此,建议加快构建政策法规支撑体系,建立校企融合的长效运行机制,增强政府引导力,提升职业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深化校企融合发展的精神内核,以破解职业教育校企融合发展的难题。
关键词:
新时代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校企融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古翠凤 刘雅婷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重要模式,行业协会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行业协会参与校企合作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需求、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的关键,还是监督政府职能转变的催化剂。但我国行业协会在参与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忽视了行业协会的主体性地位,这导致行业协会无法发挥其全部职能。促进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发展,应从以下方面着力:政府要完善行业协会参与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与制度;建立行业协会参与校企合作的管理平台;构建行业协会参与校企合作的利益驱动机制;建立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第三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评价体系。
关键词:
新时代 行业协会 职业教育 校企深度合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林山 王强
新时代背景下,优化人才供给结构是高职教育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与内容,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当前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全面,难以适应变化的需求,校企双主体的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和现代学徒制推进缓慢,这些已成为高职教育优化人才供给结构的掣肘。究其原因,校企合作制度化不完善、政策执行失效、信息不对称、创新性不足是主要原因。为此,应强化落实校企合作制度,提升校企合作政策的执行效力,建设校城融合信息化交流平台,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从而推动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
新时代 高职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 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世松 贾颖莲
近年来,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发生了急剧变化,我国也在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随着人工智能、VR/AR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各行业的快速渗透,很多传统职业不断消失,新职业、新岗位不断涌现,产业发展对人才种类和规格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包括高等职业院校在内的各人才培养主体带来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主要为行业企业供给技术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进行综合改革、采用何种路径发展,是当前急需破解的难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旭丽
职业教育立法工作是校企之间进行有效合作,从而形成紧密型利益共同体的制度基础。文章阐述了在我国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活动的内涵及意义,从立法原则模糊、立法沟通机制缺位、立法的有效表达机制匮乏、立法的程序刚性不足等方面揭示了制约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活动的诸多问题,并从确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的原则、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的沟通机能、强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的表达机制、增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的程序刚性等方面,提出了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立法 表达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蒋浒
校企协同育人是贯彻落实国家产教融合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是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需要。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还存在职业院校自身吸引力不够、企业参与育人积极性不高、相关制度机制适应性不强的现实困境,需要职业教育各参与主体汇聚合作共识,凝聚价值目标、找准角色定位、服务学生成长;共促资源融通,促进师资互融、聚焦教学共融、推动文化交融;健全制度机制,完善制度保障、共建协同平台、形成共评机制,以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协同育人 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
职业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作为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重要方面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如何进入新时代?在2018中华职业教育社专家委员会会议上,以"走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时代"为主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职教社理事长陈昌智出席并作主旨讲话,24位专家委员、行业企业代表、职业院校代表等从各自领域和视角,围绕着新时代背景下落实十九大精神,如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洪一
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最本质的标识和最深层的内核。新时代开展大学文化建设是矫治高等教育发展深层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推进内涵式发展、巩固党对高校领导的重要路径。推进大学文化建设需要处理好系统设计与规划实施、软指标与硬约束、精神传承与时代内涵的关系。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文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明吉 张馨元
激烈的全球竞争迫使企业不断创新经营方式,在外部压力和内生动力双重驱动下会计转型势在必行。会计转型的关键是确定方向和路径,文章通过相关文献综述,提出新时代会计转型应在发展传统会计的基础上重视管理会计发展的观点,深入剖析了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动因以及管理会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管理会计理论、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注重管理会计个性化发展及培养企业高层管理会计意识等方面提出了转型的具体路径,以期对推进我国会计转型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宁波 崔慧丽
兴国必先强师。新时代背景下,因应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实施、网络信息资源的普及、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等需要,提升教师品质紧要而迫切。教师需着力提升的品质要素包括:学科、教学法和教育学等专业知识素养;教育教学、课程设计和教学反思等核心能力素养;信息化、国际化及学习和创新等综合素养;师德修养和信息道德素养。教师品质提升的基本路径包括:更新观念、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导向,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利用信息技术探索个性化能力导向的教师教育模式;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健全信息化师德建设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阳
[目的/意义]情报信息服务是支撑反恐怖主义行动的重要力量。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反恐情报信息服务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设计/方法]从反恐情报信息服务的现状和问题出发,构建了反恐情报信息服务体系,提出了反恐情报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路径。[结论/发现]目前反恐情报信息服务在情报信息的资源建设、分析处理、合作共享、转化应用等方面存在不足。为此,从资源储备、业务流程、组织管理、功能应用四个方面构建了反恐情报信息服务体系的逻辑框架,并从战略导向、模式创新、情报实战三个层面提出相关实施路径。[创新/价值]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反恐情报信息服务的理论体系,为新时代我国反恐怖主义工作的情报信息力量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谢慈
文化活动的本质属性在于文化价值性,它以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为客观载体,而文化法属于社会法,主要调整的是文化主体从事文化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权益分配和社会关系,其主要目标在于文化诉求、规范政府文化权责。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法律体系建设都具有独特的新时代背景,它构成了文化法发展的内在动因。文化法的功能和价值导向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而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对文化法律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中,必须将文化法置于新的场景赋予其新的内涵,对其基本范畴问题作出准确定位,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文化权力分配体系,从整体上促进中国的文化法治建设。
关键词:
文化法 文化权利 法律体系 文化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