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82)
2023(15702)
2022(13553)
2021(13237)
2020(10805)
2019(25168)
2018(25076)
2017(45535)
2016(25482)
2015(29090)
2014(28925)
2013(27985)
2012(25577)
2011(23258)
2010(23310)
2009(20909)
2008(19961)
2007(17177)
2006(15013)
2005(13434)
作者
(69182)
(57018)
(56921)
(54254)
(36579)
(27423)
(26134)
(22409)
(21988)
(20430)
(19575)
(19326)
(18123)
(17885)
(17676)
(17597)
(17093)
(17016)
(16356)
(16351)
(14399)
(14144)
(13513)
(13095)
(12810)
(12772)
(12731)
(12728)
(11461)
(11296)
学科
(94074)
经济(93969)
管理(64422)
(58997)
(48441)
企业(48441)
方法(42133)
数学(36398)
数学方法(35951)
中国(32409)
(24965)
教育(24182)
(24025)
(22123)
业经(20149)
理论(20081)
(19236)
贸易(19222)
(18723)
地方(17445)
(16502)
农业(16444)
(15205)
技术(14697)
环境(14554)
(13898)
银行(13860)
(13380)
(13355)
(13333)
机构
大学(350923)
学院(345456)
(134406)
经济(131452)
管理(129647)
研究(122231)
理学(112188)
理学院(110843)
管理学(108804)
管理学院(108166)
中国(86721)
(76481)
科学(74332)
(61097)
(59865)
研究所(55893)
(55437)
师范(55042)
中心(53184)
(50959)
北京(49704)
(49250)
财经(48246)
业大(48148)
师范大学(45086)
(44171)
(44063)
教育(41702)
经济学(40818)
(39972)
基金
项目(234173)
科学(184399)
研究(179249)
基金(166938)
(144572)
国家(143253)
科学基金(121847)
社会(110145)
社会科(104027)
社会科学(104002)
(90379)
教育(88846)
基金项目(87645)
(78129)
自然(77085)
编号(75585)
自然科(75273)
自然科学(75254)
自然科学基金(73869)
资助(68788)
成果(64120)
课题(54287)
(53756)
重点(53618)
(50750)
(48516)
教育部(46942)
项目编号(46248)
大学(45457)
创新(45022)
期刊
(146044)
经济(146044)
研究(111580)
中国(73972)
教育(69606)
学报(52540)
科学(48941)
管理(46607)
(46424)
(43902)
大学(40460)
学学(36349)
技术(33411)
农业(32995)
(25693)
金融(25693)
经济研究(24249)
财经(23225)
业经(22673)
图书(20985)
(19991)
问题(18288)
职业(18189)
(17959)
(15922)
(15840)
论坛(15840)
理论(15554)
科技(15469)
技术经济(15103)
共检索到516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黄宁宁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跨文化视野中的教育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11月在广州市举办。学者们分别结合教育学、人类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语言学等不同学科视角探讨教育人类学的本体论、方法论及实践应用。会议议题涉及民族团结教育、双语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现代性与教育、教师教育、跨文化心理、儿童教育、随迁子女教育等。会议的主要共识有:(1)教育人类学是以人类学和教育学为核心的多学科对话的平台,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2)教育人类学为丰富和完善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做出了独特贡献,应促进人类学和教育学更深层次的融合;(3)应大力加强新时代教育人类学学科话语和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4)新时代的教育人类学研究正拓展至所有人的教育以及各种现代教育问题,应用前景广泛。本次会议完成了中国教育人类学会新一届理事会的更替,进一步促进了教育研究与人类学的交汇,为更好地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教育现象与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新的可能。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海路  李光华  
2017年7月19-20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一带一路"战略与民族教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当代教育与文化》编辑部承办。出席研讨会的代表有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郑州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
关键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爽  
2018年11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8年年会"流动与融合:教育人类学的探索"专题论坛在陕西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此次论坛得到了人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界的积极响应,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北京教育学院等全国教育人类学领域的42位专家学者和10余位研究生出席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严秀英  
2021年9月11日,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延边大学、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三亚学院、延边民族教育研究会共同承办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心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2021年年会暨“心理人类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研讨会在延边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齐学红  胡勇  程晓莉  
值此国家"十四五"规划的起始之年,面对后疫情时代世界格局的新形势、新变化,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等诸多文化命题凸显出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回顾与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与成果,扩大与整合教育人类学的研究队伍与研究力量,提升教育人类学在教育学学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由全国教育人类学学术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承办,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编辑部、教育科学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北京华夏鸿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以"新时代教育人类学的文化使命"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年会于2021年5月28-30日在南京市华东饭店成功举办。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文安   刘家访  
