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80)
2023(17943)
2022(15199)
2021(13831)
2020(11556)
2019(25898)
2018(25568)
2017(47017)
2016(26111)
2015(28948)
2014(28779)
2013(28069)
2012(26383)
2011(24029)
2010(24456)
2009(22578)
2008(22195)
2007(20175)
2006(17738)
2005(16087)
作者
(79248)
(66258)
(66061)
(62606)
(41835)
(31925)
(30138)
(25920)
(25016)
(23649)
(22564)
(22260)
(21222)
(20789)
(20706)
(20486)
(20341)
(19715)
(19202)
(19044)
(16828)
(16463)
(16035)
(15067)
(15065)
(15014)
(14614)
(14601)
(13484)
(13425)
学科
(104573)
经济(104455)
管理(70550)
(66265)
(51391)
企业(51391)
方法(40627)
数学(34977)
数学方法(34618)
中国(32301)
(32230)
地方(26738)
(26330)
业经(24304)
(24242)
(22285)
农业(21442)
(20796)
贸易(20786)
(20099)
(18418)
银行(18343)
(17687)
金融(17679)
(17648)
理论(16824)
环境(16790)
(15938)
技术(15930)
(15096)
机构
学院(372013)
大学(369226)
(146608)
经济(143222)
管理(134441)
研究(133774)
理学(114409)
理学院(112987)
管理学(110797)
管理学院(110114)
中国(99785)
科学(85788)
(79761)
(75964)
(70657)
(67940)
研究所(64253)
业大(61500)
中心(60896)
农业(60161)
(58882)
财经(52681)
(50902)
师范(50228)
北京(50162)
(48125)
(47631)
(46716)
(44225)
经济学(44090)
基金
项目(247141)
科学(190932)
研究(176711)
基金(174231)
(155304)
国家(153933)
科学基金(128618)
社会(109936)
社会科(103916)
社会科学(103883)
(99819)
基金项目(91922)
(84212)
自然(83185)
教育(81538)
自然科(81280)
自然科学(81250)
自然科学基金(79794)
编号(72638)
资助(70299)
成果(59641)
(57698)
重点(56690)
(52734)
课题(51680)
(51548)
创新(48247)
科研(47765)
计划(47113)
发展(44939)
期刊
(170050)
经济(170050)
研究(106816)
中国(82653)
(70455)
学报(68251)
科学(58817)
(52851)
大学(49835)
管理(48283)
农业(47695)
学学(47113)
教育(45486)
(34805)
金融(34805)
技术(31651)
业经(29907)
经济研究(27219)
财经(25772)
(25273)
(22209)
问题(22133)
(20078)
图书(20036)
科技(18321)
业大(17877)
(17802)
商业(17652)
技术经济(17410)
(16158)
共检索到567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思源   史淑文   冯警赫   陆欣怡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频发生,媒体的报道成为人们关注事件的重要信息源之一。文章在“5W”模式的框架下,以新阶段疫情防控的相关媒体报道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SPSS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传播主体的可信度、传播议题的性质、传播媒介的类型、受传者的信息接受量和传播效果的反馈五个方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媒体报道的议程设置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优化方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诗依  文庭孝  
[目的/意义]信息公开透明是应对信息疫情最有效的方法,质量是其生命线,以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过程中信息公开质量成效检视为起点,探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提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立足用户体验,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原始资料,以信息生态、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探索性质性研究方法对公众视角下后疫情时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关系梳理,并构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阐明后疫情时代公开主体、信息本身、信息技术和环境4个维度的核心因素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指出事前公开信息的安抚性、事中相关专业知识的故事性、事后的信息总结性、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信息公开内容的知识含量和公开方式的智能化等是后疫情时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的特有要素,以期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升信息公开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幼鸿,马幼菊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宇桐   王晰巍   王楠阿雪   乌吉斯古楞  
[目的 /意义]鉴于社交媒体推荐算法所带来的众多算法负面问题,研究社交媒体用户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算法抵抗行为,对我国的应急管理和舆情治理具有应用价值。[方法 /过程]基于福格行为模型(FBM模型)和风险信息寻求与处理模型(RISP模型)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交媒体信息传播中的算法抵抗行为影响机理模型,并利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 /结论 ]研究发现,触发维的感知风险变量正向影响负面情感反应;动机维的信息不充分变量正向影响算法抵抗行为。能力维的算法功能感知会通过信息不充分影响算法抵抗行为,算法FEAT感知直接影响算法抵抗行为。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算法抵抗行为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对推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交媒体算法治理和应急舆情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欢迎  刘聪  张旭阳  
[目的/意义] 通过对2011—2020年我国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以期为政府机构防范和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广泛查找文献搜集2011—2020年我国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筛选出10年间我国发生的36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分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回应效果及事件属性、传播、舆情、应对基本状况,考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回应效果影响因素。[结果/结论]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分布、曝光速度、谣言传播、舆情性质、舆情解决情况、应对主体、应对速度、处置结果对政府回应效果具有显著影响,而最为显著影响政府回应效果的因素依次为事件谣言传播、舆情解决情况和曝光速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苏立   廖元翠   朱婷  
为了更好地为人们的健康需要提供更多的服务,在经历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考验之后,高职院校将会被赋予新的内涵。然而,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男护生职业认同感较低,影响了男护生的健康成长。调查发现,部分男护生的职业价值认同处于中等水平,部分男护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价值认识不足和职业价值评价偏低现象。通过对男护生校内外走访调研、问卷调查以及个案访谈等方式,了解男护生职业价值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彦芳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工作中,医疗卫生机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所涉及到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在预算编制以及预算绩效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工作处理效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预算管理工作,有助于对医疗机构现有的预算管理内容进行优化与完善,在更大程度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实现对资金方面的合理利用,同时促进资金管理能力以及预算管理能力明显提升。文章主要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管理策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忠卫  吴群红  郝艳华  高力军  梁立波  林婷  尚基伟  胥彦  
目的:通过对黑龙江省卫生监督体系现场快速检测设备装备、使用情况及人员操作能力调查,了解卫生监督系统现场快速检测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分层整群抽样,运用问卷调查、深入访谈、文献研究方法。结果:黑龙江省卫生监督体系省级装备拥有率为7.5%,市(地)级为9.6%,县(区)级为14.9%。12个装备现场快速检测设备的机构使用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共计10282台次,10175台次(99.0%)用于公共场所监测。被访者有39.9%的人不会使用现场快速检测设备。结论:黑龙江省目前装备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与装备标准比还有较大差距。基层卫生监督机构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闲置状况比较严重,现场快速检测设备主要用于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卫生监督人员的现场快速检测能力亟待提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冰   孙逸宸  
[目的 /意义]深入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中话语策略对公众理解与接受信息公开内容的影响,揭示信息公开质量与信息公开效果间的内在作用关系。[方法 /过程]基于结构主义理论思想,混合运用案例、话语分析与文本分析等方法,以新冠疫情期间两例典型信息公开案例为研究对象,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中话语策略对信息受众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分析揭示信息公开质量与信息公开效果间的内在作用关系。[结果 /结论 ]研究认为:(1)信息内容质量、信息表达质量与公开效果间的影响作用关系呈现双路径特性;(2)作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公开质量和效果间的中间变量,信息受众情感在两者间发挥着关键性的纽带作用,而信息公开效果的本质是信息受众在信息公开文本系统所传递内容基础上的意义构建结果;(3)由语篇、语用双维度所构成的信息公开中信息表达质量凸显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构成的独特属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贾若男  王晰巍  孙玉姣  
[目的/意义]从多角度分析网络辟谣信息主体的类型、相互关系、社区结构和辟谣信息传播效果,有助于发现关键的辟谣信息主体和有效的网络辟谣信息扩散模式,对于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舆情引导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选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双黄连”辟谣事件,通过Neo4j构建辟谣主体关系网络,利用Louvain社区发现算法划分网络社区;通过内容分析和回归分析对网络辟谣信息主体的内容特征和辟谣策略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构建“主体-内容”二模网络,以分析不同信息主体和网络社区如何推动社交媒体中的辟谣信息传播以及行之有效的辟谣方式和辟谣策略。[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政府和大众媒体是网络辟谣中的主要行为者。政府最普遍使用反驳谣言的策略,大众媒体则与之相反。内容特征对辟谣信息传播效果具有不同的影响。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安璐  杜廷尧  李纲  余传明  
通过利益相关者理论构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利益相关者类型体系,共包含六大类13种类型,依据生命周期理论,将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利用相关性公式改进的潜在狄利克雷分配(LDA)模型,比较分析了2015年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病毒爆发时新浪微博和微信平台上各利益相关者在不同阶段的话题关注点,并揭示其话题演化模式的异同点。通过分主体、分阶段、分平台梳理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在不同阶段的主要关注点,归纳出热点话题的演化规律,其研究发现能够为政府研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态势提供信息支持,帮助突发事件管理部门针对特定人群采取对应的响应措施,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辉   范雨琪  
科技支撑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引擎,如何通过科技支撑体系的构建来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出发,基于NCA和fs QCA分析法,探究科技支撑对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生物医疗创新、数字技术创新、监测预警能力、成果转化产业环境,均为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水平的必要条件;此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处置水平组态存在4类驱动路径,分别为科技-政策驱动、数字创新驱动、制度创新驱动和预警驱动型,这些路径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大有裨益,能够保障公众健康,增进社会稳定,推动“健康中国”的全新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冯毅  张青峰  魏来  
目的:以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为背景分析并探讨贵州省如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并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方法:在前期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贵州省公共卫生领域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结果:卫生资源总量不足,配置严重不均衡,而且卫生人力资源缺口更为突出。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后面临着双重挑战。结论:提出了医疗资源供给与配置公平、高效和共享的创新目标,并进一步分析了建立整合型医疗资源配置与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医疗服务信息化与多元化、构建医护人力资源共享平台的创新实现路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续补   孙瑶   秦春秀  
[目的/意义]以新冠疫情为例,探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同发展阶段政府信息公开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其组态成因和路径模式,以提高政府精准应对突发危机的能力。[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使用文献归纳法从信息人、信息、环境3个维度提取信息公开与传播行为、公众信息需求等8个影响因素,构建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设计问卷并收回260份有效问卷,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进行组态分析。[结果/结论]在疫情突发期、高峰期、常态化时期分别归纳出4种、2种、3种引致公众高满意度的路径模式,这些路径模式与疫情各发展阶段的特点息息相关,在突发期调节公众情绪,在高峰期满足公众对可靠信息的强烈需求,在常态化时期提升公众的高层次体验感能够提高公众的疫情信息公开满意度。从组态视角揭示了疫情不同阶段信息公开满意度影响因素之间的多重并发关系与提高满意度的关键所在,为优化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资源配置,提高政府危机应对能力,完善危机管理体系提供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佳  程实  
以the public health为检索词,对1980-2015年的外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图谱构建,借助citespace软件强大的数据挖掘与可视化功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