全国教育学研究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1993年10月8日至1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出席这届年会的有全国各地专家、学者近60人。本届年会围绕“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和“教育与市场经济”两个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一、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与会者一致认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愈来愈关心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了。因为,教育学的发展需要解决对象、理论和方法问题。对象确定研究的指向与范围,理论揭示对象的本质与规律、形成理论体系,方法则解决学科研究和理论发展的原则、途径与方式,在学科发展中起着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海路  胡良人  
2015年11月14-15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暨"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主办,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中国-东盟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承办,《民族教育研究》编辑部协办。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巴特尔  
为积极推动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进一步提升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整体水平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深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并充分展示新成果,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于10月12日-14日在烟台大学召开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6年年会,来自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盛会。本次年会共设18个专题会议,分别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型城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研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祁进玉  
对近30年来我国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历程加以梳理,重点探讨了教育学与人类学学科跨学科、交叉研究的中国经验,并结合在我国本土化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发展中所应关注的议题加以深层探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复新  瞿葆奎  
教育人类学是一门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性边缘学科 ,虽具有悠久的思想渊源 ,但在教育科学知识的分类中 ,仍属年轻学科。代表这门学科的名称的形式之多、由来之久、演变之广 ,是教育科学其他分支学科中不多见的。学科的源起是“多元的”,我们可以把教育人类学的源起与发展宏观地划分为观念教育人类学时期和实体教育人类学时期。对于它的学科地位 ,国际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归纳起来 ,可称之为“学科独立论”和“学科非独立论”。教育人类学是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科学知识相互渗透与相互分化的产物 ,作为一个新的知识门类 ,它是以哲学、教育学和人类学的理论为基础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吴晓蓉  
对教育人类学本土化问题的探讨,既与其是全球化还是本土化、抑或二者兼收并蓄的困惑有关,也与学科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危机意识有关。为使我国教育人类学实现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兼收并蓄、视域融合,并最终实现本土生长,本研究从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本土取向,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本土实践,学科体系和理论建构的本土探索,以及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本土诉求等角度,揭示了国内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实践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回答:教育人类学为何要本土化,以及如何本土化的问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海路  
2009年5月,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滕星教授的学术专著《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本土经验与学科构建》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34.6万字,收录了作者有关教育人类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学术论文及相关访谈。该书按研究领域分为"理论篇"、"实践篇"和"访谈篇"三部分,共收入论文14篇、访谈6篇,文末附有教育人类学参考书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亚川  
廖泰初以人类学功能学派为理论指导,以社区研究为主要方法,展开对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教育的研究。他试图以教育为中心,进而关注与此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等一系列问题。他重视对文化做整体性认识和理解,始终将教育视为文化之一部,将教育视为一种社会功能,将教育制度视为互相勾连的社会制度之一。他强调历时与共时研究并重,既关注中国社会自身的文化传统,同时强调对当时社会现实状况进行彻底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以此为基础,找到中西文化的“互让点”,找寻中国教育的出路。廖泰初的教育理念,强调要立足原野,从民众现实需求出发,走温和的改良路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益凤  
大学理想是大学的精神特质和理性追求,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的转型,大学理想在现代社会的失落终会阻碍大学在未来社会中更好的发挥作用。本文以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探析了大学理想的内核、大学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以及大学对一流、卓越、至善的梦想和追求的内在动力。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樊秀丽  
从美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和发展入手,通过分析"人类学与教育"到"教育人类学"学术用语在不同时期的使用,具体阐释教育人类学在其发展中所形成并具有的双重性格,即基础学科的性格和应用学科的性格。前者的目标是运用与教育相关的研究成果来推动文化人类学一般理论的发展,这是趋向于文化人类学方向的综合性教育研究;后者是将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应用于教育实际性问题的研究,以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